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具有截污功能的检查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150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具有截污功能的检查井,涉及海绵城市的技术领域,改善井道排水的效率过低,过滤的不够彻底的问题,其安装于井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井道上端的井盖,所述井道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上端设置有填料,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下方的井道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二过滤板,位于所述第二过滤板下方的井道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三过滤板,所述井道的下端安装有排水管,所述井道的侧壁上安装有L型管,所述L型管的另一端贯穿排水管的管壁并向内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过滤板、填料、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可以对污水层层过滤,使其过滤的更加彻底。加彻底。加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具有截污功能的检查井


[0001]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具有截污功能的检查井。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构建的核心理念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在建筑小区、城市道路、绿地广场和水系的规划建设中,通过源头消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
[0003]目前的用于海绵城市具有截污功能的检查井,如公开号CN210887512U的专利所述,包括垂直设置在路面下方的井道,井道顶部设有井盖,井道底部设有排水管,井道内设有一倒置的U型管,U型管一端位于井道内,U型管另一端插入排水管内,井道和排水管通过U型管连通,井道内设有填料。在井道内设置倒置的U型管和填料使得地面上的污水渗入井道内后可以在填料内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滤,当污水水面高度到达U型管顶部时才会导向流入排水管道;既实现了污水在井道内停留过滤的功能,又实现了污水水积到一定高度自动排水的功能。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设置的U型管排水的效率过低,过滤的不够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井道排水的效率过低,过滤的不够彻底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具有截污功能的检查井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具有截污功能的检查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具有截污功能的检查井,安装于井道上,包括安装在井道上端的井盖,所述井道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上端设置有填料,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下方的井道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二过滤板,位于所述第二过滤板下方的井道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三过滤板,所述井道的下端安装有排水管,所述井道的侧壁上安装有L型管,所述L型管的另一端贯穿排水管的管壁并向内延伸。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从井盖进入到井道内时,填料对污水内的残渣垃圾进行吸附,污水经过填料吸附后,再从第一过滤板进入到第二过滤板上,第二过滤板会对污水进行第二次过滤,污水经过第二过滤板过滤完成后,就会继续向下运动,从而,第三过滤板就会对污水进行第三次过滤,最终,过滤后的污水就会滞留在井道的内底端,当污水积水到L型管的管口处时,多余的污水就会通过L型管排入到排水管中,通过多层过滤板对污
水进行过滤,以及,再通过L型管来对污水进行自动排放,并且,排放的效率高,过滤的更加彻底,从而,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0009]可选的,所述L型管位于第三过滤板下方的位置设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污水进行自动排放,防止污水积水到第三过滤板上。
[0011]可选的,位于所述井道侧壁上L型管的管口安装有滤网。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污水内的残渣进入到L型管内,造成L型管堵塞。
[0013]可选的,所述填料的主要成分为活性炭。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吸附力强,并且,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0015]可选的,所述填料的粒径是从上到下依次增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对污水进行过滤。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污水进行层层过滤,使其过滤的更加彻底。
[0019]可选的,所述井盖的上端安装有拉带。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打开井盖,对井道内部进行清理。
[0021]可选的,所述L型管为钢制材料。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制材料性能更好。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4]1.第一过滤板、填料、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可以对污水层层过滤,使其过滤的更加彻底;
[0025]2.通过设置L型管来对污水进行自动排放,从而,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井道;2、井盖;3、第一过滤板;4、填料;5、第二过滤板;6、第三过滤板;7、排水管;8、L型管;9、滤网;10、拉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一:
[0030]本技术实施例一公开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具有截污功能的检查井。参照图1,安装于井道1上,包括安装在井道1上端的井盖2,井道1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一过滤板3,第一过滤板3的上端设置有填料4,填料4的主要成分为活性炭,可以对污水内的残渣进行吸附,对污水进行第一过滤,提高过滤的效果。
[0031]参照图1,位于第一过滤板3下方的井道1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二过滤板5,位于第二过滤板5下方的井道1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三过滤板6,井道1的下端安装有排水管7,对污水进行层层过滤,以及,便于污水进行排放。
[0032]参照图1,井道1的侧壁上安装有L型管8,L型管8的另一端贯穿排水管7的管壁并向内延伸,对污水进行层层过滤,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0033]参照图1,井道1的下端安装有排水管7,井道1的侧壁上安装有L型管8,L型管8的另一端贯穿排水管7的管壁并向内延伸,可以对污水实现自动排放,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34]参照图1,井盖2的上端安装有拉带10,便于人工对井盖2施加作用力。
[0035]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具有截污功能的检查井的实施原理为:
[0036]当污水从井盖2进入到井道1内时,填料4对污水内的残渣垃圾进行吸附,污水经过填料4吸附后,再从第一过滤板3进入到第二过滤板5上,第二过滤板5会对污水进行第二次过滤,污水经过第二过滤板5过滤完成后,就会继续向下运动,从而,第三过滤板6就会对污水进行第三次过滤,最终,过滤后的污水就会滞留在井道1的内底端,当污水积水到L型管8的管口处时,多余的污水就会通过L型管8排入到排水管7中,通过多层过滤板对污水进行过滤,以及,再通过L型管8来对污水进行自动排放,并且,排放的效率高,过滤的更加彻底,从而,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0037]实施例二:
[0038]参照图1,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包括填料4的主要成分为活性炭,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可以对污水内的残渣进行有有效的吸附,从而,对污水进行过滤。
[00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具有截污功能的检查井,安装于井道(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井道(1)上端的井盖(2),所述井道(1)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一过滤板(3),所述第一过滤板(3)的上端设置有填料(4),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3)下方的井道(1)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二过滤板(5),位于所述第二过滤板(5)下方的井道(1)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三过滤板(6),所述井道(1)的下端安装有排水管(7),所述井道(1)的侧壁上安装有L型管(8),所述L型管(8)的另一端贯穿排水管(7)的管壁并向内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具有截污功能的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管(8)位于第三过滤板(6)下方的位置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具有截污功能的检查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训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鹏城建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