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玻璃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07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13
智能玻璃杯,包括玻璃杯本体、杯盖、金属外壳体、蓄电池、电源开关、充电插座、指示灯;还具有探测电路、指示电路,外壳体下端为中空结构;玻璃杯本体安装在外壳体内,蓄电池、电源开关、充电插座、指示灯、探测电路、指示电路绝缘安装在外壳体下端内;蓄电池两极和探测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探测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指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指示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指示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指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外壳体电性连接。本新型光线不好时接近本新型时,指示电路会自动接通发光二极管提示具体方位,使用者可方便取放本新型。本新型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减少了损坏几率,且丰富了产品功能,并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并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并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玻璃杯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杯
,特别是一种智能玻璃杯。

技术介绍

[0002]玻璃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液体饮品盛装用具,现有的玻璃杯只具有盛装液体的功能。实际情况下,人们有在夜晚或光线不好的区域(包括娱乐场所光线不好的区域、例如KTV包间等等)使用玻璃杯饮水(包括液体饮料等)的需求。由于现有的玻璃杯功能单一,无法在夜晚或光线不好的区域为人们提供方位指示,这样不但使用者不方便找到玻璃杯的方位,而且还有可能使用者手部接触玻璃杯时位置不准造成玻璃杯摔坏等。
[0003]还有就是,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相应产品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产品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白热化。所以,基于上述,提供一种不但具有普通玻璃杯的功能,还能在夜晚或光线不好的区域使用,在人们接近一段距离内,能为使用者有效提示方位的智能玻璃杯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普通玻璃杯功能单一,不能在晚上或光线不好的区域为人们起到方位提示功能,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不便的弊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玻璃杯本体,不但具有普通玻璃杯的功能,且在夜晚(比如停电)或者光线不好的区域使用时,当使用者接近一段距离后,能有效通过发光二极管发光指示确切位置,由此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减少了损坏的几率,并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智能玻璃杯。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智能玻璃杯,包括玻璃杯本体、杯盖、金属外壳体、蓄电池、电源开关、充电插座、指示灯;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探测电路、指示电路,外壳体下端为中空结构;所述玻璃杯本体安装在外壳体内,蓄电池、电源开关、充电插座、指示灯、探测电路、指示电路绝缘安装在外壳体下端内,充电插座配套有一个胶塞;所述蓄电池两极和探测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探测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指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指示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指示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外壳体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玻璃杯本体的上端和外壳体的上端高度一致。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采用发光二极管。
[0009]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容、NPN三极管、二极管、电阻、电感、继电器,电感一端和第一只电容一端连接,第一只电容另一端和第一只电阻一端、第二只电阻一端、第一只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二极管正极连接,电感另一端和第二只电容一端、第三只电容一端连接,第三只电容另一端和第三只电阻另一端、第一只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一只电阻另一端和第二只电阻另一端、第六只电阻一端、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只NPN三极管发射极和第五只电阻一端、第四只电阻一端连接,第四只电阻另一端和第二只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二只电容另一端和二极管负极、第五只电阻
