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洪苗专利>正文

油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69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壶。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油壶,包括呈中空的瓶体,所述的瓶体上连有出油管,所述的出油管远离瓶体的一端设有出油口,所述的瓶体的一侧还设有与瓶体相连通的回收瓶,所述的回收瓶上设有与回收瓶相连通的顶盖,且所述的出油口能够通过顶盖与回收瓶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出油管不易滴油等优点。等优点。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壶


[0001]本技术属于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油壶。

技术介绍

[0002]液压设备、减速机、偶合器在钢铁、冶金行业的皮带机、堆取料机上普遍应用,因其点多面广,上述设备使用中发现需要补充油液时,为了快速恢复生产,许多情况下,现场人员直接将成品油桶内的抽出到油壶内,然后直接加入到需补油的设备中。现有的油壶的出油管大多为活动的开放式管体,其中一端为自由端,这样的设置导致出油管在放油后管体内的余油易滴落,造成资源浪费。
[0003]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进行了探索研究,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污染压力式油壶[申请号:200420098598.4],由油壶盖、油壶体、手柄、压柄、压杆、弹簧、活塞杆、活塞、出油嘴及导气孔构成。油壶盖与油壶体之间加一过盈密封圈,增强密封性能。在油壶盖的上端与活塞杆之间留有空隙,作为余油暂存室,在油壶体内设有油室,油室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设有单向阀控制油的进出。
[0004]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出油管在使用后易滴油,容易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出油管不易滴油的油壶。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油壶,包括呈中空的瓶体,所述的瓶体上连有出油管,所述的出油管远离瓶体的一端设有出油口,所述的瓶体的一侧还设有与瓶体相连通的回收瓶,所述的回收瓶上设有与回收瓶相连通的顶盖,且所述的出油口能够通过顶盖与回收瓶相连通。这里的出油管用于出油,当使用完毕后,将出油管的出油口置于顶盖上,出油口与回收瓶相连通后能够对出油管内的余油进行回收,还能实现出油管的收纳,节约资源。
[0007]在上述的油壶中,所述的出油口上设有出油座,所述的顶盖上设有进油座,所述的出油座和进油座之间设有吸附式对接组件。这里的出油座和进油座通过吸附式对接组件相对接能够提高出油口和顶盖之间的对接效率。
[0008]在上述的油壶中,所述的吸附式对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出油座端部且呈环形的第一吸附座以及设置在进油座上部且呈环形的第二吸附座,且所述的第一吸附座和第二吸附座均由磁性材料制成。第一吸附座和第二吸附座相吸附后,出油座和进油座即完成对接,此时出油口与回收瓶即连通。
[0009]在上述的油壶中,所述的进油座中部向上轴向延伸有进油管,所述的进油管与第二吸附座同轴设置,且所述的第二吸附座套设于进油管。这里的进油管用于与出油口对接,进油管向上轴向延伸便于与出油口对接。
[0010]在上述的油壶中,所述的出油口的内径与进油管的外径大小相等。出油口的内径
与进油管的外径大小相等能够提高对接后的密封性。
[0011]在上述的油壶中,所述的出油管与瓶体相连的一端通过可拆卸组件与瓶体可拆卸连接。
[0012]在上述的油壶中,所述的可拆卸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套设在出油管端部的旋接套,所述的旋接套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的瓶体上设有与旋接套相对应设置的旋接座,所述的旋接座的周向外壁设有外螺纹。出油管通过旋接套和瓶体上的旋接座可拆卸连接,出油管的维护方便。
[0013]在上述的油壶中,所述的瓶体上还设有吸附式工具收纳组件。
[0014]在上述的油壶中,所述的吸附式工具收纳组件包括固设在瓶体上的至少一个磁体,所述的磁体设置在瓶体的顶侧。这里的磁体能够用于吸附扳手等工具。
