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嘉阳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87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幕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幕墙,包括幕墙龙骨,所述幕墙龙骨内框设有一号幕墙框架和二号幕墙框架;所述一号幕墙框架与二号幕墙框架上下两端均与顶座和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幕墙框架内装有一号幕墙;所述二号幕墙框架内装有二号幕墙;所述一号幕墙和二号幕墙之间的腔体内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设有多个由上而下均匀分布的横板;所述横板表面设有绿植。所述横板表面设有绿植。所述横板表面设有绿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幕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幕墙
,具体的说是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幕墙。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幕墙由内外两层立面构造组成,形成一个室内外之间的空气缓冲层。外层可由明框、隐框或点支式幕墙构成。内层可由明框、隐框幕墙、或具有开启扇和检修通道的门窗组成。也可以在一个独立支承结构的两侧设置玻璃面层,形成空间距离较小的双层立面构造。目前,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幕墙逐渐趋向于多样化、多功能化,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大楼领域内。
[0003]如今,玻璃幕墙作为建筑幕墙的一种,因隔音、防潮、节能环保和抗风压强度大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但是使用在别墅和大平层区域内的玻璃幕墙从室外看起来依旧十分单一,尤其是玻璃材质的双层幕墙虽然隔音、防潮等效果更好,但在夏季的时候幕墙腔体内的空气温度过高,进而会使得室内的温度升高,从而增加空调的负荷。
[0004]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研发了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幕墙,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幕墙,可以减少温室效应所带来的众多影响,提高住户居住的舒适性,并且在外观上提高其观赏性。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幕墙,包括幕墙龙骨,所述幕墙龙骨内框设有一号幕墙框架和二号幕墙框架;所述一号幕墙框架与二号幕墙框架上下两端均与顶座和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幕墙框架内装有一号幕墙;所述二号幕墙框架内装有二号幕墙;所述一号幕墙和二号幕墙之间的腔体内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设有多个由上而下均匀分布的横板;所述横板表面设有绿植。
[0007]优选的,所述一号幕墙框架右侧且靠近顶座下端面处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另一端贯穿一号幕墙框架并且延伸至固定框的上端内壁;所述一号幕墙框架的外表面且位于通孔的前端口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固定框内部的通孔上下两端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横板相对于固定框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铰接架;所述横板左右两侧中端设有转动杆;所述最上端横板的铰接架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沿着通孔内壁延伸至一号幕墙框架外侧;所述拉绳与滑轮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转动杆外表面设有限位板;所述转动杆与固定框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与顶座和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内壁与转动杆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活动范围为90
°
;所述限位板与限位槽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一号幕墙框架右侧表面与拉绳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外表面装有卡扣。
[0010]优选的,所述顶座和底座均设有通风道;所述通风道贯通到腔体部分;所述顶座室外一侧和底座室内一侧均设有通风扇叶。
[0011]优选的,所述绿植与横板呈45
°
倾斜设置并且倾斜方向朝向一号幕墙的一侧。
[0012]优先的,所述一号幕墙框架左侧且靠近顶座下端面处开有一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贯穿至固定框并延伸至最下端横板的培养管处;所述进水孔与每个横板的培养管相接通;所述培养管内设有海绵,所述绿植的根部插入到海绵中。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幕墙,通过在横板表面种植绿植吸收室内的二氧化碳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绿植的叶片通过吸收太阳直接辐射热降低腔体内的空气温度进而减少室内的温度,并且可以提高幕墙的观赏性。
[0015]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幕墙,通过拉绳拉动横板上的铰接架从而可以将横板翻转90
°
,横板采用均匀分布并且翻转后各个横板刚好贴合形成一个平面从而可以当做“窗帘”,可以起到遮阳的作用或者在夜间保护个人隐私,同时凹槽和卡扣的设计可以放置拉绳防止其被风吹跑。
[0016]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幕墙,通过通风口可以确保室内外的空气流通,保证绿植始终处在有氧的环境下生长,同时,可以吸收室内的二氧化碳从而净化空气。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背视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A

A;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B

B;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C

C;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图A;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横板与绿植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中:幕墙龙骨1、一号幕墙框架2、二号幕墙框架3、顶座4、底座5、一号幕墙6、二号幕墙7、固定框9、横板10、绿植11、通孔12、支撑架1201、滑轮1202、铰接架1001、拉绳13、转动杆14、限位板1401、限位槽1402、凹槽201、卡扣202、通风道15、通风扇叶1501、进水孔16、培养管17、海绵17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幕墙,包括幕墙龙骨1,所述幕墙龙骨1内框设有一号幕墙框架2和二号幕墙框架3;所述一号幕墙框架2与二号幕墙框架3上下两端均与顶座4和底座5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幕墙框架2内装有一号幕墙6;所述二号幕墙框架3内装有二号幕墙7;所述一号幕墙6和二号幕墙7之间的腔体内设有固定框9;所述固定框9内设有多个由上而下均匀分布的横板10;所述横板10表面设有绿植11;
[0028]幕墙龙骨1与目前的现有技术一致,作为支撑结构主要承担幕墙的承重作用,在幕墙龙骨1的框架内圈装有一号幕墙框架2和二号幕墙框架3,一号幕墙框架2和二号幕墙框架3的上下两个端面分别与顶座4和底座5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幕墙框架可将幕墙稳稳的固定住,在一号幕墙框架2和二号幕墙框架3内分别安装有一号幕墙6和二号幕墙7,从而在一号幕墙6和二号幕墙7之间就会形成一个腔体,在腔体内部设有固定框9,固定框9位于顶座4和底座5左右两边的中心处固定连接而成,在固定框9内由上而下均匀分布了大小长度都相等的横板10,可以在横板10上种植自己喜欢的绿植11,绿植11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在夏日的时候也可以吸收太阳光直接的辐射热降低腔体内的空气温度从而减少室内的温度,这样也能降低空调的工作负荷,在幕墙内种植绿植11无论是从室内还是室外都可以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提高幕墙的观赏性以及给住户带来一定的舒适感。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号幕墙框架2右侧且靠近顶座4下端面开设有一通孔12;所述通孔12的另一端贯穿一号幕墙框架2并且延伸至固定框9的上端内壁;所述一号幕墙框架2的外表面且位于通孔12的前端口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01;所述固定框9内部的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幕墙龙骨(1),所述幕墙龙骨(1)内框设有一号幕墙框架(2)和二号幕墙框架(3);所述一号幕墙框架(2)与二号幕墙框架(3)上下两端均与顶座(4)和底座(5)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幕墙框架(2)内装有一号幕墙(6);所述二号幕墙框架(3)内装有二号幕墙(7);所述一号幕墙(6)和二号幕墙(7)之间的腔体内设有固定框(9);所述固定框(9)内设有多个由上而下均匀分布的横板(10);所述横板(10)表面设有绿植(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幕墙框架(2)右侧且靠近顶座(4)下端面开设有一通孔(12);所述通孔(12)的另一端贯穿一号幕墙框架(2)并且延伸至固定框(9)的上端内壁;所述一号幕墙框架(2)的外表面且位于通孔(12)的前端口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01);所述固定框(9)内部的通孔(12)上下两端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01);所述支撑架(120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1202);所述横板(10)相对于固定框(9)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铰接架(1001);所述横板(10)左右两侧中端设有转动杆(14);所述最上端横板(10)的铰接架(1001)固定连接有拉绳(13);所述拉绳(13)的另一端沿着通孔(12)内壁延伸至一号幕墙框架(2)外侧;所述拉绳(13)与滑轮(120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嘉阳王震
申请(专利权)人:刘嘉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