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火器筒体生产用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7928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灭火器筒体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灭火器筒体生产用夹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人工装夹、拆卸筒体,且仅便于进行定位夹持,不便于对筒体的后续处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灭火器筒体生产用夹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双旋内撑机构和定量自旋装置、多点撑装置组成,利用中空管座旋转联动控制内撑座对筒体旋出处理时,实现了对筒体的自动夹持、脱离,整体设备更加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够将夹持的筒体进行定位自旋,进一步的方便了对筒体进行多种处理工序,处理效果更好,且夹持筒体时能够实现与筒体内壁的三点贴合,相比单点固定具有更好的摩擦固定效果,且不容易对筒体内壁造成压痕。压痕。压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火器筒体生产用夹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灭火器筒体生产
,具体为一种灭火器筒体生产用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民众消防意识加强,为保障安全,大部分公共场合都需要配备灭火器,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
[0003]灭火器的主体主要由顶盖、筒身、底座组成,其中灭火器筒体一般是采用钢板卷圆再经直缝焊接而成,通常灭火器筒体在制造好后要先对其表面进行处理,方能进入后续加工,例如曲面等质量检测、脱脂、清洗、除油和除毛边等,在进行上述处理时大多需要利用固定设备对筒体进行夹固。专利技术人在研究常见用于处理的夹持设备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多数设备使用时需要人工装夹、拆卸筒体,且仅便于进行定位夹持,不便于对筒体的后续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灭火器筒体生产用夹紧装置,解决了多数设备使用时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火器筒体生产用夹紧装置,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内部开设有左右贯穿的筒体输送道(2),且加工台(1)的顶面和底面均开设有与筒体输送道(2)连通的旋出槽(3),所述筒体输送道(2)的内部纵向转动连接有中空管座(4),所述中空管座(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双旋内撑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筒体生产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旋内撑机构(5)包括曲底座(501),所述曲底座(501)固定安装在中空管座(4)的表面,且曲底座(5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曲底座(501)沿中空管座(4)的表面呈环形等距分布,且曲底座(501)的表面嵌设有基点臂(502);所述基点臂(502)和中空管座(4)的表面开设有与中空管座(4)内部连通的竖旋槽(503),所述竖旋槽(50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变向调杆(504),所述变向调杆(504)的底端固定套接有斜面传动轮(505),所述筒体输送道(2)的内部且在中空管座(4)内纵向焊接有横柱(506),所述横柱(506)顶面的两侧对向焊接有扇形齿轮(507),且扇形齿轮(507)与斜面传动轮(505)相互啮合,所述曲底座(501)、基点臂(502)和变向调杆(504)上嵌设有定量自旋装置(6);所述基点臂(502)的表面开设有叠槽(508),所述叠槽(508)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叠槽(508)沿基点臂(502)的表面呈环形等距分布,且叠槽(508)内部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与竖旋槽(503)连通的圆腔(509),所述圆腔(50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圆座(510),所述圆座(510)的表面焊接有半齿头(511),所述变向调杆(504)的表面套焊有螺齿套(512),所述螺齿套(512)与半齿头(511)相互啮合;所述圆座(510)的表面焊接有摆臂(513),同侧两个所述摆臂(513)的端头处铰接有与叠槽(508)相配合的内撑座(514),且内撑座(514)的表面嵌设有多点撑装置(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筒体生产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自旋装置(6)包括杆套(601)和滑杆(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宏伟姜芬王国庆周龙修汪宏树倪德忠刘红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超亿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