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晶闸管的打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晶闸管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晶闸管的打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晶体闸流管(Thyristor)又称做可控硅整流器,曾被简称为可控硅;1957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使其商业化。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门极;晶闸管工作条件为:加正向电压且门极有触发电流;其派生器件有:快速晶闸管,双向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等。它是一种大功率开关型半导体器件,在电路中用文字符号为“V”、“VT”表示(旧标准中用字母“SCR”表示)。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现有晶闸管打标装置结构较为单一,不能很好的对晶闸管进行打标,常常需要工人逐个安装并进行打标,降低晶闸管的打标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晶闸管的打标装置。 />[0004]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晶闸管的打标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顶部设置有立柱(2),立柱(2)一侧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立柱(2)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输出端设置有丝杆(20),丝杆(20)径向设置有移动板(5),移动板(5)顶部设置有气缸(6),气缸(6)输出端设置有激光打标机(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动推杆(8),第一电动推杆(8)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板(9),连接板(9)一侧设置有5个连接杆(10),连接杆(10)一端设置有转轴(11),转轴(11)一端贯穿固定板(12)与第一顶杆(15)相连,第一顶杆(15)一端设置有放料模(16),放料模(16)另一端连接有第二顶杆(21),第二顶杆(21)一端设置有活动板(13),活动板(13)一端设置有2个第二电动推杆(14),所述放料模(16)两端均开设有顶尖孔(19),所述放料模(16)下方设置有托盘(17),托盘(17)底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冉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