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多用途暖热模块和暖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034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多用途暖热模块和暖热系统。暖热模块包括隔热层,其上表面具有用于嵌入加热体的加热体槽。反射层覆盖隔热层的上表面,并与隔热层相结合。所述加热体槽的表面由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隔热层的侧表面具有卡合结构,用于与相邻的暖热模块的形状互补的卡合结构形成卡合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邻多个暖热模块可形成卡合连接,安装方便;反射层与隔热层相结合,二者不易脱离;现场施工一步装配即可同时装配好隔热层和反射层,无需分别施工,简化了施工难度;而且,反射层覆盖隔热层的全部上表面,特别是隔离加热体和加热体槽处的隔热层,可有效将加热体产生的热辐射反射回上方空间,改善了保温效果和加热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多用途暖热模块和暖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地暖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多用途暖热模块和由该暖热模块装配而成的暖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面供暖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采暖模式。按照采用热水管还是加热电缆,可分为水地暖系统和电地暖系统。在施工方面,按照是否需要混凝土回填,可分开干式施工地暖和湿式施工地暖。无论采用何种加热体和施工方式,通常均需要在平整地面上铺设一层保温层,而后在其上铺设加热体。保温层的结构和性能对地暖系统的加热、隔热、防潮、施工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0003]现有技术中已有使用暖热模块拼接形成隔热层的解决方案,然而,拼接部位缝隙通常较大,容易传播热量,削弱保温效果,并造成发热不均匀;而且,需要另外铺设反射层,增加了施工复杂度,而且反射层和隔热层彼此分离,容易发生离层;将加热体直接施加在隔热层的平坦表面上,还会占用室内高度。
[0004]因此,实践中亟待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施工安装方便、占用高度空间小的用于搭建地暖系统的暖热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多用途暖热模块,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热不均匀、安装不方便、容易离层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暖热模块,包括:隔热层,其上表面具有用于嵌入加热体的加热体槽;和反射层,其覆盖隔热层的上表面,并与隔热层相结合;其中,所述加热体槽的表面由所述反射层覆盖;其中,所述隔热层的侧表面具有卡合结构,用于与相邻的暖热模块的形状互补的卡合结构形成卡合连接。
[0007]根据该方案,相邻多个暖热模块可形成卡合连接,安装方便;反射层与隔热层相结合,二者不易脱离;现场施工一步装配暖热模块,即可同时装配好隔热层和反射层,无需分别施工,简化了施工难度;而且,反射层覆盖隔热层的全部上表面,特别是隔离加热体和加热体槽处的隔热层,可有效将加热体产生的热辐射反射回上方空间,改善了保温效果和加热效率。
[0008]可选地,隔热层具有矩形轮廓,其四个侧表面上都设置有卡合结构。
[0009]可选地,隔热层的第一侧面具有向上突出的三角形横截面的第一卡合部,第一卡合部和隔热层的第一侧面之间形成向下突出的三角形横截面的第一卡合槽;隔热层的相反的第二侧面具有向下突出的三角形横截面的第二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和隔热层的第二侧面之间形成向上突出的三角形横截面的第二卡合槽;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槽形状互补,第二卡合部和第一卡合槽形状互补。
[0010]根据该方案,三角形的卡合部和卡合槽易于形成牢固卡合连接,现场拼装施工方
便;而且,卡合部和卡合槽的卡合可形成基本无缝隙的拼装部位,可有效减少经由该缝隙的散热、渗水气和声音传播,可提高保温效果、防潮效果和隔音效果。
[0011]可选地,所述加热体槽为上侧敞开的管状槽,所述反射层覆盖管状槽的内表面。
[0012]可选地,隔热层为聚氨酯板,反射层为铝箔。本领域公知,聚氨酯板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防潮、阻燃、隔音等效果,用作隔热层,使得暖热模块能实现优异的保温、隔热、防潮、阻燃、隔音等效果,即,实现多功能性。
[0013]可选地,所述暖热模块的尺寸为600
×
600mm、800
×
800mm或1200
×
1200mm。这些尺寸与市售的瓷砖或木地板的尺寸相匹配,从而易于设计和施工。
[0014]可选地,所述加热体槽的宽度在10

150mm范围内。加热体槽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加热体的形状和尺寸适当选择。
