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及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932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及加工装置,所述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所述无纺布本体的外侧压合有硅酸铝纤维面料,所述硅酸铝纤维面料的外侧喷涂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包括磷酸盐铅粉涂料层和特氟龙树脂层,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背面栓接有固定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及加工装置,通过硅酸铝纤维面料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无纺布本体进行防护隔离,避免高温的碎屑与无纺布本体接触,造成无纺布本体烧坏,通过磷酸盐铅粉涂料层和特氟龙树脂层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硅酸铝纤维面料进行隔热处理,使硅酸铝纤维面料表面耐高温,解决了传统无纺布耐高温性能差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无纺布耐高温性能差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无纺布耐高温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及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领域,尤其涉及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及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为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0003]在对工件进行焊接时,需要使用电焊,在电焊过程中焊丝产生高温的碎屑,同时碎屑发生迸溅容易烫伤工人,因此需要对碎屑进行阻挡防护,由于无纺布具有质轻的特点,用于电焊的防具,传统的无纺布无法对高温的碎屑进行温度隔离,高温的碎屑容易对无纺布进行损坏,造成无纺布出现大小不一的孔洞,同时在对无纺布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无纺布进行收卷,由于无纺布存在张力,无纺布在收卷过程中容易出现皱折的现象,无法对无纺布的张紧度进行调节,造成成卷的无纺布松散容易脱落,不便于运输。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及加工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及加工装置,解决了传统无纺布耐高温性能差,在对无纺布进行收卷时,无法对无纺布进行平整收卷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所述无纺布本体的外侧压合有硅酸铝纤维面料,所述硅酸铝纤维面料的外侧喷涂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包括磷酸盐铅粉涂料层和特氟龙树脂层。
[0007]优选的,所述磷酸盐铅粉涂料层喷涂于硅酸铝纤维面料的外侧,所述特氟龙树脂层喷涂于磷酸盐铅粉涂料层的外侧。
[0008]优选的,所述硅酸铝纤维面料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耐高温层的涂层厚度不大于20μm。
[0009]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的加工装置,包括如所述的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当在对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到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背面栓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右侧的底部栓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表面的两侧均通过第一轴承与固定框内腔两侧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表面栓接有动力辊,所述固定框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相向的一侧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表面栓接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底部与动力辊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框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器。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杆、第一活动板、第一弹簧、连接杆和第二活动板,所述固定框内腔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
有第一活动板,所述滑杆的表面缠绕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侧均与第一活动板相向的一侧栓接,所述第一活动板远离第一弹簧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活动板的一侧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外侧与固定框内腔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两侧均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活动板相向一侧的中心处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腔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相向的一侧贯穿滑槽并与第二活动板的外侧栓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板远离第一弹簧一侧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一活动板的一侧与固定箱的内腔栓接。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及加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通过硅酸铝纤维面料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无纺布本体进行防护隔离,避免高温的碎屑与无纺布本体接触,造成无纺布本体烧坏,通过磷酸盐铅粉涂料层和特氟龙树脂层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硅酸铝纤维面料进行隔热处理,使硅酸铝纤维面料表面耐高温,解决了传统无纺布耐高温性能差的问题。
[0015]通过限位槽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碎屑进行限位,防止高温的碎屑在无纺布的表面滚动,造成更大的损伤,通过耐高温层的涂层厚度不大于20μm,便于随无纺布表面进行耐高温处理,提升无纺布的耐高温性能,同时节约成本。
[0016]本技术提供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的加工装置,通过滑杆、第一活动板、第一弹簧、连接杆和第二活动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二活动板进行挤压,方便收卷辊有向下的推力,在动力辊的作用下对无纺布进行加压,使无纺布可以无皱褶平整的进行收卷,方便无纺布紧密的收卷成筒,解决了传统无纺布的加工装置无法对无纺布平整收卷的问题。
[0017]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二活动板进行限位固定,防止第二活动板发生晃动,造成收卷辊与动力辊错位,无法带动收卷辊对无纺布进行加压和收卷,同时辅助第二活动板进行上下移动,提升第二活动板的稳定性,通过第二弹簧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一活动板进行拉扯,方便收卷辊与动力辊之间存在足够的压力和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无纺布本体和硅酸铝纤维面料的结构局部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所示固定框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中标号:1、无纺布本体;2、硅酸铝纤维面料;3、耐高温层;31、磷酸盐铅粉涂料层;32、特氟龙树脂层;4、限位槽;5、固定板;6、固定框;7、电机;8、第一旋转轴;9、动力辊;10、调节机构;101、滑杆;102、第一活动板;103、第一弹簧;104、连接杆;105、第二活动板;11、第二旋转轴;12、收卷辊;13、滑槽;14、滑块;1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请结合参阅图1

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无纺布本体和硅酸铝纤维面料的结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固定框的结构剖视图。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1,所述无纺布本体1的外侧压合有硅酸铝纤维面料2,所述硅酸铝纤维面料2的外侧喷涂有耐高温层3,所述耐高温层3包括磷酸盐铅粉涂料层31和特氟龙树脂层32。
[0025]所述磷酸盐铅粉涂料层31喷涂于硅酸铝纤维面料2的外侧,所述特氟龙树脂层32喷涂于磷酸盐铅粉涂料层31的外侧,各个层体的材质均为现有成熟产品,在市场上可直接购买,且各个层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成熟技术手段,可为喷涂、压合、编织等其中的一种,且所设计的设备机械为现有技术设备。
[0026]所述硅酸铝纤维面料2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限位槽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本体(1)的外侧压合有硅酸铝纤维面料(2),所述硅酸铝纤维面料(2)的外侧喷涂有耐高温层(3),所述耐高温层(3)包括磷酸盐铅粉涂料层(31)和特氟龙树脂层(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铅粉涂料层(31)喷涂于硅酸铝纤维面料(2)的外侧,所述特氟龙树脂层(32)喷涂于磷酸盐铅粉涂料层(31)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铝纤维面料(2)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限位槽(4),所述耐高温层(3)的涂层厚度不大于20μm。4.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的加工装置,如权利要求书1

3任一项所述的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当在对所述电焊用超高耐温无纺布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到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顶部的背面栓接有固定框(6),所述固定框(6)右侧的底部栓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旋转轴(8),所述第一旋转轴(8)表面的两侧均通过第一轴承与固定框(6)内腔两侧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8)的表面栓接有动力辊(9),所述固定框(6)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10),所述调节机构(10)相向的一侧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1),所述第二旋转轴(11)的表面栓接有收卷辊(12),所述收卷辊(12)的底部与动力辊(9)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一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得威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