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盖内腔清理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74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6
一种缸盖内腔清理工具,包括握持部和与握持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上可拆卸连接有清理部;清理部包括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连接端向远离连接部的一侧延伸并逐渐靠近轴线形成沿轴线镜像对称设置的延伸部,延伸部的外端弯折过渡延伸形成一体成型的弯折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缸盖内腔进行清理,提高内腔的清洁程度,提高清理效率,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性能和使用寿命。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缸盖内腔清理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缸盖内腔清理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缸盖是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对缸盖的要求也日益严格,缸盖是薄壁高强度且内腔形状复杂的典型零件,对铸造工艺要求相当高,由于发动机缸体功能设计需要,对于砂芯内部设计越来越复杂,尤其是油道内腔和水套内腔结构异常复杂,铸造工艺性很差(包括油道砂芯和水套砂芯的成型工艺和油道内腔和水套内腔的清理工艺性)。
[0003]其中,油道内腔从缸盖面到油底壳面,长度方向十分弯曲,截面积方向变化较大,油道狭窄区域,清理工具难以完全覆盖该狭窄区域;水套砂芯比较薄,清理工具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卡在水套内腔狭窄区域,导致清理效果不理想,严重的。还会导致缸体和工具一起报废。
[0004]因此,亟需一种缸盖内腔清理工具,能够对缸盖内腔进行清理,提高内腔的清洁程度,提高清理效率,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缸盖内腔清理工具,能够对缸盖内腔进行清理,提高内腔的清洁程度,提高清理效率,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缸盖内腔清理工具,包括握持部和与所述握持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可拆卸连接有清理部;
[0008]所述清理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延伸并逐渐靠近轴线形成沿所述轴线镜像对称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外端弯折过渡延伸形成一体成型的弯折部。
[0009]优选的,所述握持部和所述连接端均为柱状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端可拆卸连接;
[0011]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端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夹角角度为90
°

[0014]优选的,所述延伸部为V型结构。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为螺纹连接。
[00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通过在本技术中,设置有握持部,握持部通过连接部与清理部可拆卸连接,工
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持握持部,带动清理部深入到内腔中,对内腔进行勾动清理残留的附着砂子,提高了清理效率和清理速度,也提高了清理效果;其中,清理部包括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构造的内腔,选择合适的清理部进行清理,提高适用范围和使用的便利性;连接端延伸形成延伸部,延伸部延长了本技术的清理范围,延伸部弯折过渡延伸形成弯折部,弯折部的设置,对于复杂结构的内腔,均可以进行清理,提高了清理效果。
[0018]通过在本技术中,连接部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针对不同结构的内腔,工作人员可以更换不同尺寸的第一连接部,进而,选择合适的清理部进行清理,实现多种不同组合的清理效果,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效果。
[0019]通过在本技术中,延伸部为V型结构,减小了延伸部的占用面积,满足了在小尺寸内腔下对本技术的使用要求,同时,降低成本投入,减少用料,减低了生产成本。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对缸盖内腔进行清理,提高内腔的清洁程度,提高清理效率,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4]图中:
[0025]1、握持部;2、连接部;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3、清理部;31、连接端;32、延伸部;33、弯折部;
[0026]图1中a代表弯折部与延伸部之间的夹角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柱状结构的握持部1和与握持部1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2,连接部2上可拆卸连接有清理部3。
[0029]清理部3包括与连接部2可拆卸连接的柱状结构的连接端31,连接端31向远离连接部2的一侧延伸并逐渐靠近轴线形成沿轴线镜像对称设置的延伸部32,延伸部32的外端弯折过渡延伸形成一体成型的弯折部33,弯折部33与延伸部32之间的角度为90
°

[0030]设置有握持部1,握持部1通过连接部2与清理部3可拆卸连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持握持部1,带动清理部3深入到内腔中,对内腔进行勾动清理残留的附着砂子,提高了清理效率和清理速度,也提高了清理效果;其中,清理部3包括连接端31,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构造的内腔,选择合适的清理部3进行清理,提高适用范围和使用的便利性;连接端31延伸形成延伸部32,延伸部32延长了本技术的清理范围,延伸部32弯折过渡延伸形成弯折部33,弯折部33的设置,对于复杂结构的内腔,均可以进行清理,提高了清理效果。
[0031]连接部2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21与
连接端32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部22与握持部1固定连接,优选的,第一连接部21与连接端32之间、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22之间均为螺纹连接。通过设置有螺纹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工作人员可以更换不同的第一连接部21,便于更换维修,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效果。
[0032]延伸部32为V型结构,减小了延伸部32的占用面积,满足了在小尺寸内腔下对本技术的使用要求,同时,降低成本投入,减少用料,减低了生产成本。
[0033]本技术在使用时,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结构的内腔,选择合适的清理部3,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1上,手持握持部1,将弯折部33通过延伸部32带动,伸入到内腔中,对残留的附着砂子进行清理,提高内腔的清洁程度,使其符合生产要求。
[0034]本技术能够对缸盖内腔进行清理,提高内腔的清洁程度,提高清理效率,提高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盖内腔清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部和与所述握持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可拆卸连接有清理部;所述清理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延伸并逐渐靠近轴线形成沿所述轴线镜像对称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外端弯折过渡延伸形成一体成型的弯折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盖内腔清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和所述连接端均为柱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盖内腔清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荣周训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浩信浩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