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液压机系统控制油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826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机油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液压机系统控制油路,包括主油缸和接收主系统来油的第一插装阀,第一插装阀的控制腔上连接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插装阀上连接有第二插装阀,第二插装阀上连接有比例溢流阀,比例溢流阀和主油缸连接,比例溢流阀和第二插装阀之间连接有第三电磁阀,比例溢流阀上连接有接收控制系统来油的第四电磁阀。本方案解决了因比例溢流阀使用的数量为两个而带来的成本高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液压机系统控制油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机油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液压机系统控制油路。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复合材料液压机中,为提高液压系统压力的控制精度,我们常常采用比例溢流阀来控制压力精度。如附图1所示,附图1中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油路的原理图,图中设有两个比例溢流阀10,分别为第一比例溢流阀1和第二比例溢流阀2。主系统来油用于对主油缸9进行加压,主系统来油上连接有第一插装阀5,第一插在阀上连接有用于控制第一插装阀5的第一电磁阀4,第一插装阀5上连接有第二插装阀3,第二插装阀3上连接有第一比例溢流阀1。第一比例溢流阀1用于对主系统对主油缸9加压的精度控制,也就是加压时,给第一电磁阀4通电,第一电磁阀4控制第一插装阀5打开,主系统来油通过第一插装阀5、第二插装阀3和第一比例溢流阀1进入到主油缸9中,从而实现了向主油缸9中大流量加压。
[0003]当主油缸9加压之后,由于主油缸9上的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微小的泄漏,因此需要使用第二比例溢流阀2进行补压,第二比例溢流阀2和控制系统来油连接,补压时,打开第二比例溢流阀2,控制系统小流量的来油通过第二比例溢流阀2进入到主油缸9中,从而实现了对主油缸9进行补压。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第二比例溢流阀2用于对主油缸9补压时的精度控制。
[0004]综上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第一比例溢流阀1用于对主系统对主油缸9加压的精度控制,第二比例溢流阀2用于控制系统对主油缸9补压时的精度控制。整个油路需要使用两个比例溢流阀,由于比例溢流阀的价格比较昂贵,因此整个油路的成本较高。
[0005]另外,图1中主油缸9和第一插装阀5之间还连接有第三插装阀7和第四插装阀6,第三插装阀7上连接有第二电磁阀8,第三插装阀7用于泄压,第四插装阀6为单向阀。通过控制第二电磁阀8,从而控制第三插装阀7打开,油缸内的液压油直接通过第三插装阀7进行泄压,这样泄压的速度较快,对液压系统的振动和冲击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液压机系统控制油路,以解决因比例溢流阀使用的数量为两个而带来的成本高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材料液压机系统控制油路,包括主油缸和接收主系统来油的第一插装阀,第一插装阀的控制腔上连接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插装阀上连接有第二插装阀,第二插装阀上连接有比例溢流阀,比例溢流阀和主油缸连接,比例溢流阀和第二插装阀之间连接有第三电磁阀,比例溢流阀上连接有接收控制系统来油的第四电磁阀。
[0008]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增压时,打开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控制第一插装阀打开,主系统大流量的来油进入到第一插装阀中,并从第一插装阀向第二插装阀流动。同时,打开第三电磁阀,第二插装阀上流出的液压油通过第三电磁阀流向比例溢流阀,然后液压
油通过比例溢流阀流向主油缸,从而实现了大流量的增压。补压时,关闭第三电磁阀,打开第四电磁阀,控制系统小流量的来油通过第四电磁阀进入到比例溢流阀中,然后液压油通过比例溢流阀流向主油缸,从而实现了小流量的补压。
[0009]由此,通过本方案,无论是主系统对主油缸的加压,还是控制系统对主油缸的补压都由同一个比例溢流阀进行控制,这样无需设置两个比例溢流阀,减少了比例溢流阀的使用数量,从而节约了成本。