[0015]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暖热系统,包括:多个暖热模块,每个暖热模块包括:隔热层,其上表面具有用于嵌入加热体的加热体槽;和反射层,其覆盖隔热层的上表面,并与隔热层相结合;其中,所述加热体槽的表面由所述反射层覆盖;其中,所述隔热层的侧表面具有卡合结构,用于与相邻的暖热模块的形状互补的卡合结构形成卡合连接;加热体,其嵌入暖热模块的加热体槽中,使得部分的反射层位于加热体和隔热层之间;导热层,其设置在暖热模块和加热体上方;和装饰层,其设置在导热层上方。
[0016]可选地,加热体是水管或加热电缆。因此,所述暖热系统可以是水热暖热系统,也可以是电热暖热系统。
[0017]可选地,所述装饰层是瓷砖或木地板。
附图说明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装配式多用途暖热模块的截面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采用图1的暖热模块搭建的暖热系统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采用多个图1的暖热模块搭建的暖热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1暖热模块;1隔热层;2反射层;3加热体槽;4第一卡合部;5第一卡合槽;6第二卡合部;7第二卡合槽;8加热体;9导热层;10装饰层;21顶层部分;22加热体槽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多用途暖热模块11,其用于彼此拼接形成暖热系统,例如地暖体系。暖热模块11整体上呈板块形。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暖热模块11的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暖热模块11包括隔热层1和反射层2。隔热层1的上表面形成加热体槽3,用于嵌入加热体8。反射层2设置在隔热层1的上表面,并且与之牢固结合。反射层2具有覆盖隔热层1的顶层表面的顶层部分21,还具有覆盖加热体槽3的上表面的加热体槽部分22。顶层部分21和加热体槽部分22彼此连接。由此,反射层2完全覆盖隔热层1的全部上表面。因
此,反射层2可将来自加热体的热辐射向上方反射,减少热量穿透隔热层1而损失。
[0024]隔热层1可采用具有隔热、隔音、防潮、轻质等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隔热层1可采用无机改性聚氨酯材料或其它高性能保温材料。反射层2可采用具有反射热辐射性能的材料制成,例如铝箔。
[0025]隔热层1的前后左右四个侧表面上均设有卡合结构,用于在相邻的暖热模块11之间形成基本无缝隙和牢固的卡合连接。图1示出了位于隔热层1的左右两侧的卡合结构。在隔热层1的第一侧/右侧,第一卡合部4从隔热层1伸出,而且,第一卡合部4和隔热层1的侧表面之间形成第一卡合槽5。在隔热层1的第二侧/左侧,第二卡合部6从隔热层1伸出,而且,第二卡合部6和隔热层1的侧表面之间形成第二卡合槽7。特别地,第一卡合部4与第二卡合槽7的形状互补,第二卡合部6与第二卡合槽5的形状互补,由此,相邻的暖热模块11的卡合结构可彼此互补地卡合,从而实现简便、可靠和无空隙地装配。
[0026]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合部4具有向上凸起的三角形横截面,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多用途暖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层,其上表面具有用于嵌入加热体的加热体槽;和反射层,其覆盖隔热层的上表面,并与隔热层相结合;其中,所述加热体槽的表面由所述反射层覆盖;其中,所述隔热层的侧表面具有卡合结构,用于与相邻的暖热模块的形状互补的卡合结构形成卡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用途暖热模块,其特征在于,隔热层具有矩形轮廓,其四个侧表面上都设置有卡合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多用途暖热模块,其特征在于,隔热层的第一侧面具有向上突出的三角形横截面的第一卡合部,第一卡合部和隔热层的第一侧面之间形成向下突出的三角形横截面的第一卡合槽;隔热层的相反的第二侧面具有向下突出的三角形横截面的第二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和隔热层的第二侧面之间形成向上突出的三角形横截面的第二卡合槽;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槽形状互补,第二卡合部和第一卡合槽形状互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用途暖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槽为上侧敞开的管状槽,所述反射层覆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文彬常怀远邓俊艳邓铁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