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及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892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及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电絮凝和电芬顿两个主体单元,逐级对污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和病原微生物进行强化处理;启动电絮凝主体单元和电芬顿主体单元中的直流电源,并向电芬顿主体单元内间歇曝气;污水通过蠕动泵将储水箱内的污水抽至电絮凝主体单元后流向电芬顿主体单元,最终排至集水箱;该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及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方法能够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强化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有效提高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且通过两级电化学反应的强化处理实现了分散式生活污水无害化和再利用。现了分散式生活污水无害化和再利用。现了分散式生活污水无害化和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及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及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和工业活动的集约化,水资源短缺促使人们发展有效的方法针对性的处理不同类型的废水,如在人口不集中区域采用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通过一定处理仍能获得安全的再生水,用于作物灌溉,地下蓄水层补给和冲洗水等。分散式污水碳氮比低且有机质相对较少,并且含有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等病原微生物,通常采用生物法进行一级和二级处理减少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含量。然而单独使用生物方法无法满足达标回用需求,需要再加上深度处理单元处理难降解物质和病原微生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强化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有效提高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且通过两级电化学反应的强化处理实现了分散式生活污水无害化和再利用的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及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电絮凝和电芬顿两个主体单元,逐级对污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和病原微生物进行强化处理; (2)启动电絮凝主体单元和电芬顿主体单元中的直流电源,并向电芬顿主体单元内间歇曝气; (3)污水通过蠕动泵将储水箱内的污水抽至电絮凝主体单元后流向电芬顿主体单元,最终排至集水箱。
[0005]优选的,所述电絮凝主体单元内包括铁板阳极与铁板阴极,所述铁板阳极与铁板阴极之间通过直流电源连通,直流电源正极通过钛丝连接到铁板阳极,直流电源负级连接铁板阴极。
[0006]优选的,所述铁板阳极与铁板阴极的表面积均为20 cm2,所述铁板阳极与铁板阴极间隔距离为2 cm,所述直流电源向铁板阳极与铁板阴极施加300 A m2的电流。
[0007]优选的,所述电絮凝主体单元还包括控温装置,所述控温装置将电絮凝主体单元内的污水调节至25℃。
[0008]优选的,所述电芬顿主体单元分为阳极室和阴极室,并以稳压直流电源持续提供电能,阳极室和阴极室分别为金刚石掺硼电极和气体扩散电极。
[0009]优选的,所述金刚石掺硼电极和气体扩散电极之间通过阳离子交换膜隔开,污水从金刚石掺硼电极底部流出,气体扩散电极流入。
[0010]优选的,所述阳离子交换膜的厚度为1mm。
[0011]优选的,所述阴极室设有提供空气的气室,所述气室的一侧装配碳

PTFE气体扩散电极,通过所述曝气泵向气体扩散电极间歇曝气,在有氧条件下阴极发生氧还原反应和芬
顿反应。
[0012]一种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1 g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在1 g/L的三聚氰胺溶液中,加入2 mL重量比为30%的甲醛溶液并超声混合; b:向步骤a中的溶液加入NaOH溶液,将溶液的pH 值调至10,溶液在70℃搅拌反应30分钟; c:将步骤b中的溶液加入1 mL重量比为38%的乙酸; d:将步骤c中的溶液混合过滤,并用大量去离子水洗涤; e:将步骤d中洗涤后的溶液100℃下风干,并在 N2条件下在 400℃下煅烧2小时获得掺杂N的CNT作为催化剂; f:将N

