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交叉走线结构、走线系统及轨道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2174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缆交叉走线结构、走线系统及轨道车辆。该线缆交叉走线结构包括至少一组交叉走线组件;其中,交叉走线组件包括至少两条线腔,各条线腔并列设置、且分别由金属侧壁独立围成,从而既能利用金属侧壁在各条线腔之间形成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的屏蔽外壳,又能基于独立围成的侧壁结构而进一步确保线缆在线腔内全方位无死角的获得抗电磁干扰能力,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并且,该线缆交叉走线结构的每条线腔内分别穿设有高压线缆或低压线缆,高压线缆在线腔内沿第一方向穿设,低压线缆在线腔内沿第二方向穿设,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为反向设置,从而合理优化车下线缆走线结构,合理规划线缆走向,有效节约车下空间。有效节约车下空间。有效节约车下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交叉走线结构、走线系统及轨道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交叉走线结构、走线系统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中,车下线缆受限于车体结构通常存在有高低压线缆通过多个线槽线管交叉换线的情况,且车下布置有大量的零部件,从而导致车下走线结构存在占用空间大、需求物料多、以及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
[0003]现有的车下线缆虽然能通过分别设置高低压线槽而实现高低压线缆的交叉走线结构,但是无法避免不同线缆之间由于交叉而引起的电磁干扰问题,严重影响车辆信号的传输,并且容易导致车下线缆走线结构复杂,维修难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线缆交叉走线结构,用以解决现有的线缆交叉走线结构无法避免不同线缆之间由于交叉而引起的电磁干扰问题的缺陷,实现车辆信号传输的通畅性和安全性,并有效简化线缆走线结构。
[000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走线系统。
[000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线缆交叉走线结构,包括至少一组交叉走线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交叉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交叉走线组件;其中,所述交叉走线组件包括至少两条线腔,各条所述线腔并列设置、且分别由金属侧壁独立围成;每条所述线腔内分别穿设有高压线缆或低压线缆,所述高压线缆在所述线腔内沿第一方向穿设,所述低压线缆在所述线腔内沿第二方向穿设,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互为反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交叉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走线组件包括若干条并列设置的走线管,各条所述走线管沿底架的宽度方向设置,每条所述走线管均由所述金属侧壁独立围成,相邻的所述走线管之间间隔设置,每条所述走线管内各设有至少一条所述线腔;其中,至少一条所述线腔内穿设有所述高压线缆,其余所述线腔内均穿设有所述低压线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交叉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走线管均为第一走线管,每条所述第一走线管内沿长度方向设有一条所述线腔;或者,所有所述走线管均为第二走线管;其中,同一所述第二走线管内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金属侧壁,以将所述第二走线管内分隔成多条所述线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交叉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走线组件包括若干条所述第一走线管、以及至少一条所述第二走线管。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线缆交叉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线槽,其内穿设有所述高压线缆,所述第一线槽与穿设有所述高压线缆的各条所述线腔的进线口连通;第二线槽,其内穿设有所述低压线缆,所述第二线槽与穿设有所述低压线缆的各条所述线腔的进线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线槽和所述第二线槽成镜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刘东元曲远航李涛刘铭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