[00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一插装阀上连接有第三插装阀,第三插装阀上连接有第二电磁阀,第三插装阀和主油缸连接,第三插装阀和第二插装阀连接。泄压时,第二电磁阀通电,通过比例溢流阀控制第二插装阀泄压,泄压的速率由比例溢流阀设置的斜率决定,从而能够避免泄压速度过快,减少了泄压时振动和冲击。
[00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为二位四通电磁阀。由此,通过此结构的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能够实现对进入到比例溢流阀中的主系统液压油和控制系统的液压油进行控制。
[00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三插装阀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比例溢流阀连接。压力传感器用于对第三插装阀上的油压进行检测,将泄压的情况反馈给比例溢流阀,比例溢流阀根据电脑程序设定而对斜率进行自动调整,从而使得泄压速度处于合适的速度,避免造成对液压系统的振动和冲击较大。
[00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二插装阀上并联有滤油器。滤油器实现了对液压油的过滤。
[00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三电磁阀和比例溢流阀之间、第四电磁阀和比例溢流阀之间均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设置,能够实现液压油的单向流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复合材料液压机系统控制油路原理图。
[0016]图2为改进后的一种复合材料液压机系统控制油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比例溢流阀1、第二比例溢流阀2、第二插装阀3、第一电磁阀4、第一插装阀5、第四插装阀6、第三插装阀7、第二电磁阀8、主油缸9、比例溢流阀10、第三电磁阀11、第四电磁阀12。
[0019]实施例基本如附图2所示:一种复合材料液压机系统控制油路,包括主油缸9和接收主系统来油的第一插装阀5,第一插装阀5的控制腔上连接有第一电磁阀4,第一插装阀5上向右连接有第二插装阀3,第二插装阀3上并联有滤油器。第二插装阀3上连接有比例溢流阀10,比例溢流阀10和主油缸9连接,比例溢流阀10和第二插装阀3之间连接有第三电磁阀11,比例溢流阀10上连接有接收控制系统来油的第四电磁阀12。本实施例中的第三电磁阀11和第四电磁阀12均为二位四通电磁阀。本实施例中的第三电磁阀11和比例溢流阀10之间、第四电磁阀12和比例溢流阀10之间均设有单向阀。
[0020]第一插装阀5上向左连接有第三插装阀7,第三插装阀7上连接有第二电磁阀8,第
三插装阀7和主油缸9连接,第三插装阀7和第二插装阀3连接。第三插装阀7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比例溢流阀10连接。
[0021]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增压时,打开第一电磁阀4,第一电磁阀4控制第一插装阀5打开,主系统大流量的来油进入到第一插装阀5中,油液分为两路进入到主油缸9中,其中一路从第一插装阀5向左沿第三插装阀7进入到主油缸9中;另外一路从第一插装阀5向右流向第二插装阀3,同时,打开第三电磁阀11,第二插装阀3上流出的液压油通过第三电磁阀11流向比例溢流阀10,然后液压油通过比例溢流阀10流向主油缸9,从而实现了大流量的增压。此时,比例溢流阀10对主系统对主油缸9加压的精度进行控制。
[0022]加油完毕之后,关闭第一电磁阀4,整个系统处于保压状态。保压一段时间后,主油缸9中的液压油会存在微小的泄漏,此时需要进行补压。
[0023]补压时,关闭第三电磁阀11,打开第四电磁阀12,主系统来油不再进入到比例溢流阀10中,控制系统小流量的来油通过第四电磁阀12进入到比例溢流阀10中,然后液压油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液压机系统控制油路,包括主油缸和接收主系统来油的第一插装阀,所述第一插装阀的控制腔上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插装阀上连接有第二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装阀上连接有比例溢流阀,所述比例溢流阀和主油缸连接,所述比例溢流阀和第二插装阀之间连接有第三电磁阀,所述比例溢流阀上连接有接收控制系统来油的第四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液压机系统控制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装阀上连接有第三插装阀,所述第三插装阀上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插装阀和主油缸连接,所述第三插装阀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勇刘雪飞江留宝曾兵朱家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