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引线绕线电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40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涉及一种无引线绕线电阻,包括电阻棒、绕线、铁帽和电阻外套,电阻外套采用绝缘材料组成,并中空设置,电阻棒穿设于电阻外套,绕线位于电阻棒与电阻外套之间并绕设在电阻棒上,电阻外套的两端均连接有铁帽,所述铁帽具有外铁帽和内铁帽,内铁帽固定设置在电阻外套上,绕线端部与内铁帽焊接形成焊点,其特征在于:内铁帽上设有滑槽,外铁帽内侧壁上设有插块,内铁帽中空设置形成弹簧装配腔,弹簧装配腔内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抵触在弹簧装配腔底部,另一端抵触在外铁帽上,电阻长度可调节,使得其装配和取出的时候更加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引线绕线电阻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元件
,特别涉及一种无引线绕线电阻。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阻器作为电子元件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仍在不断前进。电阻器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材料,长度,还有横截面积有关,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
[0003]金属膜电阻它是采用高温真空镀膜技术将镍铬或类似的合金紧密附在电阻棒表面形成皮膜,经过切割调试阻值,以达到最终要求的阻值,然后加适当接头切割,并在其表面涂上绝缘浆料密封保护而成的。由于它是引线式电阻,方便手工安装及维修,用在大部分家电、通讯、仪器仪表上。而大部分金属膜电阻是采用绕线电阻的结构。
[0004]绕线电阻是用镍铬线或锰铜线、康铜线绕在电阻棒上制成的,电阻棒是由陶瓷、塑料、涂覆绝缘层的金属等材料制成的管形、扁形等各种形状。绕线电阻具有阻值精度高,功率大,工作噪声小,稳定可靠,耐高温等特点。而现有的大多绕线电阻,其结构是:在电阻棒上绕有电阻丝,电阻棒的左、右两侧引出引脚。且上述结构的电阻只能采用插接的方式安装,即在电路板上开设有插孔,电阻的两个引脚分别从插孔中插过,电路板经过波峰焊之后,焊锡会在插孔处将引脚焊住,再经过剪脚机器将引脚剪掉。由前述可知,现有的电阻生产加工非常麻烦,工序繁多,生产效率低。
[0005]近年来,也有电阻生产商设计出贴片式绕线电阻,其结构是:在电阻棒的两侧加设铁帽,将电阻丝绕于电阻棒上,电阻丝的两端焊接在铁帽上;但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电阻的长短不可变,在需要将电阻装配至对应的容纳槽或者是从容纳槽内取出的时候都比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引线绕线电阻,电阻长度可调节,使得其装配和取出的时候更加方便。
[0007]本技术公开涉及一种无引线绕线电阻,包括电阻棒、绕线、铁帽和电阻外套,电阻外套采用绝缘材料组成,并中空设置,电阻棒穿设于电阻外套,绕线位于电阻棒与电阻外套之间并绕设在电阻棒上,电阻外套的两端均连接有铁帽,所述铁帽具有外铁帽和内铁帽,内铁帽固定设置在电阻外套上,绕线端部与内铁帽焊接形成焊点,其特征在于:内铁帽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横槽、竖槽和第二横槽,外铁帽内侧壁上设有插块,第一横槽的端部呈开口设置形成供插块进入的装配口,插块可由装配口出、入第一横槽,插块位于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位置时,外铁帽可相对内铁帽轴向滑移,插块位于竖槽位置时,外铁帽可相对内铁帽转动,内铁帽中空设置形成弹簧装配腔,弹簧装配腔内设有复位
弹簧,复位弹簧一端抵触在弹簧装配腔底部,另一端抵触在外铁帽上。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块可由装配口进入到第一横槽内,此时,外铁帽可相对内铁帽进行第一步的轴向滑移,当插块滑动至第一横槽与竖槽衔接处时,转动外铁帽即可带动插块转动至竖槽内,此时插块可与竖槽的侧壁抵触,从而限制外铁帽拔出,当插块转动至竖槽与第二横槽衔接处时,插块可沿第二横槽进行轴向滑移,实现外铁帽的轴向滑移并限制外铁帽和内铁帽的轴向脱离,从而实现电阻的长度调节,而且复位弹簧会始终给外铁帽一个向外复位的力,使得外铁帽始终抵触在容置槽的内侧壁上,使得其使用的时候更加稳定。
