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诊疗定位带及定位显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839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用诊疗定位带及定位显示系统,分为平铺式和收放卷式两种结构,其中平铺式包括定位带本体,所述定位带本体包括依次贴合的透明层、带颜色或无色的胶层和离型膜,还包括定位线,所述定位线位于所述胶层和所述离型膜之间,所述定位线的一端超出所述离型膜且设有引导端子,所述透明层沿波浪状分界线或两层重叠分界线分为第一透明层和第二透明层;收放卷式与平铺式的区别在于:所述定位带本体远离所述引导端子的一端安装在卷筒上,形成收放卷结构,且透明层无分界线分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脉管的准确定位、印记保留时间长、不易丢失、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可达到术前模拟操作、结构简单、可大批量生产的优点。可大批量生产的优点。可大批量生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诊疗定位带及定位显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人体组织体表定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诊疗定位带及定位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涉及脉管术前定位的诊疗技术很多,包括穿支皮瓣技术对穿支动脉的定位、股静脉及腘静脉穿刺置管前的定位及淋巴水肿梗阻淋巴管定位。目前国内外对脉管追踪主要是在超声引导下完成的,但定位的方法却存在一定缺陷。最常见的是超声引导下记号笔体表标记,这种方法简便,但是定位不够准确容易丢失。主要原因是医用超声耦合剂下,记号笔迹难以显示,患者若洗澡穿衣时容易擦拭掉笔迹,保留时间较短;另一种方法是超声引导下定位贴定位,这种方法主要是对肿块定位,但是对管状及条状结构定位能力有限,形状不符及覆盖范围不足。
[0003]申请人一直从事人体组织体表定位贴的研究,2019年申请了专利:一种乳腺病灶定位贴,申请号为201922325096X,包括正面设有第一粘贴层的透明带,所述透明带设有刻度区和空白区,所述刻度区位于相邻两个空白区之间,所述刻度区上沿刻度线方向设有至少两根金属探针。
[0004]申请人于2020年申请了专利:一种胸腹水体外压痕定位方法,申请号为2020114008714,其中胸腹水体外压痕定位贴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防水透气背层、胶层和离型膜,所述胶层和离型膜之间设有印迹棒,所述印迹棒以定位通孔为中心对称设置。
[0005]但是以上专利或者其他专利申请均是对肿块进行定位,不是针对血管或者经络进行定位,中医们经常需要根据经络或脉管进行诊治,且现有技术并无定位显示系统。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对管状及条状结构准确定位的装置,来实现脉管(静脉、动脉、淋巴管)的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诊疗定位带,解决涉及脉管(静脉、动脉、淋巴管)术前体表投影定位的问题,它能实现脉管的准确定位,印记保留时间长,不易丢失。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本技术进一步研究,旨在提供一种定位显示系统,实现脉管的定位显示。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技术方案之一:一种医用诊疗定位带,包括定位带本体,所述定位带本体包括依次贴合的透明层、胶层和离型膜,还包括定位线,所述定位线位于所述胶层和所述离型膜之间,所述定位线的一端超出所述离型膜且设有引导端子。
[0009]优选的,沿所述定位线的长度方向,所述透明层的中部设有呈波浪状的分界线或者重叠分界线,将所述透明层分为第一透明层和第二透明层,使医务人员便于将所述第一透明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层沿分界线长度方向撕开。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线的制作材料为金属丝,金属丝表面包覆有橡胶材料;或者为塑料线、塑料棒、带染料的线,目的是为了使所述定位带本体贴附在人体体表后,定位线在人体体表上留下印记用于经络、脉管的定位。
[0011]优选的,所述引导端子通过医用胶带粘附在引导端子固定片上。
[0012]优选的,所述引导端子固定片上设有二维码扫码区,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可看到检查时的超声动态视频。
[0013]优选的,所述定位线的宽度为2mm

