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负压结合去除杂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153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42
本申请涉及一种正负压结合去除杂物装置,其包括第一传送带、吹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下料端下方的鼓风机、吸风口与所述鼓风机吹风口相对设置的负压吸风通道、安装在所述负压吸风通道上且吸风口连通负压吸风通道内部的轴流风机、可拆卸连接在负压吸风通道吸风口一端上的可移动的收集箱、以及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下方的第二传送带。本申请具有便于将混在建筑垃圾中的轻质杂物除去的效果。垃圾中的轻质杂物除去的效果。垃圾中的轻质杂物除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负压结合去除杂物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正负压结合去除杂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社会,人们的住房需求越来越高,建筑业也随之越来越发达,建筑业的发展伴随着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与日俱增。
[0003]建筑垃圾通常需要进行破碎筛分处理,经处理后产生不同规格的再生骨料用于道路和市政工程。根据现有标准和市场需求,建筑垃圾中的杂物含量不得超过1%。杂物主要包括塑料、木头等轻质物,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中掺杂的轻质杂物会降低再生产品质量,同时产生的粉尘还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去除建筑垃圾中含有的轻质杂物,提高再生骨料的质量,同时降低人工分拣产生的成本,提高处理线机械化程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正负压结合去除杂物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正负压结合去除杂物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正负压结合去除杂物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吹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下料端下方的鼓风机、吸风口与所述鼓风机吹风口相对设置的负压吸风通道、安装在所述负压吸风通道上且吸风口连通负压吸风通道内部的轴流风机、可拆卸连接在负压吸风通道吸风口一端上的可移动的收集箱、以及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下方的第二传送带。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传送带便于将大量的建筑垃圾由低传送至高出,为在第一传送带上的建筑垃圾提供较高的下落空间,以便掺杂在建筑垃圾中的轻质杂质能在重量较大的建筑垃圾下落的过程中与建筑垃圾进行分离,吸风通道将与建筑垃圾分离的轻质垃圾和扬尘同时,在鼓风机和负压吸风通道的配合作用下,能进一步加强剔除轻质垃圾的效率,以达到将掺杂在建筑垃圾中的轻质垃圾尽可能剔除的目的,减少对轻质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建筑垃圾继续下落并落至第二传送带上,由第二传送带将不掺杂轻质垃圾的建筑垃圾运走,被吸风通道排走的轻质垃圾收集到收集箱内,通过收集箱便于将大量的轻质垃圾进行收集、倾倒处理等。
[0009]可选的,去除杂物装置还包括悬设在第一传送带下料端下方的第一漏斗,鼓风机的出风口和负压吸风通道的吸风口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漏斗相对的两侧上,第一漏斗的进料口朝向第一传送带的下料端,其出料口朝向第二传送带。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漏斗能将鼓风机和负压吸风通道的气压流动环境与第一漏斗外部的环境进行隔离,以达到减小外部环境空气的流动,对鼓风机和负压吸风通道剔除轻质垃圾的过程形成干扰的可能性的目的,此外,建筑垃圾经过第一漏斗排出后,能提高建筑垃圾落至第二传送带上的可能性,从而能减少工作人员清理第二传送带周围建筑
垃圾的工作量,利于工作人员进行轻质垃圾剔除工作。
[0011]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漏斗的下料口上设置有落料管,所述落料管的上端与第一漏斗的下料口连通,落料管的下端悬于第二传送带上方。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建筑垃圾落在第二传送带上的可能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利于工作人员使用。
[0013]可选的,所述负压吸风通道包括倾斜设置的上连接段、倾斜设置且上端与所述上连接段上端连接的中连接段、以及上端与所述中连接段连接的下连接段。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压吸风通道结构简单,既能有效防止下落的建筑垃圾经上连接段进入,整体倾斜设置的负压吸风通道还不利于轻质垃圾积攒在上连接段和中连接段内,利于负压吸风管道内部保持通畅。
[0015]可选的,在所述下连接段内安装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一端穿入下连接段内的通水管道、以及安装在所述通水管道下部的喷嘴。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长时间排出轻质垃圾后,使用喷淋装置能对下连接段的内壁进行喷水清洗。
[0017]可选的,所述收集箱包括箱体、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用于连接负压吸风管道的抱箍、以及设置在所述抱箍上用于锁定抱箍的连接件;
[0018]所述抱箍包括固接在箱体上的第一箍体和一端与所述第一箍体铰接的第二箍体,在所述第一箍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件的安装耳;
