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缠绕的拉扭条组件及其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结构部件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缠绕的拉扭条。
技术介绍
[0002]拉扭条是桨毂中传递离心力和扭矩的部件,它的工作特点是连接桨叶和桨毂,传递桨叶上传过来的绝大部分离心力,通过自身的变形取代旋翼的变距铰来实现桨叶的变距运动,从而极大改善桨毂轴向铰的受力情况,简化桨毂的结构。目前国外的贝尔、Lord以及Airwolf公司对于拉扭条的研制有几十年的经验,另外,空直公司对于涵道尾桨拉扭条的研制也有非常成熟的经验。
[0003]其中,贝尔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金属合金(镍钴铬钼合金)应用在了拉扭条上,以解决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次故障中暴露的问题。该故障原因是不锈钢丝拉扭条组件在潮湿腐蚀环境下的失效。基于此原因,贝尔公司进行了多项研究和开发项目,从替换不锈钢丝(凯夫拉和碳纤维)到缓蚀剂和树脂添加剂,腐蚀失效问题依然没有解决。1994年底,贝尔和Lord公司开发了一种新的金属合金(镍钴铬钼合金)丝代替304不锈钢,将其应用在了拉扭条上,这种材料可以耐海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缠绕的拉扭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扭条包括1个环形大梁(1)、2个衬套(4);环形大梁(1)的两端缠绕有支撑填块(5),支撑填块(5)的上下侧分别依次放置A形垫布(2)、环形垫布(3);支撑填块(5)套设于衬套(4);所述环形大梁(1)、衬套(4)、支撑填块(5)、A形垫布(2)和环形垫布(3)通过模压固化粘结成型为拉扭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扭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扭条组件包括依次叠加的多层拉扭条;多层拉扭条共用2个衬套(4);多层拉扭条通过模压固化粘结成型为拉扭条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扭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填块(5)由玻璃布铺叠构成或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扭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填块(5)由复合材料编织布包裹短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达,岳巍,郑俊伟,赵文梅,汪亚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