3mm,定位线的宽度不宜过低,否则定位线在人体体表上留下印记的过程中,会导致人体不适。
[0014]优选的,所述定位带本体的宽度为15mm

50mm。
[0015]优选的,所述定位带本体远离所述引导端子的一端安装在卷筒上,形成收放卷结构,用于所述定位带本体的收卷和放卷。
[0016]技术方案之二:
[0017]一种定位显示系统,包括现有的超声设备、超声探头、服务器和计算机,还包括二维码打印设备和上述医用诊疗定位带,所述超声设备上设有超声探头,所述医用诊疗定位带与超声探头连接,所述超声设备与计算机电连接,所述计算机与服务器电连接,所述服务器与二维码打印设备电连接。二维码打印设备将影像资料打印成二维码,二维码贴在所述医用诊疗定位带的引导端子固定片上。
[0018]所述服务器为医院现有的服务器,服务器用于储存超声设备传输的影像资料。将视频或者图片转化为二维码为现有技术。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定位带无创且快捷的定位脉管,准确显示脉管的体表投影,标记不易因人为因素丢失且便于外科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
[0021]2、定位显示系统通过超声探头在脉管的扫查过程中,与之连接的显示器会实时成像,成像后的动态视频可以在计算机上存储,同时还上传至服务器,其存储路径可以转化为二维码,通过连接计算机的二维码打印设备,二维码可以用不干胶贴打印出来贴在医用诊疗定位带的引导端子固定片上,通过手机扫描引导端子固定片上的二维码扫码区,就能看到超声设备检查脉管时的动态视频影像,从而达到术前模拟操作及便于与医患沟通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1的医用诊疗定位带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去掉引导端子固定片的医用诊疗定位带侧视图;
[0024]图3为实施例2的医用诊疗定位带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实施例3定位显示系统连接关系原理图。
[0026]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透明层;101、第一透明层;102、第二透明层;2、胶层;3、定位线;4、离型膜;5、引导端子;6、引导端子固定片;7、二维码扫码区;8、卷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
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图2所示,一种医用诊疗定位带,包括定位带本体,所述定位带本体的宽度为15mm

50mm,所述定位带本体包括依次贴合的透明层1、胶层2和离型膜4,还包括定位线3,所述定位线3的宽度为1mm

3mm,所述定位线3的宽度不宜过低,宽度过低会导致印记不明显,同时也会引起被检测者的不适。所述定位线3位于所述胶层2和所述离型膜4之间,所述定位线3的一端超出所述离型膜4且设有引导端子5,所述引导端子5通过医用胶带粘附在引导端子固定片6上,所述引导端子固定片6上设有二维码扫码区7,二维码扫码区7可以贴上每个病人检查时的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可看到检查时的超声动态视频。
[0030]沿所述定位线3的长度方向,所述透明层1的中部设有呈波浪状的分界线或重叠分界线,将所述透明层1分为第一透明层101和第二透明层102,使医务人员便于将所述第一透明层101和所述第二透明层102沿分界线长度方向撕开。
[0031]所述定位线3的制作材料为金属丝,金属丝表面包覆有橡胶材料;或者为塑料线、塑料棒、带染料的线。目的是为了使所述定位带本体贴附在人体体表后,所述定位线3在人体体表上留下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诊疗定位带,包括定位带本体,所述定位带本体包括依次贴合的透明层(1)、胶层(2)和离型膜(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线(3),所述定位线(3)位于所述胶层(2)和所述离型膜(4)之间,所述定位线(3)的一端超出所述离型膜(4)且设有引导端子(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诊疗定位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定位线(3)的长度方向,所述透明层(1)的中部设有呈波浪状的分界线或重叠分界线,将所述透明层(1)分为第一透明层(101)和第二透明层(10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医用诊疗定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线(3)的制作材料为金属丝,金属丝表面包覆有橡胶材料;或者为塑料线、塑料棒、带染料的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诊疗定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端子(5)通过医用胶带粘附在引导端子固定片(6)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诊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荣谭鑫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