[0015]在上述的油壶中,所述的瓶体和回收瓶为一体式结构。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油壶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出油口与回收瓶相连通后能够对出油管内的余油进行回收,还能实现出油管的收纳,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瓶体1、出油管2、出油口3、回收瓶4、顶盖5、出油座6、进油座7、吸附式对接组件8、第一吸附座9、第二吸附座10、进油管11、可拆卸组件12、旋接套13、旋接座14、吸附式工具收纳组件15、磁体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如图1所示,本油壶,包括呈中空的瓶体1,瓶体1上连有出油管2,出油管2远离瓶体1的一端设有出油口3,瓶体1的一侧还设有与瓶体1相连通的回收瓶4,回收瓶4上设有与回收瓶4相连通的顶盖5,且出油口3能够通过顶盖5与回收瓶4相连通。
[0021]这里的出油管2用于出油,当使用完毕后,将出油管2的出油口3置于顶盖5上,出油口3与回收瓶4相连通后能够对出油管2内的余油进行回收,还能实现出油管2的收纳,节约资源。
[0022]优选地,出油口3上设有出油座6,顶盖5上设有进油座7,出油座6和进油座7之间设有吸附式对接组件8,这里的出油座6和进油座7通过吸附式对接组件8相对接能够提高出油口3和顶盖5之间的对接效率。吸附式对接组件8包括设置在出油座6端部且呈环形的第一吸附座9以及设置在进油座7上部且呈环形的第二吸附座10,且第一吸附座9和第二吸附座10均由磁性材料制成,第一吸附座9和第二吸附座10相吸附后,出油座6和进油座7即完成对接,此时出油口3与回收瓶4即连通。
[0023]进一步地,进油座7中部向上轴向延伸有进油管11,进油管11与第二吸附座10同轴设置,且第二吸附座10套设于进油管11,这里的进油管11用于与出油口3对接,进油管11向上轴向延伸便于与出油口3对接。
[0024]出油口3的内径与进油管11的外径大小相等,出油口3的内径与进油管11的外径大小相等能够提高对接后的密封性。
[0025]更进一步地,出油管2与瓶体1相连的一端通过可拆卸组件12与瓶体1可拆卸连接。可拆卸组件12包括可转动地套设在出油管2端部的旋接套13,旋接套13内侧设有内螺纹,瓶体1上设有与旋接套13相对应设置的旋接座14,旋接座14的周向外壁设有外螺纹,出油管2通过旋接套13和瓶体1上的旋接座14可拆卸连接,出油管2的维护方便。
[0026]瓶体1上还设有吸附式工具收纳组件15。吸附式工具收纳组件15包括固设在瓶体1上的至少一个磁体16,磁体16设置在瓶体1的顶侧,瓶体1和回收瓶4为一体式结构,这里的磁体16能够用于吸附扳手等工具。
[002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8]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瓶体1、出油管2、出油口3、回收瓶4、顶盖5、出油座6、进油座7、吸附式对接组件8、第一吸附座9、第二吸附座10、进油管11、可拆卸组件12、旋接套13、旋接座14、吸附式工具收纳组件15、磁体1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壶,包括呈中空的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体(1)上连有出油管(2),所述的出油管(2)远离瓶体(1)的一端设有出油口(3),所述的瓶体(1)的一侧还设有与瓶体(1)相连通的回收瓶(4),所述的回收瓶(4)上设有与回收瓶(4)相连通的顶盖(5),且所述的出油口(3)能够通过顶盖(5)与回收瓶(4)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油口(3)上设有出油座(6),所述的顶盖(5)上设有进油座(7),所述的出油座(6)和进油座(7)之间设有吸附式对接组件(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式对接组件(8)包括设置在出油座(6)端部且呈环形的第一吸附座(9)以及设置在进油座(7)上部且呈环形的第二吸附座(10),且所述的第一吸附座(9)和第二吸附座(10)均由磁性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座(7)中部向上轴向延伸有进油管(11),所述的进油管(11)与第二吸附座(10)同轴设置,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洪苗
申请(专利权)人:金洪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