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沉降观测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海上沉降观测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水中墩以及海中墩,一种是在墩身附近假设满铺钢架测量及人行平台,墩身半周制作钢架支撑人行通道防护,首先是破坏原有水、海域生态坏境,其次是需要长期使用需要做防腐除锈措施,外加经常维护保养,使用寿命也也不是太长,况且成本较大;另一种是存在水位不是很高的水域,考虑在低水位时采用船舶抵达墩台身附近经行量测。两种方式均在时间环境和距离上受到很大影响,因受条件影响成果数据有限,很难正常体现结构物的沉降变形特点,且效率不高需要人员多。所以铁路水、海中墩台身沉降监测难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海上沉降观测测量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海上沉降观测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0006]S1、布置沉降变形测量点,建立沉降变形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沉降观测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S1、布置沉降变形测量点,建立沉降变形观测基准网;其中,沉降变形测量点包括:基准点:要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基准点使用全线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CPI、CPII和二等水准点;工作基点:将这些点埋设在稳定区域,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S2、跨海桥海中墩观测;梁体架设完后,将原桥墩上的监测标转设在桥墩对应的梁面上,梁面上的监测标志按规范进行监测,再将梁面上的监测成果和地面的高程基准独立平差,以实现水中墩沉降监测网的运转;在柱桩墩台身对应的梁体表面上所选取布设的线上工作基点,成果由线下水准点的高程传递至线上的工作基点,且线上工作基点与设计的水准点进行联测;S3、高程传递;进行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前视为线上的工作基点,后视为线下的水准点;独立进行2组观测,每组间变换测站位置,重新整平全站仪,观测4个测回;组间高差较差不大于3mm时,取各组高差平均值作为传递高差;观测时,棱镜高不变,仪器与棱镜的距离不大于100m,并且,前、后视距的距离差值不超过5m;S4、精密三角高程观测;采用全站仪测三角高程法进行水准测量,观测前30min应先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采用往返观测,观测中应测定气温和气压,气温读至0.5℃,气压读至1.0hPa,并在斜距中加入气象和仪器加、乘常数改正;S5、二等水准观测;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利用电子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遮挡不超过标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俊,张亚锋,李彦清,梁奇,孙世博,周臣进,房刚,由书迪,何印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