[0019]在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上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均设置有耳板,安装耳设置在第一箍体的耳板背离另一耳板的板面上,在第二箍体的耳板朝向另一耳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能穿设在第一箍体的耳板上,连接件的插接段能穿入安装环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抱箍便于将下连接段与收集箱进行拆卸连接,利于收集箱收集轻质垃圾时的稳定性。
[0021]可选的,所述安装耳为呈矩形且其相对两侧设有敞口的闭环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穿设在安装耳相对两侧上的销体、套设在所述销体上且位于安装耳内的弹簧、以及固接在销体上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安装耳内部,所述弹簧呈压缩状态且其一端抵接在挡板上,销体靠近挡板的一端能穿入安装环内。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缩状态的弹簧作用下,能够将销体稳定插设在安装环内,从而保障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能够稳定连接,并将下连接段稳定夹持、连接,连接件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使用。
[0023]可选的,在所述箱体上开设有通气孔,在箱体内壁上对应通气孔安装有第二漏斗,所述第二漏斗较大的开口连接在箱体的内壁上。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收集箱内进行负压吸风时,通气孔能保持收集箱内气压稳定,在第二漏斗的限制作用下,进入收集箱内的轻质垃圾不会对通气孔进行堵塞,利于收集箱持续保持稳定气压。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通过设置第一传送带、鼓风机、负压吸风通道、轴流风机、收集箱和第二传送带,建筑垃圾从第一传送带下落时,掺杂在建筑垃圾中的轻质杂质能在重量较大的建筑垃圾下落的过程中与建筑垃圾进行分离,在鼓风机和负压吸风通道的配合作用下,以达到将掺杂
在建筑垃圾中的轻质垃圾尽可能剔除的目的;
[0027]2.通过设置第一漏斗,第一漏斗能将鼓风机和负压吸风通道的气压流动环境与第一漏斗外部的环境进行隔离,以达到减小外部环境空气的流动,对鼓风机和负压吸风通道剔除轻质垃圾的过程形成干扰的可能性的目的;
[0028]3.通过设置落料管,进一步提升建筑垃圾落在第二传送带上的可能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利于工作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正负压结合去除杂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负压吸风通道的局部剖视图。
[0031]图3是收集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图4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鼓风机;2、正压吹风通道;21、第一支架;211、第一圆环;212、第一支杆;3、第一传送带;31、第二支杆;4、第一漏斗;41、第二支架;411、矩形架;412、第三支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负压结合去除杂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带(3)、吹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3)下料端下方的鼓风机(1)、吸风口与所述鼓风机(1)吹风口相对设置的负压吸风通道(5)、安装在所述负压吸风通道(5)上且吸风口连通负压吸风通道(5)内部的轴流风机(9)、可拆卸连接在负压吸风通道(5)吸风口一端上的可移动的收集箱(6)、以及设置在第一传送带(3)下方的第二传送带(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负压结合去除杂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去除杂物装置还包括悬设在第一传送带(3)下料端下方的第一漏斗(4),鼓风机(1)的出风口和负压吸风通道(5)的吸风口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漏斗(4)相对的两侧上,第一漏斗(4)的进料口朝向第一传送带(3)的下料端,其出料口朝向第二传送带(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正负压结合去除杂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漏斗(4)的下料口上设置有落料管(7),所述落料管(7)的上端与第一漏斗(4)的下料口连通,落料管(7)的下端悬于第二传送带(8)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负压结合去除杂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风通道(5)包括倾斜设置的上连接段(51)、倾斜设置且上端与所述上连接段(51)上端连接的中连接段(52)、以及上端与所述中连接段(52)连接的下连接段(5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正负压结合去除杂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连接段(53)内安装有喷淋装置(10),所述喷淋装置(10)包括一端穿入下连接段(53)内的通水管道(101)、以及安装在所述通水管道(101)下部的喷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负压结合去除杂物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兴邱建清霍静张福强孟立滨才艳芳李金华李卫忠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