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092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它包括检修闸门、下层过水流道、吸水喇叭管、工作闸门、度弯管、扩散管出水流道、拍门和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安装在下层过水流道进水侧上方;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一端通过90度弯管与吸水喇叭管连接、另一端与扩散管出水流道连接;吸水喇叭管伸入下层过水流道中;扩散管出水流道的出口设置拍门、且位于B侧水池中;下层过水流道位于A侧水池与B侧水池之间;下层过水流道与A侧水池的连通口处设置检修闸门;下层过水流道与B侧水池的连通口处设置工作闸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流过水功能、利通风散热和运行维护、占用平面垂直水流向尺寸小的优点。直水流向尺寸小的优点。直水流向尺寸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泵装置的结构型式主导了整个泵站工程的建设,也将影响今后的运行管理维护。近年来平原地区低扬程、超低扬程泵站开始兴建,低扬程水泵的转速很低,如电机与水泵采取直接传动方式,不仅电机尺寸大,而且布置困难。通过齿轮减速箱减速传动方式,用高速异步电机代替低速同步电机,电机结构简化、尺寸减小。立式水泵装置结构型式需要常规的上部建筑厂房,为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当工程环境对厂房有高度要求,则需采用卧式贯流泵装置结构。
[0003]贯流式泵装置具有水流条件好、水力损失小的优点,在泵站扬程较低的条件下可望得到较高的泵装置效率。对贯流式泵装置可以分为灯泡式、竖井式和轴伸式等3种形式。轴伸式贯流泵装置又可分为卧式和斜式两种类型,卧式轴伸泵装置还可进一步分为卧式前轴伸泵装置和卧式后轴伸泵装置。
[0004]灯泡式贯流泵异步电动机和齿轮减速箱长期在流道内,可靠性要求较高,一旦设备需要检修,必须运到制造厂进行,维修复杂。
[0005]竖井贯流泵的竖井宽度与转轮直径成比例,因此受到竖井宽度的限制,竖井贯流泵规模不宜太小,据了解单泵流量不宜小于10m3/s。
[0006]斜式轴流泵进出水流道型线较复杂,安装时轴线对中难,安装要求高;由于斜式轴流泵的倾斜,导轴承受力比立式泵或卧式泵导轴承复杂。
[0007]过去国内对卧式前轴伸泵装置研究得较少,而多应用卧式后轴伸泵装置。无论是灯泡式贯流泵、竖井式贯流泵、斜式轴伸泵、卧式后轴伸泵装置水流通必定经过机组水泵转轮,机组水通道自流过水会导致水泵机组在水轮机工况下转动,长期低速运转对机组轴承不利,高速转动易使机组飞逸,对机组设备不利,因此只允许在水泵运转的情况下抽排水过流,所以灯泡式贯流泵、竖井式贯流泵、斜式轴伸泵、卧式后轴伸泵装置都不具备自流过水功能。
[0008]当贯流式泵装置具备自流过水功能时,在水位差作用下,自流过水无需额外动力设备,节能且过水量较水泵抽水流量大。因此,开发一种具备自流过水功能的贯流式泵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具有自流过水功能,在水位差作用下,自流过水无需额外动力设备,节能且过水量较水泵抽水流量大。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修闸门、下层过水流道、吸水喇叭管、工作闸门、90度弯管、扩散管出水流道、拍门和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
[0011]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安装在下层过水流道进水侧上方;
[0012]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一端通过90度弯管与吸水喇叭管连接、另一端与扩散管出水流道连接;
[0013]吸水喇叭管伸入下层过水流道中;
[0014]扩散管出水流道的出口设置拍门、且位于B侧水池中;
[0015]下层过水流道位于A侧水池与B侧水池之间;
[0016]下层过水流道与A侧水池的连通口处设置检修闸门;
[0017]下层过水流道与B侧水池的连通口处设置工作闸门。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包括轴系结构、动力机构、减速机构;动力机构、减速机构、轴系结构依次连接。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系结构包括泵轴、轴承箱、填料密封、叶轮室、叶轮、导叶体;叶轮设置在叶轮室内;叶轮室一端通过90度弯管与吸水喇叭管连接、另一端与扩散管出水流道连接;填料密封设置在90度弯管上;叶轮室与导叶体连接;
[0020]叶轮布置在导叶体与填料密封之间;泵轴连接在导叶体内的水导轴承与轴承箱之间。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动力机构为异步电动机。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减速机构为齿轮减速箱;
[0023]泵轴从90度弯管依次穿过填料密封、轴承箱与齿轮减速箱连接;
[0024]异步电动机通过齿轮减速箱与泵轴连接;
[0025]齿轮减速箱为上下平行轴齿轮减速箱。
