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承重一体化陶砖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13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饰承重一体化陶砖幕墙,包括:保温层、陶砖组件、至少一个龙骨组件及防水件,保温层均匀铺设于主墙体的表面,陶砖组件设置于保温层远离主墙体的一侧,并与保温层间隔设置,龙骨组件包括龙骨、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龙骨设置于陶砖组件和保温层之间,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主墙体、另一端连接于龙骨,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龙骨、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陶砖组件,防水件设置于陶砖组件和保温层之间,并套设于龙骨,防水件与龙骨的外壁密封连接,用于将保温层与外界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解决现有技术中仅在幕墙系统外侧相邻的陶砖间隙内设置有防水密封层,从而导致存在无法起到防水的目的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饰承重一体化陶砖幕墙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幕墙
,尤其涉及一种装饰承重一体化陶砖幕墙。

技术介绍

[0002]陶砖作为建筑材料,因其具有质感细腻、色泽稳定、线条优美、实用性强、耐高温及保温等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装饰的幕墙施工中。
[0003]例如申请号为201921064865.9的中国技术专利,名称为干挂陶砖幕墙系统,包括一侧固定于建筑主体结构保温层外侧的竖向龙骨,建筑主体结构内通过化学锚栓固定有埋板,钢转接件一端固定于埋板,另一端通过不锈钢螺栓连接到竖向龙骨上;陶砖上设有预留砖孔,竖向螺纹钢筋竖直穿过上下对应的陶砖的预留砖孔,上下间隔若干个陶砖的相邻砖缝之间横向设有横向光圆钢筋,横向光圆钢筋与竖向螺纹钢筋焊接。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干挂陶砖幕墙系统,可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解决陶砖剥落安全隐患,但该幕墙系统中仅在幕墙的外侧,相邻的陶砖间隙内设置防水密封层,防水密封层随时间的腐蚀,可能导致无法起到防水的有益效果。
[0004]因此,亟需一种装饰承重一体化陶砖幕墙,解决现有技术中仅在幕墙系统外侧相邻的陶砖间隙内设置有防水密封层,从而导致存在无法起到防水的目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饰承重一体化陶砖幕墙,解决现有技术中仅在幕墙系统外侧相邻的陶砖间隙内设置有防水密封层,从而导致存在无法起到防水的目的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装饰承重一体化陶砖幕墙,包括:
[0007]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均匀铺设于主墙体的表面;
[0008]陶砖组件,所述陶砖组件设置于所述保温层远离所述主墙体的一侧,并与所述保温层间隔设置;
[0009]至少一个龙骨组件,包括龙骨、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龙骨设置于所述陶砖组件和所述保温层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主墙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龙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龙骨、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陶砖组件;
[0010]防水件,所述防水件设置于所述陶砖组件和所述保温层之间,并套设于所述龙骨,所述防水件与所述龙骨的外壁密封连接,用于将所述保温层与外界隔离。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水件包括至少两个防水铁皮和至少一个连接块,两个所述防水铁皮相互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防水铁皮沿所述插槽的导向可滑动插设于所述插槽,并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两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防水件还包括至少两个弹性块,两个所述弹性块对应一个所述插
槽设置,两个所述弹性块相互倾斜设置并连接于一所述插槽的侧壁,两个所述弹性块之间的夹角沿远离所述插槽的方向不断减小。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防水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插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密封垫内置于所述插槽,并连接于所述插槽的周向内壁。
[0014]进一步的,所述陶砖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横梁、至少两个竖梁及多个陶砖,所述横梁水平设置,并连接于所述龙骨,至少两个所述竖梁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所述横梁,所述陶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预留孔,多个所述陶砖经所述预留孔套设于两个所述竖梁,并沿所述竖梁的导向均匀设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陶砖组件还包括填缝剂,所述填缝剂填充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陶砖之间。
[0016]进一步的,所述龙骨组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龙骨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槽钢。
[0017]进一步的,所述龙骨的内部中空,且其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内部相连通并贯穿另一侧的贯穿孔,所述槽钢相对所述贯穿孔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龙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螺钉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钉的螺纹端依次穿过一所述槽钢的第一连接孔、所述龙骨的贯穿孔及另一所述槽钢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钉的螺纹端。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角钢,所述角钢的一端与所述龙骨焊接、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横梁。
[0019]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三连接孔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龙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螺钉和至少一个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钉的螺纹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固定孔,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钉的螺纹端。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保温层均匀设置于主墙面,用于主墙体的保温,陶砖组件设置于保温层远离主墙体的一侧,并与保温层间隔设置,并通过龙骨组件连接于主墙体,用于主墙体和保温层的防水,同时防水件设置于陶砖组件和保温层之间,并套设于龙骨,防水件与龙骨的外壁密封连接,用于将保温层与外界隔离,本技术通过设置保温层、防水件及陶砖组件等,共同实现主墙体的保温和防水等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仅在幕墙系统外侧相邻的陶砖间隙内设置有防水密封层,从而导致存在无法起到防水的目的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装饰承重一体化陶砖幕墙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装饰承重一体化陶砖幕墙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件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饰承重一体化陶砖23幕墙,包括:保温层1、陶砖组件2、至少一个龙骨组件3及防水件4,保温层1均匀铺设于主墙体的表面,陶砖组件2设置于保温层1远离主墙体的一侧,并与保温层1间隔设置,龙骨组件3包括龙骨31、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32和第二连接件33,龙骨31设置于陶砖组件2和保温层1之间,第一连接件32的一端连接于主墙体、另一端连接于龙骨31,第二连接件33的一端连接于龙骨31、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陶砖组件2,防水件4设置于陶砖组件2和保温层1之间,并套设于龙骨31,防水件4与龙骨31的外壁密封连接,用于将保温层1与外界隔离。
[0027]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保温层1均匀设置于主墙面,用于主墙体的保温,陶砖组件2设置于保温层1远离主墙体的一侧,并与保温层1间隔设置,并通过龙骨组件3连接于主墙体,用于主墙体和保温层1的防水,同时防水件4设置于陶砖组件2和保温层1之间,并套设于龙骨31,防水件4与龙骨31的外壁密封连接,用于将保温层1与外界隔离,本技术通过设置保温层1、防水件4及陶砖组件2等,共同实现主墙体的保温和防水等功能。
[0028]进一步地,具体的,本技术中龙骨31为矩形钢管。
[0029]如图1、图3所示,防水件4包括至少两个防水铁皮41和至少一个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承重一体化陶砖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均匀铺设于主墙体的表面;陶砖组件,所述陶砖组件设置于所述保温层远离所述主墙体的一侧,并与所述保温层间隔设置;至少一个龙骨组件,包括龙骨、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龙骨设置于所述陶砖组件和所述保温层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主墙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龙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龙骨、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陶砖组件;防水件,所述防水件设置于所述陶砖组件和所述保温层之间,并套设于所述龙骨,所述防水件与所述龙骨的外壁密封连接,用于将所述保温层与外界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承重一体化陶砖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包括至少两个防水铁皮和至少一个连接块,两个所述防水铁皮相互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防水铁皮沿所述插槽的导向可滑动插设于所述插槽,并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承重一体化陶砖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还包括至少两个弹性块,两个所述弹性块对应一个所述插槽设置,两个所述弹性块相互倾斜设置并连接于一所述插槽的侧壁,两个所述弹性块之间的夹角沿远离所述插槽的方向不断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承重一体化陶砖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插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密封垫内置于所述插槽,并连接于所述插槽的周向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承重一体化陶砖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砖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横梁、至少两个竖梁及多个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康康张晓峰童佳叶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幕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