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清洁无人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912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面清洁无人车,包括车身主框架,所述车身主框架上设有可倾倒车厢,所述车身主框架的头部设有固定杆、支架和平行轴,所述支架的下端两侧均设有电机转盘,所述电机转盘的下端设有支撑轮、斜向软毛刷和硬毛刷,所述车身主框架的下端设有吸尘装置,所述可倾倒车厢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车身主框架上设有除尘组件和检测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北斗网络RTK厘米级精度定位信号下进行自主作业,并进行自主导航避障,且按指定路径行进,转盘清洁装置浮动设计可有效应对各种不平整的地面,配合吸尘装置更容易清扫垃圾,且清扫时还可除尘浇花,提高工作效率,白天太阳能板增加续航时间,实现24小时持续工作,解放更多的人力资源。多的人力资源。多的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清洁无人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洁车,具体是一种路面清洁无人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公园和景区虽然聘请了很多清洁卫生人员,但还是不能及时清理垃圾,影响环境美观,破坏市容,而大型的清洁车又需要人员驾驶,死角处垃圾难清理、噪音大,排放废气,影响游人游玩,因此急需一款替代人工、安全智能、工作效率高、低噪音、零排放、易维护保养的路面清洁无人车。
[0003]针对上述问题,现在设计一种路面清洁无人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面清洁无人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路面清洁无人车,包括车身主框架,所述车身主框架上转动连接有可倾倒车厢,所述可倾倒车厢通过电动液压装置与车身主框架连接,所述车身主框架的下端两侧均设有轮胎,所述轮胎均与设在车身主框架内轮毂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车身主框架的头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杆,所述车身主框架靠近固定杆的一侧设有支架,所述固定杆上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平行轴,两个所述平行轴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均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下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电机转盘,所述电机转盘的下端中央均设有支撑轮,所述电机转盘的下端外侧均设有若干斜向软毛刷,所述电机转盘的下端内侧均设有若干硬毛刷,所述车身主框架的下端设有与可倾倒车厢相通的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上设有吸尘口,所述可倾倒车厢的上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设有清洁组件,所述车身主框架上设有除尘组件,所述车身主框架上设有用于使该装置实现自主导航避障的检测组件。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尘口呈梯形喇叭状。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设在太阳能电池板两侧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配合块,两侧所述配合块之间通过清理板固定连接,所述清理板靠近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设有若干清洁毛刷,其中一个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与配合块螺纹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一端与设在太阳能电池板内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合块的表面均设有用于减少配合块与滑槽之间摩擦力的若干滚珠。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组件包括设在车身主框架头部和两侧的若干喷头。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在车身主框架中的RTK模
块,所述车身主框架的头部和尾部均设有激光雷达,所述车身主框架的外侧设有若干摄像头,所述车身主框架的头部两侧均设有前车灯,所述车身主框架的尾部两侧均设有后车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可通过两侧平行轴与固定杆和支架形成的平行四边形浮动结构使电机转盘根据地面的地形变化而浮动,同时通过支撑轮的支撑作用,这样就可以使该装置适用于凹凸不平的地面,使死角的垃圾更容易被清理;
[0014]2.本技术通过斜向软毛刷和硬毛刷双层组合的清理方式,可以使该装置把地面清理的更洁净;
[0015]3.本技术可在北斗网络RTK厘米级精度定位信号下进行自主作业,并在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辅助下进行自主导航避障;
