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震后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特别是指一种震后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高层、超高层及抗震要求高的建筑结构。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震后相当一部分建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柱在建筑结构中是十分重要的承重构件,受损后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柱严重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及安全。
[0003]受破损混凝土框架柱现有的加固方法一般采用增大截面法、预应力加固法等,材料选择过于专业,施工周期长,严重影响救援的进度,对结构快速抵抗余震、保持结构稳定维修人员的安全都十分不利,很难在施工安全快速的同时保证救援及被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现有的混凝土框架柱等结构的加固理论探索往往大于实际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混凝土框架柱受损后加固施工速度慢,严重影响救援速度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震后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
[0005]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震后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包裹框架柱(1)的碳纤维布,碳纤维布在框架柱(1)的剪切受力点或断裂区域附近绕设形成碳纤维布防护层,碳纤维布防护层的上部设有用于箍紧的上箍条(4),上箍条(4)的两端通过锁紧构件I(5)锁紧固定,碳纤维布防护层的下部设有用于箍紧的下箍条(7),下箍条(7)的两端通过锁紧构件II(8)锁紧固定;上箍条(4)的外侧面上固定设有若干个上下通透的框体I,框体I与与箍条(4)的外侧面围合形成插槽I(6),下箍条(7)的外侧面上固定设有若干个框体II,框体II与框体I上下对应,框体II与箍条(7)的外侧面围合形成插槽II(9),插槽II(9)为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结构,插槽I(6)和插槽II(9)之间活动插设有条形的护板(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后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碳纤维布防护层至少包括两层碳纤维布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震后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不同的碳纤维布层的围合缝口相互错位。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冰洋,张正恩,陆群甫,陆超,常志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