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14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肘板、第二肘板、连接组件和缓冲组件,第一肘板垂直设置,其一端与管线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肘板连接;第二肘板水平设置并与第一肘板相互垂直设置;连接组价的上端与第二肘板连接,连接组件的下端与缓冲组件连接;缓冲组件的下端与结构支架顶端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能有效吸收管线自身所受重力及其运行期间所产生的轴向位移,有效消除管线震动或位移所产生的噪音,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周期。期。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石油工程
,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设施中,存在很多高压输液管线。管线由于内部流体脉动及自身重力的影响,会产生延管线轴向的运动以及位移。通常做法是管线与结构支架之间采用刚性支撑结构,其设计方案是在管线外壁焊接圆钢管,圆钢管支撑在其结构支架上,用于承受管线由于内部流体脉动及自身重力。由于管线与结构支架之间采用刚性支撑结构,该设计方法主要有以下缺点:
[0003]1、管线长时间运行所产生的轴向位移以及自身重力,容易对管线造成不可逆的破坏,甚至造成管线泄漏;
[0004]2、在现场施工阶段,如果因为预制及施工精度造成的管线支撑与支架间隙过大或者过盈,现场只能切割支架并重新焊接;
[0005]3、当管线产生振动或位移时,会产生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技术需要提供一种能有效吸收管线自身所受重力及其运行期间所产生的轴向位移,有效消除管线震动或位移所产生的噪音,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和周期的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肘板、第二肘板、连接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第一肘板垂直设置,其一端与所述管线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肘板连接;所述第二肘板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肘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连接组价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肘板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下端与所述缓冲组件连接;所述缓冲组件的下端与结构支架顶端相抵接。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件和护管,所述缓冲件为内部构造成容置空间的碗状容器,所述护管套设于所述碗状容器的顶端。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碗状容器自上而下包括依次连接的宽径段、圆弧过渡段和窄径段,其中所述宽径段的顶端设有敞开口,该敞开口上设有搭接凸起。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内板、连接盖板和调节件,所述连接内板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搭接凸起的底端相抵接,所述连接盖板放置于所述宽径段上用于封闭所述敞开口,所述调节件自下而上并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内板、所述连接盖板和所述第二肘板,以连接所述第二肘板和所述缓冲件。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件为单头螺栓以及与所述单头螺栓配合使用的多个调节螺母。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位于所述第二肘板顶面、底面的两个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二肘板之间均设有锁紧垫圈。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件为橡胶减振块。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肘板、所述连接内板和所述连接盖板上均设有供所述单头螺栓穿过的连接孔。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护管与所述缓冲件之间为过盈配合。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肘板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肘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配合使用的第二开口。
[0017]本技术的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在具体结构设计中,第一肘板与管线垂直焊接,第二肘板与第一肘板相互垂直设置,再通过单头螺栓配合多个调节螺母和锁紧垫圈,从而将橡胶减振块与第二肘板连接起来,其中橡胶减振块的底部与结构支架顶端相抵接,通过橡胶减振块来有效吸收管线自身所受重力及其运行期间所产生的轴向位移,避免对管线造成不可逆的破坏,甚至造成管线泄漏等情况发生;同时可根据现场施工过程中实际产生的位置偏差调整第二肘板上下两侧的调节螺母,以确保整个支撑结构所受应力达到设计值,有效消除由于管线振动或位移所产生噪声污染,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和周期,本技术的支撑结构整体采用可拆解式组合方式,在系统运行期间,可根据各元件受损情况随时更换,提高了支撑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的缓冲件的组装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中第一肘板、第二肘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

第一肘板;2

第二肘板;3

连接盖板;4

护管;5

缓冲件;6

连接内板;7

调节件;8

连接孔;10

管线;11

第一开口;20

结构支架;21

第二开口;51

宽径段;52

圆弧过渡段;53

窄径段;54

搭接凸起;71

单头螺栓;72

调节螺母;73

锁紧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肘板1、第二肘板2、连接组件和缓冲组件,第一肘板1垂直设置,其一端与管线10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肘板2连接;第二肘板2水平设置并与第一肘板1相互垂直设置;连接组价的上端与第二肘板2连接,连接组件的下端与缓冲组件连接;缓冲组件的下端与结构支架20顶端相抵接;在具体结构设计中,缓冲组件包括缓冲件5和护管4,缓冲件5为内部构造成容置
空间的碗状容器,护管4套设于碗状容器的顶端,其中碗状容器自上而下包括依次连接的宽径段51、圆弧过渡段52和窄径段52,宽径段51的顶端设有敞开口,该敞开口上设有搭接凸起54,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内板6、连接盖板3和调节件7,连接内板6容置于容置空间内并与搭接凸起54的底端相抵接,连接盖板3放置于宽径段51上用于封闭敞开口,调节件7自下而上并依次穿过连接内板6、连接盖板3和第二肘板2,以连接第二肘板2和缓冲件5,其中缓冲件5为橡胶减振块。
[0024]本技术的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在具体结构设计中,第一肘板1与管线10垂直焊接,第二肘板2与第一肘板1相互垂直设置,再通过单头螺栓71配合多个调节螺母72和锁紧垫圈73,从而将橡胶减振块与第二肘板2连接起来,其中橡胶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肘板、第二肘板、连接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第一肘板垂直设置,其一端与所述管线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肘板连接;所述第二肘板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肘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连接组价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肘板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下端与所述缓冲组件连接;所述缓冲组件的下端与结构支架顶端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件和护管,所述缓冲件为内部构造成容置空间的碗状容器,所述护管套设于所述碗状容器的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状容器自上而下包括依次连接的宽径段、圆弧过渡段和窄径段,其中所述宽径段的顶端设有敞开口,该敞开口上设有搭接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半潜平台液压管线的可调弹性承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内板、连接盖板和调节件,所述连接内板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搭接凸起的底端相抵接,所述连接盖板放置于所述宽径段上用于封闭所述敞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旭张涛华斌李晶刘焰明朱武张巍伟董志刚李会娜仲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