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191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穿刺辅助定位装置,透明外壳里侧填充有彩色液体层,透明外壳底部固定有两个注射器固定卡口,透明外壳上侧两端固定有两个穿刺针固定环;透明外壳左侧表面刻设有针头首端刻度线,透明外壳右侧表面刻设有针头尾端刻度线,透明外壳上端刻设有上端刻度线;彩色液体层占透明外壳容积的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穿刺角度辅助定位装置,将依靠医务人员主观感受的进针角度进行了量化,通过量化穿刺针的角度,实时观察穿刺针的进针角度,使其更加准确直观,避免了依靠主观感受引起的进针角度的偏差,通过设置有注射器及穿刺针固定模块,可满足对各种型号注射器及穿刺针的角度监测需要。注射器及穿刺针的角度监测需要。注射器及穿刺针的角度监测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刺辅助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穿刺辅助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腹腔脏器囊肿穿刺抽吸及肿瘤射频消融等技术常常需要在CT引导下进行。考虑到CT射线的危害,它并不能在穿刺过程中提供实时图像,因此需要医务人员反复试探并退出操作室进行定位。因此穿刺针定位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准确的定位不仅能提高操作成功率,更能防止患者及医务人员过多的射线暴露。而目前穿刺针的定位常用与身体长轴平行的铁质网格及肋间隙进行体表定位,只能确定体表穿刺点,虽然CT图像提供了进针角度,但实际穿刺操作过程中穿刺针的进针角度主要依靠医务人员的主观感受,因此常需多次穿刺试探及反复CT定位才能到达目标位置,穿刺成功率大打折扣,增加了患者不必要的损伤,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及医务人员不必要的射线暴露。
[0003]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04]在现有技术条件下,CT引导的穿刺针的定位常用与身体长轴平行的铁质网格及肋间隙进行体表定位,只能确定体表穿刺点,而无法固定穿刺过程中的穿刺针角度,进针角度主要依靠医务人员的主观感受,因此常需多次穿刺试探及反复CT定位才能到达目标位置,穿刺成功率大打折扣,增加了患者不必要的损伤,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及医务人员不必要的射线暴露。
[0005]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0006]目前穿刺针的定位常用与身体长轴平行的铁质网格及肋间隙进行体表定位,只能确定体表穿刺点。虽然CT影像提供了穿刺角度,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很难固定这一穿刺角度。因为目标位置常位于体内,而且人体的进针部位常常为一曲面,致使这一角度很难使用常规的量角器测量,只能依据操作者的主观感受,这往往导致多次的穿刺试探及CT影响反复定位,不仅增加了操作时间,还造成了患者及医务人员不必要的射线暴露。
[0007]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0008]使操作者在穿刺过程中能依据CT提供的角度进行准确穿刺,减少了穿刺及CT定位次数,避免了对患者不必要损伤及患者与医务人员不必要的射线暴露,减少了操作时间,增加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穿刺辅助定位装置。
[0010]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穿刺辅助定位装置设置有:
[0011]透明外壳;
[0012]所述透明外壳里侧填充有彩色液体层,所述透明外壳底部固定有两个注射器固定卡口,所述透明外壳上侧两端固定有两个穿刺针固定环;
[0013]所述透明外壳左侧表面刻设有针头首端刻度线,所述透明外壳右侧表面刻设有针
头尾端刻度线,所述透明外壳上端刻设有上端刻度线。
[0014]进一步,所述彩色液体层占透明外壳容积的1/2。
[0015]进一步,所述彩色液体层两端分别与针头首端刻度线、针头尾端刻度线的0
°
刻度线齐平,所述针头首端刻度线和针头尾端刻度线的正负刻度方向相反。
[0016]进一步,所述上端刻度线中间为
±
90
°
刻度线,所述上端刻度线的刻度数值从左向右依次逐渐增加。
[0017]进一步,所述彩色液体层为牛顿、非牛顿液体或其他固体可扩撒成分。
[0018]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0019]本技术使用穿刺角度辅助定位装置,将依靠医务人员主观感受的进针角度进行了量化,通过量化穿刺针的角度,实时观察穿刺针的进针角度,使其更加准确直观,避免了依靠主观感受引起的进针角度的偏差。
[0020]本技术中的壳体为内含液体成分的长方体透明塑料空壳,结构简单,材料易得,利用水的重力作用将注射器的进针角度转化为液面与壳体底面的角度,将穿刺针的进针角度可视化,转化为透明外壳上的刻度,实时监测进针角度,通过设置有注射器及穿刺针固定模块,可满足对各种型号注射器及穿刺针的角度监测需要。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刻度线放线的几何原理示意图
[0024]图中:1、透明外壳;2、注射器固定卡口;3、穿刺针固定环;4、彩色液体层;5、针头尾端刻度线;6、针头首端刻度线;7、上端刻度线;8、底面;9、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穿刺辅助定位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的透明外壳1里侧填充有彩色液体层4,彩色液体层4占透明外壳1容积的1/2。透明外壳1底部固定有两个注射器固定卡口2,透明外壳1上侧两端固定有两个穿刺针固定环3;透明外壳1左侧表面刻设有针头首端刻度线6,透明外壳1右侧表面刻设有针头尾端刻度线5,透明外壳1上端刻设有上端刻度线7。
[0028]彩色液体层4两端分别与针头首端刻度线6、针头尾端刻度线5的0
°
刻度线齐平,针头首端刻度线6和针头尾端刻度线5的正负刻度方向相反。上端刻度线7中间为
±
90
°
刻度
线,上端刻度线7的刻度数值从左向右依次逐渐增加。
[0029]本技术实施例将依靠医务人员主观感受的进针角度进行了量化,使其更加准确直观,避免了进针角度的偏差。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透明外壳1的整体为透明长方体状塑料空壳,前表面为对角线与底边成30度角的长方形,透明外壳1内含有容积占长方体容积1/2的彩色液体层4。透明外壳1双侧面和顶面分别刻有针头尾端刻度线5、针头首端刻度线6和上端刻度线7。无论穿刺针与水平面成角大小,彩色液体层4的液面因重力始终与水平面平行,因此穿刺针与水平面的角度即等于彩色液体层4的液面与底面8或液面与顶面9所成的角度。
[0030]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透明外壳1上的针头尾端刻度线5、针头首端刻度线6和上端刻度线7即依据几何知识标出液面分别与底面8或顶面9成

90
°
至90
°
(设定针尖朝下时穿刺针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为正数刻度,针尖朝上时为负)的液面位置。
[0031]透明外壳1可为包括塑料、玻璃在内的任何透明材料;上述的注射器固定卡口2及穿刺针固定环3可被其他包括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辅助定位装置设置有:透明外壳;所述透明外壳里侧填充有彩色液体层,所述透明外壳底部固定有两个注射器固定卡口,所述透明外壳上侧两端固定有两个穿刺针固定环;所述透明外壳左侧表面刻设有针头首端刻度线,所述透明外壳右侧表面刻设有针头尾端刻度线,所述透明外壳上端刻设有上端刻度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液体层占透明外壳容积的1/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向飞应俊华福洲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