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折叠式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65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卸车折叠式顶盖,包括第一遮板、第二遮板、第三遮板、第一翻转机构以及第二翻转机构;所述第一遮板、第二遮板和第三遮板沿自卸车卸料方向依次铰接;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安装于第一遮板和第二遮板之间,用于带动第二遮板向第一遮板外表面翻转;所述第二翻转机构安装于第二遮板和第三遮板之间,用于带动第三遮板向第二遮板内表面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自卸车折叠式顶盖采用三段可折叠式的设计,可根据自卸车的使用情况合理收展,有效利用的空间并能有效对自卸车的货箱进行遮盖。将第三遮板和第二遮板翻转至第一遮板上方,即可将货箱的车顶打开,保证自卸车可正常上料。可正常上料。可正常上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车折叠式顶盖


[0001]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卸车折叠式顶盖。

技术介绍

[0002]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又称翻斗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货箱和取力装置等部件组成。自卸车的车厢分后向倾翻和侧向倾翻两种,通过操作系统控制活塞杆运动,后向倾斜比较普遍,推动活塞杆使车厢倾翻。
[0003]现有的自卸车装载货物之后,其货箱的顶部通常采用篷布顶盖进行密封,以防止所装载的货物在运行过程中外露或者抛洒。采用篷布顶盖进行遮盖的方式需要长期收展篷布,而且长期风吹日晒导致篷布的使用寿命相对较差。篷布在收展过程中一般需要单独在货箱两侧加装导轨进行导向,而导轨在使用过程极容易被堵塞导致篷布无法正常收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卸车折叠式顶盖来解决上述现有自卸车采用篷布顶盖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卸车折叠式顶盖,包括第一遮板、第二遮板、第三遮板、第一翻转机构以及第二翻转机构;所述第一遮板、第二遮板和第三遮板沿自卸车卸料方向依次铰接;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安装于第一遮板和第二遮板之间,用于带动第二遮板向第一遮板外表面翻转;所述第二翻转机构安装于第二遮板和第三遮板之间,用于带动第三遮板向第二遮板内表面翻转。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自卸车折叠式顶盖采用三段可折叠式的设计,可根据自卸车的使用情况合理收展,有效利用的空间并能有效对自卸车的货箱进行遮盖。通过设置的第二翻转机构和第一翻转机构依次翻转第三遮板和第二遮板,以将第三遮板和第二遮板翻转至第一遮板上方,即可将货箱的车顶打开,保证自卸车可正常上料。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遮板和第二遮板相对侧均形成有向外弯折的弧形连接段。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翻转机构为第一驱动油缸,所述第一驱动油缸的固定端和传动端分别与第二遮板和第一遮板相铰接。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遮板和第三遮板可配合形成一个用于遮盖车厢的平面。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翻转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油缸和连杆;所述第二驱动油缸的固定端与第三遮板相铰接,传动端与连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遮板相铰接。
[0012]进一步,还包括与第一遮板相连的第三翻转机构。
[0013]进一步,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喷淋管、增压泵以及水箱;所述喷淋管依次沿第一遮板、第二遮板、第三遮板侧沿布置,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雾化头;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相连,出手口与喷淋管相连。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遮板、第二遮板和第三遮板外表面均设置有横向加强筋。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三翻转机构推动第一遮板,可以进一步推动第一遮板向外翻转,从而最大化减少对货箱的遮挡,方便货箱上料;喷淋管内的水通过雾化头产生水雾,可以对货箱附近进行降尘处理,环保效益更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一遮板、第二遮板和第三遮板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卸车安装自卸车折叠式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第一遮板,2、第二遮板,3、第三遮板,4、第一翻转机构,41、第一驱动油缸,5、第二翻转机构,51、第二驱动油缸,52、连杆,6、第三翻转机构,7、除尘装置,71、喷淋管,711、雾化头,72、增压泵,73、水箱,8、横向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该类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25]本技术还提供了优选的实施例