CNT和聚四氟乙烯在含乙醇的烧杯中超声分散,然后将混合物在水浴中加热,在磁力搅拌下形成糊状物; g:将糊状物均匀涂布在泡沫镍基底上形成扩散层。
[0013]优选的,所述泡沫镍基底的厚度为1mm,将制备好的气体扩散电极固定在气室的一侧形成阴极反应中心。
[0014]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及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电絮凝和电芬顿两个主体单元,逐级对污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和病原微生物进行强化处理;启动电絮凝主体单元和电芬顿主体单元中的直流电源,并向电芬顿主体单元内间歇曝气;污水通过蠕动泵将储水箱内的污水抽至电絮凝主体单元后流向电芬顿主体单元,最终排至集水箱;该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及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方法能够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同步强化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有效提高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且通过两级电化学反应的强化处理实现了分散式生活污水无害化和再利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储水箱;2.蠕动泵;3.铁板阳极;4.铁板阴极;5.直流电源;6.控温装置;7.金刚石掺硼电极;8.阳离子交换膜;9.气体扩散电极;10.气室;11.曝气泵;12.集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8]请参照图1,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电絮凝和电芬顿两个主体单元,逐级对污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和病原微生物进行强化处理; (2)启动电絮凝主体单元和电芬顿主体单元中的直流电源,并向电芬顿主体单元内间歇曝气; (3)污水通过蠕动泵2将储水箱1内的污水抽至电絮凝主体单元后流向电芬顿主体单元,最终排至集水箱12。
[0019]在本专利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絮凝主体单元内包括铁板阳极3与铁板阴极4,所述铁板阳极3与铁板阴极4之间通过直流电源5连通,直流电源5正极通过钛丝连接到铁板阳极3,直流电源5负级连接铁板阴极4,其中,所述铁板阳极3与铁板阴极4的表面积均为20 cm2,所述铁板阳极3与铁板阴极4间隔距离为2 cm,所述直流电源5向铁板阳极3与铁板阴极4施加300 A/m2的电流。
[0020]因此,在高电流密度下,铁阳极氧化将铁离子释放到溶液中,这些离子与溶解氧结合产生羟基自由基和富含铁的沉淀物,随着铁沉淀物的产生病原微生物在团块上形成更大
的聚集体从水中去除,细胞膜会在Fe(OH)n絮凝体和氧化剂的相互作用下被破坏导致细胞死亡,有机物也会被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
[00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絮凝主体单元还包括控温装置6,所述控温装置6将电絮凝主体单元内的污水调节至25℃,以便在冬季或北方地区温度较低时也能使用。
[0022]在本专利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芬顿主体单元分为阳极室和阴极室,并以稳压直流电源持续提供电能,阳极室和阴极室分别为金刚石掺硼电极7和气体扩散电极9,所述金刚石掺硼电极7和气体扩散电极9之间通过阳离子交换膜8隔开,污水从金刚石掺硼电极7底部流出,气体扩散电极9流入,其中所述阳离子交换膜8的厚度为1mm。
[0023]进一步的,所述阴极室设有提供空气的气室10,所述气室10的一侧装配碳

PTFE气体扩散电极9,通过所述曝气泵11向气体扩散电极9间歇曝气,在有氧条件下阴极发生氧还原反应和芬顿反应。
[0024]经过电絮凝主体单元后的污水将进入电芬顿主体单元,此时,含有铁离子的污水经过pH调节后(pH=3)自上端进入二级电芬顿处理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电絮凝和电芬顿两个主体单元,逐级对污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和病原微生物进行强化处理; (2)启动电絮凝主体单元和电芬顿主体单元中的直流电源,并向电芬顿主体单元内间歇曝气; (3)污水通过蠕动泵将储水箱内的污水抽至电絮凝主体单元后流向电芬顿主体单元,最终排至集水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主体单元内包括铁板阳极与铁板阴极,所述铁板阳极与铁板阴极之间通过直流电源连通,直流电源正极通过钛丝连接到铁板阳极,直流电源负级连接铁板阴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板阳极与铁板阴极的表面积均为20 cm2,所述铁板阳极与铁板阴极间隔距离为2 cm,所述直流电源向铁板阳极与铁板阴极施加300 A m2的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主体单元还包括控温装置,所述控温装置将电絮凝主体单元内的污水调节至2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芬顿主体单元分为阳极室和阴极室,并以稳压直流电源持续提供电能,阳极室和阴极室分别为金刚石掺硼电极和气体扩散电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掺硼电极和气体扩散电极之间通过阳离子交换膜隔开,污水从金刚石掺硼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文陈长青徐进徐德荣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沃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