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的单铆可降解植入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50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的单铆可降解植入器械,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设有可相互转变的受压构型和自由构型,包括第一结构、第二结构以及设于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的中间部;由可降解材料制作的编织丝线编织而成;第一结构上至少设有一个连接元件,第二结构中包括多根丝线弯曲形成的抛物线,第二结构远离中间部的一端设有大小可调节的收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编织的单铆可降解植入器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金属材质的封堵器而导致容易产生一些金属器械特有的并发症以及可降解丝比较软,难以成型的技术问题。难以成型的技术问题。难以成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的单铆可降解植入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的单铆可降解植入器械,属于医疗器械
本专利技术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设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设为远端。

技术介绍

[0002]经皮介入封堵手术中使用的封堵器材料多为镍钛合金,且多数为双铆的封堵器。但镍钛合金的持续性压迫可引起迟发性的房室传导阻滞,且存在远期的金属离子过敏反应、器械相关的血栓等多种潜在的并发症。此外,植入金属封堵器的患者,后期可能无法做房颤消融手术、二尖瓣和左心耳的介入手术等。理想的封堵器应该是充当桥梁的作用,能够引导自身内皮组织沿器械表面覆盖,完成自身修复后,器械逐渐消失以避免远期的并发症。生物可降解材料相较于金属材料更加柔软,不易损伤组织,是传统生物相容性材料、不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种替代材料。如聚乳酸(PLA)、聚对二氧环己酮(PDO)、聚羟基乙酸(PGA)、聚己内酯(PCL)等可降解聚合物及其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目前人体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随着材料和工艺的发展,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医疗器械领域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现已有技术应用于骨内植入物、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的单铆可降解植入器械,设有可相互转变的受压构型和自由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器械包括第一结构、第二结构以及设于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的中间部;所述植入器械由可降解材料制作的编织丝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结构上至少设有一个连接元件,第二结构中包括多根丝线弯曲形成的抛物线,抛物线的顶点朝向第二结构远离中间部的一端,每个抛物线与左右相邻的两根抛物线交错形成多个交叉点,每根抛物线的顶点设于一个虚拟圆环的周边上;所述虚拟圆环与每根抛物线的顶点相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的单铆可降解植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远离中间部的一端设有开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织的单铆可降解植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中的开口设为大小可调节的收口;第二结构中至少设有1根丝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结构中抛物线的顶点所在的弧线形成一个大小可调节的收口,或所述丝线穿过多个交叉点形成一个大小可调节的收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编织的单铆可降解植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的直径设为0

30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编织的单铆可降解植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的圆心与第一结构横截面、第二结构横截面和中间部横截面的圆心设于同一个中轴线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编织的单铆可降解植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第二结构和中间部中的任一部位设有至少1个可显影的标记物;所述连接元件设为与植入器械的输送器连接,连接元件设为由可降解丝材收口聚合而成;所述植入器械设有至少1根辅助成型线穿过植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贤春王云兵胡金鹏王舒洁赵一甲刘灿王帆潘湘斌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