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滑模混凝土电脱模的电极棒同步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794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滑模混凝土电脱模的电极棒同步提升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滑模提升架底部的环形连接座,顶端插设于所述环形连接座内的连接套管,内嵌于所述连接套管内的绝缘套管,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管上部的限位环,以及上部与所述环形连接座连接、下部与所述限位环卡接的锁紧套;所述电极棒插接于所述绝缘套管内。设置的环形连接座,便于配合限位环及锁紧套将连接套管与滑模提升架固定在一起,方便对电极棒在混凝土内的深度进行调整;设置的锁紧套能够增加环形连接座与滑膜提升架之间的强度,降低在电极棒受到径向力后使环形连接座断裂的风险;设置的绝缘套管便于对电极棒未插入混凝土的部分进行防护,避免发生漏电危险。避免发生漏电危险。避免发生漏电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滑模混凝土电脱模的电极棒同步提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电脱模
,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滑模混凝土电脱模的电极棒同步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使用金属模板浇注混凝土,在每次浇注之前都需在模板上刷上脱模剂,即隔离剂。脱模剂通常是废机油、乳化脱模剂等,这些脱模剂的使用,会给混凝土表面带来污染,并且脱模费用很高,费时费力。再者,滑模施工中,模板很难涂刷脱模剂,即使涂上了效果也差,影响滑模施工工程质量。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电脱模技术被专利技术,电脱模技术是利用湿混凝土与模板之间施加的电场来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电脱模施工是通过采用电脱模器、插入新浇混凝上的电极棒和钢模板之间的电场对水分子的电解、电渗作用,在模板和混凝土之间形成水气层,实现混凝土与模板之间脱模,以此实现减轻劳动强度,节约时间、材料,保证质量,获取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的目的。
[0003]电脱模技术的优点包括:1、不需要在钢模板上涂刷任何隔离剂,省工、省料,且便于模板的清洗、保养和加速周转;2、模板贴墙表面天“粘模”,墙体表面无“咬肉”现象;对钢筋、混凝土的表面无污染,有利于墙面后续工作的进行;3、不仅可以用于一般的浇筑混凝上的施工,而且在难于涂刷和清除隔离剂的滑模施工应用中更显出其优越性;4、对混凝土无不利影响,相反,它还稍有一定的增强和早强作用;5、对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无不良影响。
[0004]混凝土电脱模技术是通过采用电成型器提供的直流电,利用通电后在插入新浇混凝上的电极棒与模板之间形成的电场中发生的电解、电渗和电热等作用,在模板和新浇混凝土的接触面之间产生水汽混合膜隔离层,将混凝土与模板隔离,顺利实现模板与新浇混凝土体之间的快速即刻自动脱模,以此减轻劳动强度,保障安全、质量,提高工效,节省机械、材料和管理等综合费用。混凝土电脱模技术是一种在可实现对人身或环境危害最小化的同时,获取良好的技术、经济与社会综合效益目的,且低碳、环保的模板清水面成型的、性价比优势显著的实用施工技术。
[0005]混凝土电脱模技术利用了浇灌后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水泥胶体粒子和自由水的电渗、电解原理。改变了传统的模板与混凝土的隔离做法,在新浇混凝土中插入一导体,使其与金属模板之间的界面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水和气混合的润滑隔离层,这一层水膜的存在减少了混凝土与模之间的粘结力,达到易脱模的效果。与对模板涂刷混凝土隔离剂的传统工艺相比,具有经济、方便、不污染混凝土表面等优点。对于无法涂刷隔离剂的混凝土滑模工艺来说减小了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的粘结,减少了滑模时模板对混凝土的磨擦力,从而减少了混凝土表面的拉裂裂缝,提高了滑模工程的外观质量,也提高了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
[0006]但是现有的混凝土电脱模装置中的电极棒与滑模提升架是分离的,电极棒(阳极)在工作时间内需要一直插入混凝土,随同混凝土浇筑提升,但一般都是人工对电极棒(阳极)进行提升,在进行浇筑时,人工经常忘记对电极棒(阳极)进行提升操作,导致电极棒(阳
极)完全浸没于混凝土内,影响后续的脱模效果,这种人工提升电极棒(阳极)的方式不便保障电极棒与滑模提升架同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滑模混凝土电脱模的电极棒同步提升装置,以解决电极棒随滑模提升架同步提升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滑模混凝土电脱模的电极棒同步提升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滑模提升架底部的环形连接座,顶端插设于所述环形连接座内的连接套管,内嵌于所述连接套管内的绝缘套管,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管上部的限位环,以及上部与所述环形连接座连接、下部与所述限位环卡接的锁紧套;所述电极棒插接于所述绝缘套管内。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锁紧套与所述环形连接座之间螺纹连接。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锁紧套的底部具有向内凸出的横向凸出部,所述横向凸出部位于所述限位环的下方。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锁紧柱,所述锁紧柱的头部穿过所述连接套管和所述绝缘套管后抵接于所述电极棒。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柱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套管顶部设有防转凸起;所述滑模提升架底部设有与该防转凸起相适配的凹槽。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防转凸起及其适配凹槽的形状为非圆形。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防转凸起及其适配凹槽的形状为一字形、T字形或十字形。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防转凸起及其适配凹槽的形状为多边形。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电极棒上设有标识线。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设置的环形连接座,便于配合限位环及锁紧套将连接套管与滑模提升架固定在一起,方便对电极棒在混凝土内的深度进行调整;设置的锁紧套能够增加环形连接座与滑膜提升架之间的强度,降低在电极棒受到径向力后使环形连接座断裂的风险;设置的绝缘套管便于对电极棒未插入混凝土的部分进行防护,避免发生漏电危险;设置的锁紧柱便于对电极棒在绝缘套管内的位置进行固定,使电极棒能够随滑模提升架同步提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套管顶端的防转凸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各标号的释义为:滑模提升架1,环形连接座2,锁紧套3,限位环4,连接套管5,锁紧柱6,电极棒7,标识线8,绝缘套管9,防转凸起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类似用语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5]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电脱模技术利用湿混凝土与模板之间施加的电场来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电脱模施工通过采用电脱模器、插入新浇混凝上的电极棒和钢模板之间的电场对水分子的电解、电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滑模混凝土电脱模的电极棒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于滑模提升架(1)底部的环形连接座(2),顶端插设于所述环形连接座(2)内的连接套管(5),内嵌于所述连接套管(5)内的绝缘套管(9),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管(5)上部的限位环(4),以及上部与所述环形连接座(2)连接、下部与所述限位环(4)卡接的锁紧套(3);所述电极棒(7)插接于所述绝缘套管(9)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滑模混凝土电脱模的电极棒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套(3)与所述环形连接座(2)之间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滑模混凝土电脱模的电极棒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套(3)的底部具有向内凸出的横向凸出部,所述横向凸出部位于所述限位环(4)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滑模混凝土电脱模的电极棒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柱(6),所述锁紧柱(6)的头部穿过所述连接套管(5)和所述绝缘套管(9)后抵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礼维谭小军江万红王晓堂王战胜胡宗容王红刚刘玲王小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