[0016]4.本技术通过喷头的设置,前置喷头可以除尘,两侧的喷头可以浇花,两种工作同时进行,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0017]5.本技术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增加续航能力,同时可通过清洁组件将太阳能电池板上堆积的灰尘刷落,防止太阳能电池板上粘附大量灰尘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化效率,且该装置可在低电量时自动到指定充电地点充电,并且在垃圾装满后会自动到指定垃圾回收点倾倒掉垃圾再继续工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路面清洁无人车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种路面清洁无人车中底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一种路面清洁无人车中的尾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一种路面清洁无人车中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RTK模块;2、激光雷达;3、摄像头;4、喷头;5、可倾倒车厢;6、车身主框架;7、太阳能电池板;71、滑槽;72、配合块;73、清理板;74、往复丝杆;75、伺服电机;8、吸尘装置;9、轮毂电机;10、轮胎;11、前车灯;12、后车灯;13、电机转盘;14、固定杆;15、平行轴;16、支架;17、支撑轮;18、斜向软毛刷;19、硬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路面清洁无人车,包括车身主框架6,所述车身主框架6上转动连接有可倾倒车厢5,所述可倾倒车厢5通过电动液压装置与车身主框架6连接,所述车身主框架6的下端两侧均设有轮胎10,所述轮胎10均与设在车身主框架6内轮毂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车身主框架6的头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杆14,所述车身主框架6靠近固定杆14的一侧设有支架16,所述固定杆14上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平行轴15,两个所述平行轴15远离固定杆14的一端均与支架16转动连接,所述支架16的下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电机转盘13,所述电机转盘13的下端中央均设有支撑轮17,所述电机
转盘13的下端外侧均设有若干斜向软毛刷18,所述电机转盘13的下端内侧均设有若干硬毛刷19,所述车身主框架6的下端设有与可倾倒车厢5相通的吸尘装置8,所述吸尘装置8上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呈梯形喇叭状,这样通过强大的吸力就可以更好的把垃圾吸入可倾倒车厢5内,防止垃圾四处飞溅,这样当使用该装置时,可通过轮毂电机9驱动轮胎10转动,使该装置移动至作业区域,然后通过电机转盘13带动若干斜向软毛刷18和若干硬毛刷19转动,同时支撑轮17起到支撑作用,从而通过若干斜向软毛刷18将垃圾向中间收集,同时通过硬毛刷19对粘附在地面上的口香糖等顽固垃圾进行清理,然后使吸尘装置8通过吸尘口将垃圾吸入可倾倒车厢5中,这样就可以使该装置自动对地面进行清洁,同时通过双层清理,可以使该装置对地面清洁的更加干净,同时通过两侧平行轴15与固定杆14和支架16形成的平行四边形浮动结构可以使电机转盘13下端的若干斜向软毛刷18和若干硬毛刷19根据地面的地形变化而浮动,同时通过支撑轮17的支撑作用,这样就可以使该装置适用于凹凸不平的地面,以达到清理死角的目的,当可倾倒车厢5中的垃圾装满以后,可通过电动液压装置使可倾倒车厢5倾斜,从而使垃圾从可倾倒车厢5中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清洁无人车,包括车身主框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主框架(6)上转动连接有可倾倒车厢(5),所述可倾倒车厢(5)通过电动液压装置与车身主框架(6)连接,所述车身主框架(6)的下端两侧均设有轮胎(10),所述轮胎(10)均与设在车身主框架(6)内轮毂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车身主框架(6)的头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杆(14),所述车身主框架(6)靠近固定杆(14)的一侧设有支架(16),所述固定杆(14)上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平行轴(15),两个所述平行轴(15)远离固定杆(14)的一端均与支架(16)转动连接,所述支架(16)的下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电机转盘(13),所述电机转盘(13)的下端中央均设有支撑轮(17),所述电机转盘(13)的下端外侧均设有若干斜向软毛刷(18),所述电机转盘(13)的下端内侧均设有若干硬毛刷(19),所述车身主框架(6)的下端设有与可倾倒车厢(5)相通的吸尘装置(8),所述吸尘装置(8)上设有吸尘口,所述可倾倒车厢(5)的上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上设有清洁组件,所述车身主框架(6)上设有除尘组件,所述车身主框架(6)上设有用于使该装置实现自主导航避障的检测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清洁无人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汉兴梁兴莫国顺覃仁宇彭秀勤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