[0026]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设计的自卸车折叠式顶盖,包括第一遮板1、第二遮板2、第三遮板3、第一翻转机构4以及第二翻转机构5;第一遮板1、第二遮板2和第三遮板3沿自卸车卸料方向依次铰接;第一翻转机构4安装于第一遮板1和第二遮板2之间,用于带动第二遮板2向第一遮板1外表面翻转;第二翻转机构5安装于第二遮板2和第三遮板3之间,用于带动第三遮板3向第二遮板2内表面翻转。该自卸车折叠式顶盖采用三段可折叠式的设计,可根据自卸车的使用情况合理收展,有效利用的空间并能有效对自卸车的货箱进行遮盖。通过设置的第二翻转机构5和第一翻转机构4依次翻转第三遮板3和第二遮板2,以将第三遮板3和第二遮板2翻转至第一遮板1上方,即可将货箱的车顶打开,保证自卸车可正常上料,具体可参阅图3;上料完毕之后,通过第一翻转机构4以及第二翻转机构5分别带动第二遮板2和第三遮板3展开,从而使得整个顶盖覆盖货箱。
[0027]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遮板1和第二遮板2相对侧均形成有向外弯折的弧形连接段,通过两个弧形连接段相互铰接,可以保证第二遮板2可以最大角度的翻转至第一遮板1上方,减少了货箱顶部的遮盖率。第一翻转机构4为第一驱动油缸41,第一驱动油缸41的固定端和传动端分别与第二遮板2和第一遮板1相铰接,通过第一驱动油缸41推动第二遮板2以实现第二遮板2的折叠。
[0028]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遮板2和第三遮板3可配合形成一个用于遮盖车厢的平面,保证第二遮板2和第三遮板3与货箱接触后的缝隙更小,覆盖效果更佳。第二翻转机构
5包括第二驱动油缸51和连杆52;第二驱动油缸51的固定端与第三遮板3相铰接,传动端与连杆52的一端相铰接;连杆52的另一端与第二遮板2相铰接,通过第二驱动油缸51和连杆52的配合带动第三遮板3实现折叠。
[0029]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自卸车折叠式顶盖还包括与第一遮板1相连的第三翻转机构6,装配过程中,可将第一遮板1远离第二遮板2的一侧与自卸车货箱铰接,第三翻转机构6布置于货箱侧面,第三翻转机构6也为与第一翻转机构4相同的驱动油缸。通过第三翻转机构6推动第一遮板1,可以进一步推动第一遮板1向外翻转,从而最大化减少对货箱的遮挡,方便货箱上料。
[0030]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自卸车折叠式顶盖还包括除尘装置7;除尘装置7包括喷淋管71、增压泵72以及水箱73;喷淋管71依次沿第一遮板1、第二遮板2、第三遮板3侧沿布置,喷淋管71上设置有多个雾化头711;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折叠式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遮板(1)、第二遮板(2)、第三遮板(3)、第一翻转机构(4)以及第二翻转机构(5);所述第一遮板(1)、第二遮板(2)和第三遮板(3)沿自卸车卸料方向依次铰接;所述第一翻转机构(4)安装于第一遮板(1)和第二遮板(2)之间,用于带动第二遮板(2)向第一遮板(1)外表面翻转;所述第二翻转机构(5)安装于第二遮板(2)和第三遮板(3)之间,用于带动第三遮板(3)向第二遮板(2)内表面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折叠式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板(1)和第二遮板(2)相对侧均形成有向外弯折的弧形连接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卸车折叠式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机构(4)为第一驱动油缸(41),所述第一驱动油缸(41)的固定端和传动端分别与第二遮板(2)和第一遮板(1)相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折叠式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板(2)和第三遮板(3)可配合形成一个用于遮盖车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军朱亮朱有方朱德宝吴凡陈明昌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安远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