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装丙烯防泄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155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罐装丙烯防泄漏装置,包括:第一、二检测组件、液压升降组件、第一、第二DCS控制器,第一检测组件固接于罐体底部,第一检测组件上与罐体底部相对的一面设置相互交错排列的第一传感器,出口管连接有第一注水支路;第二检测组件环绕于罐体外表面,第二检测组件上与罐体相对的一面沿罐体轴向顺次阵列若干第二传感器和喷头,喷头连接有第二注水支路;液压升降组件固接于第二检测组件下表面;第一DCS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传感器、第一注水支路电力连接;第二DCS控制器分别与第二传感器、第二注水支路电力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罐装丙烯泄漏检测装置不能全面检测漏点并对漏点进行密封的技术问题。测漏点并对漏点进行密封的技术问题。测漏点并对漏点进行密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罐装丙烯防泄漏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丙烯罐装
,特别涉及一种罐装丙烯防泄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丙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3H6,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其易燃且燃烧时会产生明亮的火焰,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2%~11%;同时丙烯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是一种低毒类物质,因此丙烯一般储存在罐体内。其中,授权公告号为:CN 212869339 U,专利名称为:一种丙烯球罐防泄漏装置的技术专利公开的结构只是在罐底设置泄漏检测罩,然后通过DCSDCS控制器进行罐底注水实现罐底的水封,防止罐底丙烯泄漏。该公开的结构中并没有涉及对罐体四周进行漏点检测以及通过水密封进行防泄漏;同时,现有技术中也并不存在其他检测罐装丙烯泄漏以及防止泄漏的装置。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罐装丙烯防泄漏装置无法实现多点位、全方面的漏点检测以及补漏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罐装丙烯防泄漏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罐装丙烯泄漏检测装置不能全面检测漏点并对漏点进行密封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罐装丙烯防泄漏装置,包括:
[0005]第一检测组件,固接于罐体底部,第一检测组件上与罐体底部相对的一面设置若干相互交错排列的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罐体底部漏点,第一检测组件上设置有罐体出口管的通过孔,出口管连接有第一注水支路;
[0006]第二检测组件,环绕于罐体外表面,第二检测组件上与罐体相对的一面沿罐体轴向顺次阵列若干第二传感器和喷头,喷头连接有第二注水支路;
[0007]液压升降组件,固接于第二检测组件下表面,用于升降第二检测组件;
[0008]第一DCS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传感器、第一注水支路电力连接,用以检测漏点以及发现漏点时使第一注水支路向罐底注水;
[0009]第二DCS控制器,分别与第二传感器、第二注水支路电力连接,用以检测漏点以及发现漏点时使第二注水支路向喷头注水。
[0010]可选的,第一传感器包括:第一气体传感器和第一液体传感器,第一气体传感器和第一液体传感器相互交错设置于第一检测组件上。
[0011]可选的,第一注水支路包括:顺次管路连接的第一水箱、第一水泵、第一出口阀,出口管连接第一出口阀,第一DCS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水泵、第一出口阀电力连接。
[0012]可选的,第二传感器包括第二气体传感器和第二液体传感器,第二气体传感器、第二液体传感器、喷头沿罐体轴向顺次排成三列。
[0013]可选的,第二注水支路包括:顺次管路连接的第二水箱、第二水泵、第二出口阀,第二出口阀软管连接喷头,第二DCS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水泵、第二出口阀电力连接。
[0014]可选的,第一气体传感器和第一液体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DCS控制器的输入端电力连接,用以采集罐底漏点信息,第二气体传感器和第二液体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DCS控制器的输入端电力连接,用以采集罐体外表面漏点信息。
[0015]可选的,还包括:两个声光报警器,第一DCS控制器的输出端电力连接有一个声光报警器,第二DCS控制器的输出端电力连接另一个声光报警器。
[0016]可选的,液压升降组件包括:
[0017]升降台,与第二检测组件下表面固接;
[0018]液压装置,其推杆与升降台下表面固接;
[0019]控制按钮,与液压装置连接,用以控制液压装置升降;
[0020]导向杆,沿罐体轴向方向设置于罐体两端,升降台置于导向杆之间,升降台与导向杆滑动连接。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罐装丙烯防泄漏装置,包括: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液压升降组件、第一DCS控制器、第二DCS控制器;第一检测组件固接于罐体底部,第一检测组件上与罐体底部相对的一面设置若干相互交错排列的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罐体底部漏点,第一检测组件上设置有罐体出口管的通过孔,出口管连接有第一注水支路;第二检测组件环绕于罐体外表面,第二检测组件上与罐体相对的一面沿罐体轴向顺次阵列若干第二传感器和喷头,喷头连接有第二注水支路;液压升降组件固接于第二检测组件下表面,用于升降第二检测组件;第一DCS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传感器、第一注水支路电力连接,用以检测漏点以及发现漏点时使第一注水支路向罐底注水;第二DCS控制器分别与第二传感器、第二注水支路电力连接,用以检测漏点以及发现漏点时使第二注水支路向喷头注水。
[0022]本技术通过在罐底以及罐体外表面分别设置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通过第一DCS控制器、第二DCS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连接控制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进行检测漏点同时,对漏点进行喷水密封。具体的:由于丙烯与水是不相容的,因此,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丙烯泄漏的地方时,将信息传递给第一DCS控制器,第一DCS控制器将控制第一注水支路向罐体底部内注水,此时,由于水的密度大于丙烯,此时,水会沉降到罐体底部,罐体底部内的丙烯会在水的上层,此时起到水密封的效果;同理,当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丙烯泄漏的地方时,将信息传递给第二DCS控制器,第二DCS控制器将控制第二注水支路向罐体周围喷水,此时,由于水的张力会附着在罐体外表面形成水膜,此时,起到水密封的效果。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罐装丙烯泄漏检测装置不能全面检测漏点并对漏点进行密封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罐装丙烯防泄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A

