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22990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包括控制可移动式站台门完成多个周期的正常运行,并在每个周期中按照设定规则对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的电机运行参数进行多次采样并基于采样结果通过统计学模型获得碰撞判断基准;在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正常运行时,按照所述设定规则对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的所述电机运行参数进行实时采样以获得实时采样结果;基于所述碰撞判断基准和所述实时采样结果判定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是否发生碰撞。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及时且准确地发现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发生碰撞。进一步的,通过采样统计学模型进行阈值计算和概率判断,能够进一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碰撞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城市化的程度逐渐提升,对轨道交通的需求随之不断增长。轨道交通站台门可以对轨道区与站台区进行有效隔离,从而防止站台区域内乘客在候车时发生主动/被动的意外(如人员跌下站台或撞击行驶中的列车引发伤亡事故等)。目前各车站采用的轨道交通站台门在地面的部分包括可移动开合的滑动门与不可移动的固定门等,滑动门在列车到站后与列车门同时开启以方便乘客上下车,固定门始终固定在原地。但我国高铁/城际车型多达7种以上,要求站台门能够实现对不同车型、不同开门位置的自适应功能。
[0003]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式站台门,该可移动式站台门整体能够在站台沿轨迹/轨道运动到合适的位置,从而适应不同型号高铁/城轨列车对不同开门位置的需求。但可移动式站台门在整体移动运行时可能发生被物品(行李等)/人体等障碍物主动/被动撞击的情况,如果站台门对此不做处理而继续运行,可能发生诸如人员损伤/物品损坏/站台门受损等事故。如果依赖工作人员发现后进行人工干预处理的话,很难保证其及时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及时且准确地发现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发生碰撞的碰撞判定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可移动式站台门完成多个周期的正常运行,并在每个周期中按照设定规则对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的电机运行参数进行多次采样并基于采样结果通过统计学模型获得碰撞判断基准;S2、在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正常运行时,按照所述设定规则对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的所述电机运行参数进行实时采样以获得实时采样结果;S3、基于所述碰撞判断基准和所述实时采样结果判定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是否发生碰撞。
[0006]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中,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11、控制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完成n个周期的正常运行,在每个周期中按照设定的m个采样点对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的电机运行参数进行m次采样,以获得n*m个采样结果,其中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S12、基于所述n*m个采样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单个周期的m次采样中每个采
样点的碰撞阈值。
[0007]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中,所述步骤S1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121、基于n*m个采样结果t
11
,t
12

ꢀ…
t
1m
, t
21

t
nm
计算n个周期的每个采样点的采样结果均值T
i = |(t
1i
+t
2i
+...t
ni
)/n|,其中i的取值为1到m的正整数;S122、基于所述采样结果和所述采样结果均值计算每个采样点的采样结果标准差,其中k的取值为1到n的正整数;S123、基于每个采样点的所述采样结果标准差、所述采样结果均值以及选定的统计学分布模型计算每个采样点的碰撞阈值。
[0008]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123中,所述统计学分布模型包括正态分布模型、t分布模型、F分布模型或卡方分布模型。
[0009]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123中,基于每个采样点的所述采样结果标准差、所述采样结果均值以及正态分布模型计算每个采样点的碰撞阈值C
i
=T
i
+u
α
δ
i
/n
1/2
,其中u
α
表示正态分布中按照α%的概率的数学期望。
[0010]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2中,在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正常运行的一个周期中,按照设定的m个采样点对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的电机运行参数进行m次实时采样以获得m个实时采样结果。
[0011]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中,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31、判断一个周期内相邻的设定数量的采样点的实时采样结果大于对应的采样点的碰撞阈值的概率是否大于设定概率,如果是执行步骤S32,否则执行步骤S33;S32、判断发生碰撞并停止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的运行;S33、继续采样,并在所述周期结束之后采用本周期的实时采样结果替代第一个周期的采样结果,并重新计算所述碰撞阈值。
[0012]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中,所述步骤S3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321、判断发生碰撞并停止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的运行;S322、停止采样并启动报警。
[0013]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中,所述m个采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范围为20ms

150ms,所述电机运行参数包括电机电流、电机电压和/或电机扭矩。
[001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
[0015]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发生碰撞的碰撞判定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自动、及时且准确地发现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发生碰撞。进一步的,通过采样统
计学模型进行阈值计算和概率判断,能够进一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采样结果、采样结果均值、采样结果标准差以及采样阈值;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碰撞判定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先使得移动式站台门完成多个周期的正常运行,并且在移动中根据一定的采样周期采集负责其移动的电机运行参数作为初始采样数据,并通过统计学模型获得碰撞判断基准。随后,在移动式站台门的实际工作中,实时采集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的所述电机运行参数,并通过所述碰撞判断基准和所述实时采样结果判定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是否发生碰撞。
[0019]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中,采样多个周期的各个相同采样点的电机运行参数,并基于统计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可移动式站台门完成多个周期的正常运行,并在每个周期中按照设定规则对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的电机运行参数进行多次采样并基于采样结果通过统计学模型获得碰撞判断基准;S2、在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正常运行时,按照所述设定规则对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的所述电机运行参数进行实时采样以获得实时采样结果;S3、基于所述碰撞判断基准和所述实时采样结果判定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是否发生碰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11、控制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完成n个周期的正常运行,在每个周期中按照设定的m个采样点对所述可移动式站台门的电机运行参数进行m次采样,以获得n*m个采样结果,其中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S12、基于所述n*m个采样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单个周期的m次采样中每个采样点的碰撞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S121、基于n*m个采样结果t
11
,t
12

ꢀ…
t
1m
, t
21

t
nm
计算n个周期的每个采样点的采样结果均值T
i = |(t
1i
+t
2i
+...t
ni
)/n|,其中i的取值为1到m的正整数;S122、基于所述采样结果和所述采样结果均值计算每个采样点的采样结果标准差,其中k的取值为1到n的正整数;S123、基于每个采样点的所述采样结果标准差、所述采样结果均值以及选定的统计学分布模型计算每个采样点的碰撞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站台门运行中的碰撞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3中,所述统计学分布模型包括正态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建淮刘航张伟生李潇崔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