[0009]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电阻棒外侧面上开设有绕线槽和横向设置的安装槽,绕线绕设在绕线槽内,且绕线的端部位于安装槽内并由安装槽导向至内铁帽上。
[0010]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绕线槽可以防止绕线绕设在电阻棒上的时候打滑,而且绕线位于绕线槽内使得其装配的时候更加稳定,安装槽可以便于绕线端部进行装配,而且还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
[0011]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外铁帽为椭圆形柱体。
[0012]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可以降低铁帽与电阻外套的高低差,便于贴片机对电阻进行吸取。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
[0015]图3为图2沿A

A剖面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滑槽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电阻棒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3局部a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本技术公开涉及一种无引线绕线电阻,包括电阻棒1、绕线2、铁帽3和电阻外套4,电阻外套4采用绝缘材料组成,并中空设置,电阻棒1穿设于电阻外套4,绕线2位于电阻棒1与电阻外套4之间并绕设在电阻棒1上,电阻外套4的两端均连接有铁帽3,所述铁帽3具有外铁帽31和内铁帽32,内铁帽32固定设置在电阻外套4上,绕线2端部与内铁帽32焊接形成焊点,本技术实施案例中,内铁帽32上设有滑槽321,所述滑槽32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横槽3211、竖槽3212和第二横槽3213,外铁帽31内侧壁上设有插块311,第一横槽3211的端部呈开口设置形成供插块311进入的装配口,插块311可由装配口出、入第一横槽3211,插块311位于第一横槽3211和第二横槽3213位置时,外铁帽31可相对内铁帽32轴向滑移,插块311位于竖槽3212位置时,外铁帽31可相对内铁帽32转动,插块311可由装配口进入到第一
横槽3211内,此时,外铁帽31可相对内铁帽32进行第一步的轴向滑移,当插块311滑动至第一横槽3211与竖槽3212衔接处时,转动外铁帽31即可带动插块311转动至竖槽3212内,此时插块311可与竖槽3212的侧壁抵触,从而限制外铁帽31拔出,当插块311转动至竖槽3212与第二横槽3213衔接处时,插块311可沿第二横槽3213进行轴向滑移,实现外铁帽31的轴向滑移并限制外铁帽31和内铁帽32的轴向脱离,从而实现电阻的长度调节,滑槽321采用三段式设计可以使外铁帽31装配的时候更加方便,内铁帽32中空设置形成弹簧装配腔322,弹簧装配腔322内设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一端抵触在弹簧装配腔322底部,另一端抵触在外铁帽31上,复位弹簧5会始终给外铁帽31一个向外复位的力,使得外铁帽31始终抵触在容置槽的内侧壁上,使得其使用的时候更加稳定。
[0022]所述电阻棒1外侧面上开设有绕线槽11和横向设置的安装槽12,绕线2绕设在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引线绕线电阻,包括电阻棒、绕线、铁帽和电阻外套,电阻外套采用绝缘材料组成,并中空设置,电阻棒穿设于电阻外套,绕线位于电阻棒与电阻外套之间并绕设在电阻棒上,电阻外套的两端均连接有铁帽,所述铁帽具有外铁帽和内铁帽,内铁帽固定设置在电阻外套上,绕线端部与内铁帽焊接形成焊点,其特征在于:内铁帽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横槽、竖槽和第二横槽,外铁帽内侧壁上设有插块,第一横槽的端部呈开口设置形成供插块进入的装配口,插块可由装配口出、入第一横槽,插块位于第一横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宗飘林光萍陈维招张军张周春张全利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骐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