另一端、第二只NPN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继电器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只NPN三极管集电极和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探测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光敏电阻、电阻、NPN三极管,光敏电阻一端和第一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一只电阻另一端和第二只电阻一端连接,光敏电阻另一端和第一只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只NPN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二只电阻另一端、第二只NPN三极管基极连接,两只NPN三极管发射极连接。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具有普通玻璃杯的功能。应用中,探测电路在夜晚或光线不好时才接通指示电路的电源,达到节电目的。外壳体和指示电路的相应部件共同结合起到感应式探头作用,实际情况中,晚上时间段或者光线不好时,使用者接近本新型1米左右内范围时,指示电路会自动接通发光二极管的电源,这样,指示灯就能发光提示具体方位,使用者就可方便取放本新型。本新型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减少了损坏的几率,且丰富了产品的功能,并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基于上述,所以本技术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图1、2中所示,智能玻璃杯,包括上端为开放式下端为封闭式结构的柱形玻璃杯本体1、杯盖2、柱形上端为开放式下端为封闭式结构的金属外壳体M(不锈钢或铜)、蓄电池G、防水电源开关S、防水充电插座CZ、指示灯VL,杯盖2盖在玻璃杯本体1上;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探测电路4、指示电路5,外壳体M外侧及下端为内外两层中空结构;所述玻璃杯本体2垂直紧套在外壳体M内,蓄电池G、电源开关S、充电插座CZ、指示灯VL、探测电路4、指示电路5安装在电路板上,电路板用电路板密封胶防水密封,指示灯VL的发光面、电源开关S的按钮、充电插座CZ的插孔、探测电路的光敏电阻RL受光面分别位于外壳体M前下端的矩形内凹凹槽31前端外(凹槽内凹起到防水作用),指示灯VL的发光面、电源开关S的按钮、充电插座CZ的插孔、光敏电阻RL受光面外侧之间和外壳体M之间密封,充电插座CZ配套有一个柱形胶塞6,不充电时胶塞6塞在充电插座CZ的前端插孔内防水、胶塞6前端位于外壳体M前下端靠后位置。
[0016]图1、2中所示,玻璃杯本体1的上端和外壳体M的上端高度一致。蓄电池G是型号6V/3Ah的锂蓄电池,电源开关S是小型防水式点动式电源开关,充电插座CZ是小型防水同轴电源插座,指示灯VL采用发光二极管。指示电路包括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的贴片元件电容C1、C2、C3,NPN三极管Q1、Q2,二极管VD,电阻R1、R2、R3、R4、R5、R6,电感L,继电器K;电感L一端和第一只电容C2一端连接,第一只电容C2另一端和第一只电阻R4一端、第二只电阻R1一端、第一只NPN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二只电阻R1另一端和二极管VD正极连接,电感L另一端和第二只电容C1一端、第三只电容C3一端连接,第三只电容C3另一端和第三只电阻R2一端、第一只NPN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第一只电阻R4另一端和第三只电阻R2另一端、第六只电阻R6一端、继电器K正极电源输入端及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只NPN三极管Q1发射极和第五只电阻R3一端、第四只电阻R5一端连接,第四只电阻R5另一端和第二只NPN三极管Q2基极连
接,第二只电容C1另一端和二极管VD负极、第五只电阻R3另一端、第二只NPN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第二只NPN三极管集电极和继电器K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探测电路包括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的贴片元件光敏电阻RL、电阻R7及R8、NPN三极管Q3及Q4,光敏电阻RL一端和第一只电阻R8一端连接,第一只电阻R8另一端和第二只电阻R7一端连接,光敏电阻RL另一端和第一只NPN三极管Q3基极连接,第一只NPN三极管Q3集电极和第二只电阻R7另一端、第二只NPN三极管Q4基极连接,两只NPN三极管Q3及Q4发射极连接。
[0017]图1、2所示,蓄电池G两极和充电插座CZ两端分别经导线连接(蓄电池G无电时可把外部6V电源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玻璃杯,包括玻璃杯本体、杯盖、金属外壳体、蓄电池、电源开关、充电插座、指示灯;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探测电路、指示电路,外壳体下端为中空结构;所述玻璃杯本体安装在外壳体内,蓄电池、电源开关、充电插座、指示灯、探测电路、指示电路绝缘安装在外壳体下端内,充电插座配套有一个胶塞;所述蓄电池两极和探测电路的电源输入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探测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指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指示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指示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外壳体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玻璃杯,其特征在于,玻璃杯本体的上端和外壳体的上端高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玻璃杯,其特征在于,指示灯采用发光二极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玻璃杯,其特征在于,指示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容、NPN三极管、二极管、电阻、电感、继电器,电感一端和第一只电容一端连接,第一只电容另一端和第一只电阻一端、第二只电阻一端、第一只N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乐比玻璃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