【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制梁与现浇结构多重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梁与现浇结构多重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2]
技术介绍
[0003]预制梁,是采用工厂预制,再运至施工现场按设计要求位置进行安装固定的梁,避免了在施工场地现浇梁模板,极大的提高了建筑的施工效率。
[0004]在建筑施工时,尤其是两个墙板连接时,存在着一定的间隙,导致密封防水性大大降低,为了保证两个墙板之间的密封性,在施工时,需要对两个墙板进行防渗处理,保证墙板之间的密封性。
[0005]现有的预制梁在装配时防水施工和保温施工为分开施工,为了保证墙体的保温性,预制梁在装配后,还需要进行保温施工,施工工序较多,施工较为繁琐,极大的影响了施工效率;同时在密封装配时,很难保证墙体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导致墙体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且在对钢筋进行填充时,钢筋极易倾斜晃动,很难保证钢筋的竖直性和牢固性。
[000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0007]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梁与现浇结构多重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模板(1),所述梁模板(1)的一端设有预制叠合梁(36),所述梁模板(1)的后表面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外叶板(2),所述梁模板(1)的正表面设有与与其相匹配的预制钢筋(3),所述预制钢筋(3)的正表面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内叶板(4),两组所述外叶板(2)之间均填充密封胶(5),两组所述内叶板(4)之间设有填充间隙(6),其中一个所述内叶板(4)靠近所述填充间隙(6)的一侧设有预制构件(7),所述外叶板(2)和所述内叶板(4)内部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加强件(8),所述加强件(8)的一端表面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内螺纹筒(14),所述外叶板(2)和所述内叶板(4)的外表面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均通过固定螺栓(15)与所述加强件(8)相连接,所述支撑件包括安装板一(9),所述安装板一(9)上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U型加强杆(10),所述U型加强杆(10)的一端设有支撑杆一(11),所述支撑杆一(11)的一端设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的一端设有支撑杆二(12),所述支撑杆二(12)的一端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安装板二(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梁与现浇结构多重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3)包括两组若干均匀分布的横向钢筋(16),两组所述横向钢筋(16)互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多个纵向钢筋(17),两组所述横向钢筋(16)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多个纵向钢条(18),所述纵向钢条(18)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限位滑槽(19),两组所述纵向钢条(18)之间设有加强筋一(20),所述纵向钢筋(17)和所述横向钢筋(16)交叉处均设有加强筋二(21),所述梁模板(1)和所述内叶板(4)的内壁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块(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梁与现浇结构多重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一(20)、所述纵向钢条(18)和横向钢筋(16)通过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梁与现浇结构多重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钢筋(17)、所述加强筋二(21)和所述横向钢筋(16)通过绑扎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梁与现浇结构多重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伸缩杆(23),所述伸缩杆(23)的下端设有支撑杆三(24),所述支撑杆三(24)和所述支撑杆一(11)互相靠近的一侧设有凹槽,其中一个所述凹槽的的下端设有贯穿所述支撑杆三(24)的螺纹槽,两组所述凹槽通过齿条(25)相连接,所述齿条(25)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螺纹槽相啮合的螺纹杆(26),所述伸缩杆(23)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支撑块(27),所述支撑块(27)的一端表面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收集辊(28),所述收集辊(28)的顶端设有与所述齿条(25)相啮合的齿轮(29),所述支撑杆三(24)和所述支撑杆一(11)的两侧均设有活动杆(30),且两组所述活动杆(30)均通过连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维强,吴攀,陈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