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板后浇缝构造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9655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合板后浇缝构造及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叠合板后浇缝构造及施工方法,具体操作如下:步骤一:测量放线,搭设梁或墙、后浇缝模板体系,后浇缝模板体系主要由钢管、方木,可调顶托、多层胶合板和自粘橡胶密封条组成;自粘橡胶密封条可粘贴至模板上,密封性较好,且拆模后可多次循环使用。该叠合板后浇缝构造及施工方法,对传统预制板平直段接触面进行优化成左窄右宽的结构,预制板端头与模板形成预留槽,混凝土浇筑后形成一个倒T形结构,增加了预制板与现浇层的整体型,且该造型分斜向台阶,利于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且该造型减少漏浆处混凝土压力,减少漏浆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板后浇缝构造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叠合板后浇缝构造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良性互动,是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对推动建筑生产方式变革、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叠合板是装配式建筑中应用最多的装配结构,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两个叠合楼板之间有一道250~350mm的后浇缝,通过模板支撑完成整体浇筑作业。
[0003]叠合板后浇缝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感官效果,影响叠合板的承载能力,且增加后续施工处理费用。
[0004]常规的叠合板后浇缝为平直段连接,整体性较差,且易造成漏浆,处理较为困难,费时费力,影响施工进度。常规叠合板后浇缝底部模板采用贴双面胶防止漏浆,后期板底清理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合板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板后浇缝构造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如下:步骤一:测量放线,搭设梁或墙、后浇缝模板体系,后浇缝模板体系主要由钢管、方木,可调顶托、多层胶合板和自粘橡胶密封条组成;自粘橡胶密封条可粘贴至模板上,密封性较好,且拆模后可多次循环使用;步骤二:用塔吊采用钢丝绳及吊钩连接预制板桁架筋吊点,安装第一块预制板至设计位置;步骤三:采用步骤二详图的方法吊装第二块预制板至设计位置,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为俊钱元弟王新成黄金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