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胶二次包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18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极耳胶二次包胶机构,包括进胶部以及两个导胶部,两个导胶部均设置于所述进胶部的一侧,所述进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进胶口,导胶部内设置有引胶孔,两个进胶口与两个引胶孔一一对应连通;进胶口用于让极耳胶进入导胶部,导胶部用于让极耳胶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胶口进行进胶,使得分开后的极耳胶进入引胶孔内被引导至后续对极耳片进行包胶,从而减少了极耳胶与空气接触的时长,以保证其粘性不会被过多影响。影响。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胶二次包胶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包胶
,尤其是指一种极耳胶二次包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极耳片的生产工艺中,需要进行包胶这一动作,即把极耳胶自中间分开为两片以后,把极耳片置于分开的两片极耳胶之间,然后再把极耳胶进行重新贴合。由于需要对极耳胶进行先分开再重新贴合的动作,因此也成为二次包胶(即只极耳胶第二次重新贴合)。
[0003]然而,现有的这个动作,由于需要把极耳胶分开后进行引导,因此在传输分开后的极耳胶时,不宜让极耳胶的粘贴面过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现有技术中却并未针对这一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极耳胶二次包胶机构,能够让极耳胶分开以后尽快地与空气隔开。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极耳胶二次包胶机构,包括进胶部以及两个导胶部,两个导胶部均设置于所述进胶部的一侧,所述进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进胶口,导胶部内设置有引胶孔,两个进胶口与两个引胶孔一一对应连通;进胶口用于让极耳胶进入导胶部,导胶部用于让极耳胶通过。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进胶部与两个导胶部一体成型。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进胶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用于让外界的部件进行夹持。
[0009]进一步的,两个导胶部彼此背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显露孔,显露孔的宽度小于导胶孔的宽度,显露孔与导胶孔连通。
[0010]进一步的,导胶部设置有导胶孔,导胶孔的宽度与引胶孔的宽度不同;所述进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入胶口,两个入胶口与两个导胶孔一一对应连通。
[0011]更进一步的,导胶部彼此背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露出孔,露出孔的宽度小于导胶孔的宽度,露出孔与导胶孔一一对应连通。
[0012]进一步的,导胶部彼此背对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遮挡部。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进胶部与两个导胶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侧壁设置有补偿孔。
[0014]更进一步的,入胶口和进胶口分别连通有缓冲孔。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进胶口进行进胶,使得分开后的极耳胶进入引胶孔内被引导至后续对极耳片进行包胶,从而减少了极耳胶与空气接触的时长,以保证其粘性不会被过多影响。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A方向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的B方向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的C

C方向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1—进胶部,2—导胶部,3—进胶口,4—引胶孔,5—固定孔,6—显露孔,7—导胶孔,8—入胶口,9—露出孔,10—遮挡部,11—连接部,12—缓冲孔,13—补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2]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极耳胶二次包胶机构,包括进胶部1以及两个导胶部2,两个导胶部2均设置于所述进胶部1的一侧,所述进胶部1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进胶口3,导胶部2内设置有引胶孔4,两个进胶口3与两个引胶孔4一一对应连通;进胶口3用于让极耳胶进入导胶部2,导胶部2用于让极耳胶通过。
[0023]实际使用时,极耳胶被一分为二以后,分别自两个进胶口3进入引胶孔4,经两个引胶孔4分别进行引导后被传输至极耳片处,由后续的装置把极耳胶进行贴合以实现对极耳片的包住,并在包住以后对其进行切断,从而完成整个工艺。本技术能够保证极耳胶被引导时不与外界的空气接触,从而避免空气中的杂质附着在上面而影响了其性能。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胶部1与两个导胶部2一体成型,使得进胶部1与导胶部2直接连接更为可靠,避免发生解体。具体的即进胶部1与导胶部2优选为经由金属冲压成型或者浇筑制成,从而保证了本技术的强度。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胶部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固定孔5,固定孔5用于让外界的部件进行夹持。即本技术在使用时,经机械手或者气动手指进行夹持而保持悬空状态,该固定孔5主要用于让固定夹持更为稳定。
[0026]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导胶部2彼此背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显露孔6,显露孔6的宽度小于导胶孔7的宽度,显露孔6与导胶孔7连通。显露孔6用于让说一下观察极耳胶于导胶孔7内的状态,且用于让极耳胶的背端能够部分突出显露孔6而进行补偿,避免因张力过大而被绷断。
[0027]在本实施例中,导胶部2设置有导胶孔7,导胶孔7的宽度与引胶孔4的宽度不同;所述进胶部1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入胶口8,两个入胶口8与两个导胶孔7一一对应连通。即技术可对两种宽度的极耳胶分别进行引导,即导胶孔7、引胶孔4分别与对应引导的极耳胶的宽度相适应,保证极耳胶在被引导时不发生向两侧偏移,从而保证了引导的稳定和可靠,也使得本技术的用途更广。
[0028]具体的,入胶口8和进胶口分7别连通有缓冲孔12,该缓冲孔12用于在极耳胶的宽度稍大时被挤压进行稍微弯曲提供让位,避免导致极耳胶卡在本技术内而影响了正常的引导。
[0029]具体的,导胶部2彼此背对的一端分别设置有露出孔9,露出孔9的宽度小于导胶孔
7的宽度,露出孔9与导胶孔7一一对应连通。露出孔9与作用与显露孔6的作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30]在本实施例中,导胶部2彼此背对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遮挡部10。该遮挡部10用于遮挡两侧的细屑进入显露孔6或露出孔9,从而保证了极耳胶的干净。
[0031]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还包括连接部11,所述进胶部1与两个导胶部2通过所述连接部11连接,所述连接部11的侧壁设置有补偿孔13,用于对本技术热胀冷缩进行补偿,从而保证了本技术不会发生变形。具体的,导胶部2间隔设置,保持两者具有足够的距离以使得极耳胶之间的距离合适,即极耳胶在离开本技术以后不会立马发生粘连。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胶二次包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胶部以及两个导胶部,两个导胶部均设置于所述进胶部的一侧,所述进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进胶口,导胶部内设置有引胶孔,两个进胶口与两个引胶孔一一对应连通;进胶口用于让极耳胶进入导胶部,导胶部用于让极耳胶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胶二次包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部与两个导胶部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胶二次包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用于让外界的部件进行夹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胶二次包胶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导胶部彼此背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显露孔,显露孔的宽度小于导胶孔的宽度,显露孔与导胶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比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