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辣条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02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辣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排布设置的冷却输送机构、挤压入油机构、调味品加料机构、震动送料机构、缓存机构和送料切断机构,送料切断机构的输出端通过转向下料机构衔接包装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辣条的全自动化生产,提高效率,确保卫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用于辣条的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并保证辣条更加入味。并保证辣条更加入味。并保证辣条更加入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辣条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生产辣条的自动辣条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辣条是深受儿童和家长喜欢的一种食品,它是一种长条形的面粉膨化制品,伴有很浓的辣味。目前,辣条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辣条入味不彻底,包装速度慢,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辣条的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并保证辣条更加入味的自动辣条生产线。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
[0005]自动辣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排布设置的冷却输送机构、挤压入油机构、调味品加料机构、震动送料机构、缓存机构和送料切断机构,送料切断机构的输出端通过转向下料机构衔接包装机。
[0006]所述挤压入油机构包括上面的一排压辊、中间的一排底辊和下面的油槽,油槽相对底辊作上下活动设置,压辊相对底辊作上下活动设置,压辊与底辊上下正对。
[0007]所述底辊可转动设于固定机架上,底辊的转动由动力进行驱动,所述压辊可转动设于升降架上,升降架由上压力缸推动进行上下活动,所述压辊的转动也由动力进行驱动,工作时压辊、底辊的转速相同、转向相反。
[0008]所述油槽由下压力缸推动进行上下活动,油槽的底部设有前后组的X形摆杆,X形摆杆对油槽的上下活动进行平衡支托,所述X形摆杆一侧的上下两个支点分别与油槽、固定机架形成铰接连接,另一侧的上下两个支点设有上滚轮和下滚轮,上滚轮、下滚轮分别与油槽、固定机架形成滚动抵靠接触。
[0009]所述转向下料机构由转向部件、压缩部件和捅料部件组成,转向部件包括转向盘,转向盘作间歇转动设置,转向盘上沿圆周布设多个料斗,在出料位置,料斗底部活动设置下料挡片;压缩部件包括压缩盘,压缩盘固定安装,压缩盘内间歇转动设有转动块,转动块上设置料杯孔,料杯孔内活动设有压缩模头,压缩模头连接推块,推块作径向活动设置,推块上安装滚轮,滚轮围绕凸轮片进行圆周滚动设置,凸轮片在压缩盘内固定安装;料杯孔随转动块的转动在进料位置和捅料位置之间转换位置,在进料位置,料杯孔与出料位置的料斗下料口上下对准,在捅料位置,料杯孔与捅料部件的捅料头上下对准,捅料头作上下活动设置。
[0010]出料位置的料斗下料口为两个,对应两相邻料斗。
[0011]所述滚轮设有上下两只,所述凸轮片设有上下两片,上滚轮围绕上凸轮片进行圆周滚动设置,下滚轮围绕下凸轮片进行圆周滚动设置。
[0012]上述技术方案的自动辣条生产线,可实现辣条的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并保证
辣条更加入味。其实施过程是:面粉膨化机所产出的辣条长条首先经冷却输送机构的输送而冷却,然后进入挤压入油机构,挤压入油机构将经过的辣条内部空气进行挤出并使辣条内部进油,这样当辣条进入震动送料机构进行震动送料时,调味品加料机构所下料的食用油、辣椒籽及其它调味品就能被辣条充分吸收,保证辣条更加入味;接下来,辣条长条通过缓存机构进入送料切断机构,由送料切断机构将辣条进行定长切断,同时随着转向盘的间歇转动,每次切断的辣条会落到对应的一个料斗内,当装入辣条的料斗转动到出料位置时,料斗的下料口会与进料位置的料杯孔上下对准,随着料斗底部的下料挡片的被打开,料斗内的辣条就会落到料杯孔内,此时如果两个料斗的下料口同时与料杯孔对准,则两个料斗内的辣条(代表两次切断的辣条)就都会落到同一个料杯孔内,随后随着转动块的圆周转动,推块在凸轮片的推动作用下,使压缩模头对料杯孔内的辣条进行压缩,使辣条体积变小直至料杯孔到达捅料位置,这时料杯孔与捅料头上下对准,捅料头向下动作就将料杯孔内被压缩的辣条推入到包装机所夹持的包装袋内,进而完成一次或多次辣条切断后的压缩下料,最后包装机对辣条进行给袋式包装来完成辣条的全自动化生产,辣条包装速度快。
