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孔塑性体内嵌粒子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地,涉及一种多孔塑性体内嵌粒子复合电极。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多孔塑性体内嵌粒子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难降解有机废水是当前工业废水处理的热点和难点,电催化技术不产生污泥,无二次污染,反应条件温和,运行操作简单,反应过程易控制,极具应用前景,但因催化效率低、传质效率低、运行能耗高等问题限制了应用。三维电催化技术在传统二维电催化反应器内填充粒子电极,粒子电极在通电情况下被极化而带电,形成无数的微电池参与电化学反应,污染物在其表面被降解。由于增大了电极比表面积,大大缩小了阴阳极间距,相比传统的二维电极,提高了电能效率和传质效率,进而提高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并降低能耗。
[0003]粒子电极的形式及其充填方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三维电催化系统的处理效果及能耗。传统的三维电催化技术将粒子电极填充在阴阳极板之间,粒子电极与极板直接接触形成短路电流,造成了电能的浪费。
[0004]现有技术2015109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塑性体内嵌粒子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塑性材料制备形成起安装支撑作用的塑性体(10),所述塑性体(10)的外表面间隔设有内凹延伸的安装通道(101);所述安装通道(101)内嵌安装有柱状的粒子电极(20),以使粒子电极(20)间相互分散,并与所述塑性体(10)连接形成复合粒子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塑性体内嵌粒子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101)的截面呈多边形;所述安装通道(101)的最小孔径与对应安装的所述粒子电极(20)的外径相适应,以使所述粒子电极(20)稳定内嵌安装于所述安装通道(101)中,且所述粒子电极(20)与所述安装通道(101)间具有供所述粒子电极(20)与废水传质的反应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塑性体内嵌粒子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所述安装通道(101)之间的壁面上开设有连通两者的连通缝或连通孔,以连通相邻两条所述安装通道(1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塑性体内嵌粒子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体(10)呈球状;所述安装通道(101)沿所述塑性体(10)的径向延伸贯穿所述塑性体(10);或者所述安装通道(101)沿所述塑性体(10)的径向内凹延伸成盲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塑性体内嵌粒子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体(10)呈多面体状;所述安装通道(101)在所述塑性体(10)的外平面上均匀间隔或非均匀间隔布设,且各所述安装通道(101)内凹延伸贯穿所述塑性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剑虹,陶霞,唐清畅,樊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