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被破坏的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803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易被破坏的防伪标签,包括标签主体与卡接环,所述标签主体表面设置有电镀凹槽,所述电镀凹槽内部设置有电镀电子信息,所述标签主体内部设置有保护薄膜,所述保护薄膜一端设置有第一防伪层,所述第一防伪层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防伪层,所述标签主体内部设置有不干胶层,所述卡接环内部设置有环形体,所述环形体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设置有卡接孔,所述环形体另一端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内部设置有连接杆,利用卡接环内部设置的卡槽以及接头,通过接头内部的连接杆与卡槽内部的卡接孔相卡接,可将装置固定在任意位置,使装置拥有更多的安装方式,也提高了防伪标签的安全性。防伪标签的安全性。防伪标签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易被破坏的防伪标签


[0001]本技术涉及防伪标签
,特别是涉及一种不易被破坏的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0002]防伪标识(消费者防伪码查询中心办理)也称为防伪标签或者防伪贴纸,是不干胶产品的一类,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上,或标的物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防伪标识的防伪特征以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识的灵魂,然而,能够起到防伪标识作用的并不局限于防伪贴纸这一种,通过特定感知信息的标签固定在物品外也能够起到防伪的作用,例如带有特定二维码的卡接件,通过红外扫描即可判断真假。
[0003]目前市面上的防伪标签多种多样,主要的目的都是保护产品的真实性,防止违法犯罪分子进行盗版,从中牟取暴利,然而,现存的防伪标签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缺陷,现有的一些防伪标签是直接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物品表面的,其表面还附带有防伪标识,例如条形码、数列码等等,但是由于其固定方式不够牢固,且表面的防伪标识能够被复制,导致这种防伪方式,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被破解,同时,其本身的牢固性也是一大突破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重中之重。
[000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易被破坏的防伪标签。
[0006]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不易被破坏的防伪标签,包括标签主体与卡接环,所述标签主体表面设置有电镀凹槽,所述电镀凹槽内部设置有电镀电子信息,所述标签主体内部设置有保护薄膜,所述保护薄膜一端设置有第一防伪层,所述第一防伪层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防伪层,所述标签主体内部设置有不干胶层,所述卡接环内部设置有环形体,所述环形体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设置有卡接孔,所述环形体另一端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内部设置有连接杆。
[0007]优选地,所述标签主体表面设置有反光贴,所述反光贴与标签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标签主体表面设置有粘贴式防伪标签。
[0008]优选地,所述标签主体内部设置有不干胶层,所述不干胶层与第二防伪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粘接层。
[0009]优选地,所述不干胶层另一端设置有油性底纸,所述油性底纸一侧设置有疏水涂层。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弹性锥形头,所述弹性锥形头与卡接孔为卡接。
[0011]优选地,所述环形体为中断式圆环形结构,所述卡槽与接头设置在环形体接口处。
[0012]优选地,所述标签主体一端设置有连接软杆,所述连接软杆另一端设置有卡接环。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不易被破坏的防伪标签具有如下优点:
[0014]技术通过设置的卡接环,能够使装置主体的牢固性大大提升,利用卡接环内部设置的卡槽以及接头,通过接头内部的连接杆与卡槽内部的卡接孔相卡接,能够将装置固定在任意位置,通过这种方式,使装置拥有更多的安装方式,也提高了防伪标签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利用标签主体与卡接环之间设置的连接软杆,能够提高装置的整体性,使防伪标签一体化,有效地防止防伪标签被破坏。
[0015]通过设置的电镀凹槽,利用标签主体表面设置的电镀凹槽,以及电镀凹槽内部设置的电镀电子信息,能够将产品的信息转为电子条码,利用电镀的技术刻在电镀凹槽内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解决防伪标签在使用时产品信息容易被破坏的问题,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扫描技术判断产品的真伪,同时,由于采用电镀的技术,能够使标签的有效使用时长大大增加,从侧面减少了资源浪费,保护了环境。
[0016]通过设置的标签主体,利用标签主体内部设置的保护薄膜,能够对内部的防伪信息进行保护,防止被污染,导致信息无法对应的情况出现,同时,利用设置的第一防伪层与第二防伪层,能够对产品的真实信息进行加密,保证这种特殊的防伪手段无法被复制,另一方面,利用设置的不干胶层,能够将标签主体粘贴在产品表面,方便检查人员进行真伪鉴别。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卡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标签主体的内部材质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标签主体;101、保护薄膜;102、第一防伪层;103、第一粘接层;104、第二防伪层;105、第二粘接层;106、不干胶层;107、油性底纸;2、电镀凹槽;3、连接软杆;4、卡接环;401、环形体;402、卡槽;403、接头;404、连接杆;405、卡接孔;406、弹性锥形头;5、电镀电子信息;6、反光贴;7、粘贴式防伪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易被破坏的防伪标签,包括标签主体1与卡接环4,标签主体1表面设置有电镀凹槽2,电镀凹槽2内部设置有电镀电子信息5,标签主体1内部设置有保护薄膜101,保护薄膜101一端设置有第一防伪层102,第一防伪层102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粘接层103,第一粘接层103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防伪层104,标签主体1内部设置有不干胶层106,卡接环4内部设置有环形体401,环形体401一端设置有卡槽402,卡槽402内部设置有卡接孔405,环形体401另一端设置有接头403,接头403内部设置有连接杆404,利用卡接环4内部设置的卡槽402以及接头403,通过接头403内部的连接杆404与卡槽402内部的卡接孔405相卡接,能够将装置固定在任意位置,通过这种方式,使装置拥
有更多的安装方式,也提高了防伪标签的安全性。
[0025]请参阅图2,本技术,优选的,标签主体1表面设置有反光贴6,反光贴6与标签主体1为固定连接,标签主体1表面设置有粘贴式防伪标签7,能够便于标签主体1被观察到,同时也能够便于检查人员去判断真伪。
[0026]请参阅图4,本技术,优选的,标签主体1内部设置有不干胶层106,不干胶层106与第二防伪层104之间设置有第二粘接层105,利用设置的不干胶层106,能够将标签主体1粘贴在产品表面,方便检查人员进行真伪鉴别。
[0027]请参阅图4,本技术,优选的,不干胶层106另一端设置有油性底纸107,油性底纸107一侧设置有疏水涂层,能够对内部的防伪信息进行保护,防止被污染。
[0028]请参阅图3,本技术,优选的,连接杆404一端设置有弹性锥形头406,弹性锥形头406与卡接孔405为卡接,通过这种卡接方式,能够将装置固定在任意位置,使装置拥有更多的安装方式。
[0029]请参阅图3,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被破坏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易被破坏的防伪标签包括标签主体与卡接环,所述标签主体表面设置有电镀凹槽,所述电镀凹槽内部设置有电镀电子信息,所述标签主体内部设置有保护薄膜,所述保护薄膜一端设置有第一防伪层,所述第一防伪层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防伪层,所述标签主体内部设置有不干胶层,所述卡接环内部设置有环形体,所述环形体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设置有卡接孔,所述环形体另一端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内部设置有连接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被破坏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主体表面设置有反光贴,所述反光贴与标签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标签主体表面设置有粘贴式防伪标签。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昌明印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