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93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水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砼式一体化净水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和过滤器,机架内经若干隔板分割成独立的絮凝池、沉淀池、过滤池和清水池,隔板上均设有用于污水流动的流通孔,过滤池内的过滤器包括外滤筒、滤芯和排水管。内部中空的圆柱型外滤筒可转动的设于过滤池内。滤芯设于外滤筒内壁上,滤芯中部与外滤筒之间设有空腔。排水管两端分别设于空腔和清水池内。在操作时,利用挡板对污水的阻挡,可使污水在转动的外滤筒外表面上呈螺旋流动,而污水内的固体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远离外滤筒外表面,降低了外滤筒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堵塞的风险,提高了外滤筒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对于污水的过滤效果,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砼式一体化净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净水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砼式一体化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因此,对工业污水净化设备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现有的工业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化学药液和过滤器等处理废水废渣,以达到净化水源的作用,以便于水资源的再次利用,但是一般的工业污水处理设备过滤不均匀,处理效果差,净化达不到标准,影响水资源的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砼式一体化净水设备。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砼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和过滤器,所述机架内经若干隔板分割成若干个独立池体,该池体从左至右依次为絮凝池、沉淀池、过滤池和清水池,且隔板上均设有流通孔,该流通孔用于污水的流动,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过滤池内,该过滤器包括:
[0006]外滤筒,所述外滤筒为内部中空的圆柱结构,且外滤筒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过滤池内;
[0007]滤芯,所述滤芯为圆筒状,该滤芯外壁设于所述外滤筒内壁上,且滤芯中部与外滤筒之间设有空腔;
[0008]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首端可转动的贯穿至所述空腔内,且排水管的旋转轴心与外滤筒的旋转轴心一致,该排水管尾端贯穿流通孔后进入清水池内。
[000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滤筒的顶部设有转轴,该转轴向上贯穿出机架顶部,所述转轴顶部设有从动轮,该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相连接,且主动轮通过固定机架上的电机驱动。
[00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滤筒外壁设有挡板,且挡板呈螺旋状缠绕于外滤筒外壁上。
[0011]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设备包括机架和过滤器,机架内经若干隔板分割成独立的絮凝池、沉淀池、过滤池和清水池,隔板上均设有用于污水流动的流通孔,过滤池内的过滤器包括外滤筒、滤芯和排水管。内部中空的圆柱型外滤筒可转动的设于过滤池内。滤芯设于外滤筒内壁上,滤芯中部与外滤筒之间设有空腔。排水管两端分别设于空腔和清水池内。在操作时,利用挡板对污水的阻挡,可使污水在转动的外滤筒外表面上呈螺旋流动,而污水内的固体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远离外滤筒外表面,降低了外滤筒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堵塞的风险,提高了外滤筒的利用
率,从而提高对于污水的过滤效果,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过滤器和机架的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过滤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外滤筒和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转轴和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附图1所示,砼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包括有机架1和过滤器2,所述机架1内经若干隔板11分割成若干个独立池体,该池体从左至右依次为絮凝池12、沉淀池13、过滤池14和清水池15,且隔板11上均设有流通孔111,该流通孔111用于污水的流动,使得污水能够顺利依次流过絮凝池12、沉淀池13、过滤池14和清水池15,以完成污水的逐步处理净化,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所述过滤器2设于所述过滤池14内。
[0019]如附图2所示,所述过滤器2包括外滤筒21、滤芯22和排水管25。
[0020]如附图2和5所示,所述外滤筒2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结构,且外滤筒21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过滤池14内,具体的,所述外滤筒21的顶部设有转轴26,该转轴26向上贯穿出机架1顶部,所述转轴26顶部设有从动轮31,该从动轮31通过皮带32与主动轮33相连接,且主动轮33通过固定机架1上的电机3驱动,在操作时,可通过电机3带动主动轮33转动,而主动轮33通过皮带32带动从动轮31和转轴26跟随一起旋转,使得外滤筒21在转轴26的作用下位于过滤池14内转动,由于流通孔111为进水口,刚刚进入过滤池14内的污水中含有的杂质会较多,因此靠近流通孔111一侧的外滤筒21表面上所过滤堆积的杂质要远多于背离流通孔111一侧的外滤筒21表面,造成靠近流通孔111一侧的外滤筒21表面容易发生堵塞,降低对于污水的过滤效果,而转动外滤筒21,可使外滤筒21外侧均可转动至沉淀池13与过滤池14之间的流通孔111处,充分利用外滤筒21,避免外滤筒21单边堵塞影响过滤。
[0021]如附图2和3所示,所述滤芯22为圆筒状,该滤芯22外壁设于所述外滤筒21内壁上,且滤芯22中部与外滤筒21之间设有空腔23,所述排水管25首端可转动的贯穿至所述空腔23内,该排水管25尾端贯穿流通孔111后进入清水池15内,当污水穿过外滤筒21和滤芯22后进入空腔23内,空腔23内经过双重过滤后的水通过排水管25进入清水池15内进行消毒杀菌使用,而空腔23的设置,可保证从排水管25内流到清水池15内的水均是经过外滤筒21和滤芯22双重过滤后的,避免出现遗漏影响污水的净化效果,从而保证净水处理效果,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其中,排水管25的旋转轴心与外滤筒21的旋转轴心一致,使得外滤筒21的转动不影响排水管25与外滤筒21的连接,增强排水管25与外滤筒21的连接稳定性。
[0022]如附图3和4所示,另外,所述外滤筒21外壁设有挡板24,且挡板24呈螺旋状缠绕于外滤筒21外壁上,当外滤筒21位于过滤池14内转动时,由于挡板24对过滤池14内的污水有一个阻挡作用,使得污水在外滤筒21外表面上呈螺旋流动,而污水内体积较大的固体颗粒会在离心力作用下远离外滤筒21外表面,而不会堵塞在外滤筒21表面的滤孔上,降低了外
滤筒21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堵塞的风险,从而延长外滤筒21的使用寿命,提高对于外滤筒21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对于污水的过滤效果和效率。
[0023]当沉淀池13内的污水穿过流通孔111进入过滤池14内时,启动电机3,带动主动轮33转动,而主动轮33通过皮带32带动从动轮31和转轴26跟随一起旋转,使得外滤筒21在转轴26的作用下位于过滤池14内转动,可使外滤筒21外侧均可转动至沉淀池13与过滤池14之间的流通孔111处,充分利用外滤筒21,避免外滤筒21单边堵塞影响过滤,同时,由于挡板24对过滤池14内的污水有一个阻挡作用,使得污水在外滤筒21外表面上呈螺旋流动,而污水内体积较大的固体颗粒会在离心力作用下远离外滤筒21外表面,而不会堵塞在外滤筒21表面的滤孔上,降低了外滤筒21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堵塞的风险,从而延长外滤筒21的使用寿命,提高对于外滤筒21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对于污水的过滤效果和效率,而后污水依次穿过外滤筒21和滤芯22进入空腔23内,空腔23内经过双重过滤后的水通过排水管25进入清水池15内进行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砼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和过滤器,所述机架内经若干隔板分割成若干个独立池体,该池体从左至右依次为絮凝池、沉淀池、过滤池和清水池,且隔板上均设有流通孔,该流通孔用于污水的流动,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过滤池内,该过滤器包括:外滤筒,所述外滤筒为内部中空的圆柱结构,且外滤筒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过滤池内;滤芯,所述滤芯为圆筒状,该滤芯外壁设于所述外滤筒内壁上,且滤芯中部与外滤筒之间设有空腔;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首端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明市康洁水处理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