A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3为图1中B

B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4为图1中第二检测组件的剖面图;
[0027]图5为图1中第一DCS控制器的控制示意图;
[0028]图6为图1中第二DCS控制器的控制示意图。
[0029]其中,1.第一检测组件,1

1.第一传感器,1
‑1‑
1.第一气体传感器,1
‑1‑
2.第一液体传感器,2.第二检测组件,2

1.第二传感器,2
‑1‑
1.第二气体传感器,2
‑1‑
2.第二液体传感器,2

2.喷头,3.液压升降组件,3

1.升降台,3

2.液压装置,3

3.控制按钮,3

4.导向杆,4.第一DCS控制器,5.第二DCS控制器,6.罐体,7.出口管,8.第一水箱,9.第一水泵,10.第一出口阀,11.第二水箱,12.第二水泵,13.第二出口阀,14.声光报警器,15.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装丙烯防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检测组件(1),固接于罐体(6)底部,所述第一检测组件(1)上与罐体(6)底部相对的一面设置若干相互交错排列的第一传感器(1

1),用于检测罐体(6)底部漏点,所述第一检测组件(1)上设置有罐体(6)出口管(7)的通过孔,所述出口管(7)连接有第一注水支路;第二检测组件(2),环绕于罐体(6)外表面,所述第二检测组件(2)上与所述罐体(6)相对的一面沿罐体(6)轴向顺次阵列若干第二传感器(2

1)和喷头(2

2),所述喷头连接有第二注水支路;液压升降组件(3),固接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2)下表面,用于升降第二检测组件(2);第一DCS控制器(4),分别与所述第一传感器(1

1)、第一注水支路电力连接,用以检测漏点以及发现漏点时使第一注水支路向罐底注水;第二DCS控制器(5),分别与所述第二传感器(2

1)、第二注水支路电力连接,用以检测漏点以及发现漏点时使第二注水支路向喷头(2

2)注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装丙烯防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1

1)包括:第一气体传感器(1
‑1‑
1)和第一液体传感器(1
‑1‑
2),所述第一气体传感器(1
‑1‑
1)和第一液体传感器(1
‑1‑
2)相互交错设置于第一检测组件(1)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罐装丙烯防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水支路包括:顺次管路连接的第一水箱(8)、第一水泵(9)、第一出口阀(10),所述出口管(7)连接第一出口阀(10),所述第一DCS控制器(4)分别与第一水泵(9)、第一出口阀(10)电力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罐装丙烯防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2

1)包括第二气体传感器(2
‑1‑
1)和第二液体传感器(2
‑1‑
2),所述第二气体传感器(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健郭根有田晓萍史季秦普学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