附图说明
[0013]本技术有如下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俯视方向图,
[0016]图3为挤压入油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0017]图4为图3的正面方向视图,
[0018]图5为图3的纵向剖视图。
[0019]图6为转向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0020]图7为转向下料机构的压缩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图7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所示,本技术的自动辣条生产线,包括前后排布设置的冷却输送机构A、挤压入油机构B、调味品加料机构C、震动送料机构D、缓存机构E和送料切断机构F,送料切断机构F的输出端通过转向下料机构G衔接给袋式包装机H。所述挤压入油机构B包括上面的一排五条压辊1、中间的一排五条底辊17和下面的油槽18,所述底辊17通过底辊轴16可转动设于固定机架9上,各底辊轴16之间通过链条进行传动,最边上的底辊轴16与辣条机其它部件的电机动力传动连接,所述压辊1通过压辊轴8可转动设于升降架2上,各压辊轴8之间通过链条进行传动,最边上的压辊轴8与辣条机其它部件的电机动力传动连接,工作时压辊1、底辊17的转速相同、转向相反;压辊轴8由压辊座7进行转动支撑,压辊座7独立于升降架2,压辊座7设有竖向导槽6,竖向导槽6内设有导向销5,导向销5固定连接于升降架2上,压辊座7的上面设有弹簧4,来实现压辊座7与升降架2的可弹性连接,所述升降架2由上压力缸3推动进行上下活动,上压力缸3安装于固定机架9的顶部;所述油槽18由下压力缸15推动进行上下活动,油槽18的底部设有前后两组的X形摆杆12,所述X形摆杆12一侧的上下两个支点13、14分别与油槽18、固定机架9形成铰接连接,另一侧的上下两个支点设有上滚轮10和下滚轮
11,上滚轮10、下滚轮11分别与油槽18、固定机架9形成滚动抵靠接触,以形成X形摆杆12对油槽18的上下活动的平衡支托,下压力缸15安装于固定机架9的底部。所述转向下料机构G由转向部件、压缩部件和捅料部件组成,转向部件包括转向盘21,转向盘21由电机33驱动作间歇转动设置,转向盘21上沿圆周布设八个料斗22,在出料位置,料斗22底部活动设置下料挡片34,下料挡片34由挡片气缸35进行推动;压缩部件包括压缩盘29,压缩盘29固定安装,压缩盘29内间歇转动设有转动块28,转动块28的转动由伺服电机32进行驱动,转动块28上圆周错开180度设置两个长条形的料杯孔25,料杯孔25内活动设有压缩模头26,压缩模头26固定连接推块27,推块27作径向活动设置,推块27上安装上下滚轮,上滚轮36围绕上凸轮片30进行圆周滚动设置,下滚轮37围绕下凸轮片31进行圆周滚动设置,上下凸轮片在压缩盘29内固定安装;料杯孔25随转动块28的转动在进料位置和捅料位置之间转换位置,在进料位置,料杯孔与出料位置的两个相邻料斗的两个下料口共同对准,在捅料位置,料杯孔25与捅料部件的捅料头23上下对准,捅料头23由伺服电机24驱动作上下活动设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辣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排布设置的冷却输送机构、挤压入油机构、调味品加料机构、震动送料机构、缓存机构和送料切断机构,送料切断机构的输出端通过转向下料机构衔接包装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辣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入油机构包括上面的一排压辊、中间的一排底辊和下面的油槽,油槽相对底辊作上下活动设置,压辊相对底辊作上下活动设置,压辊与底辊上下正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辣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辊可转动设于固定机架上,底辊的转动由动力进行驱动,所述压辊可转动设于升降架上,升降架由上压力缸推动进行上下活动,所述压辊的转动也由动力进行驱动,工作时压辊、底辊的转速相同、转向相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辣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由下压力缸推动进行上下活动,油槽的底部设有前后组的X形摆杆,X形摆杆对油槽的上下活动进行平衡支托,所述X形摆杆一侧的上下两个支点分别与油槽、固定机架形成铰接连接,另一侧的上下两个支点设有上滚轮和下滚轮,上滚轮、下滚轮分别与油槽、固定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圣章项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