[002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扩散管出水流道的扩散角度小于或等于12度;
[0027]扩散管出水流道为异径扩散圆管道,或为由圆形进口逐步过渡到矩形出口的扩散流道。
[00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拍门为节能型双开侧翻式圆拍门或矩形拍门。
[00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层过水流道为规整的矩形有压箱涵。
[0030]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31](1)本技术中的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便于布置轴承箱、齿轮减速箱,因此能适应更低的运行扬程;本技术的适用扬程范围为0~5m;
[0032](2)本技术具有自流过水功能,在水位差作用下,自流过水无需额外动力设备,节能且过水量较水泵抽水流量大;本技术中的下层过水流道可实现双向自流过水,节能效果更好;
[0033](3)本技术中的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中异步电动机、齿轮减速箱较竖井贯流泵空间大,有利通风散热和运行维护;
[0034](4)本技术中的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与灯泡贯流泵相比,异步电动机、齿轮减速箱、轴承及传动设备等均设在流道外面,可采用常规机电产品,延长了异步电动机的使用寿命、改善了水流条件、提高了水泵效率;相对于斜式、卧式后轴伸式水泵机组,本技术具有不经过水泵机组的独立过水通道,实现自流过水,在水位差作用下,自流过水无需额外动力设备,节能且过水量较水泵抽水流量大;
[0035](5)本技术中的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的叶轮布置在导叶体和轴承箱之间,
与斜式轴流泵和后轴伸式水泵相比结构为非悬臂结构,轴系受力条件好;
[0036](6)本技术中的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与竖井贯流泵和平面S轴伸泵相比,占用平面垂直水流向尺寸小(竖井贯流泵和平面S轴伸泵相比,本技术可节省~1.5D垂直水流向尺寸长度);
[0037](7)本技术中所述的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设备均布置在地面结构以下,安装结构简便,可采用汽车吊临时起吊的方式,配合环境需求可取消上部厂房。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技术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技术的水泵抽水运行工况1示意图。
[0041]图4为本技术的自流过水运行工况2示意图。
[0042]图5为本技术的自流过水运行工况3示意图。
[0043]图6本技术的尺寸关系纵剖示意图。
[0044]图7本技术的尺寸关系横剖示意图。
[0045]图8为现有贯流式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1、图2、图3、图4、图5中,A表示A侧;B表示B侧。
[0047]图3、图4、图5中,C表示低水位;D表示高水位;箭头均表示水体流向。
[0048]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修闸门(2)、下层过水流道(3)、吸水喇叭管(4)、工作闸门(5)、90度弯管(11)、扩散管出水流道(15)、拍门(16)和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18);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18)安装在下层过水流道(3)进水侧上方;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18)一端通过90度弯管(11)与吸水喇叭管(4)连接、另一端与扩散管出水流道(15)连接;吸水喇叭管(4)伸入下层过水流道(3)中;扩散管出水流道(15)的出口设置拍门(16)、且位于B侧水池(17)中;下层过水流道(3)位于A侧水池(1)与B侧水池(17)之间;下层过水流道(3)与A侧水池(1)的连通口处设置检修闸门(2);下层过水流道(3)与B侧水池(17)的连通口处设置工作闸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其特征在于:卧式前轴伸式水泵机组(18)包括轴系结构、动力机构、减速机构;动力机构、减速机构、轴系结构依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卧h型泵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系结构包括泵轴(8)、轴承箱(9)、填料密封(10)、叶轮室(12)、叶轮(13)、导叶体(14);叶轮(13)设置在叶轮室(12)内;叶轮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洋徐学军陈茹李彬沈波陈凯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