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786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混凝土预制构件技术领域的一种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施工方法。该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制作场地并对制作场地进行清理;搭设脚手架胎膜并对其平整度进行测量;进行预制柱底模、钢筋、侧模的安装及加固工作;对搭建的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浇筑混凝土;在一层预制柱上方继续搭设预制柱。该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较好,节约了时间和加工成本,人工利用率高、辅材周转率高,建筑垃圾较少,节能环保,可操作性、实用性较强,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现场加工及制作等施工领域。及制作等施工领域。及制作等施工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
,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建筑模式采用砖胎膜施工,施工周期较长,并且在施工后还需将砖胎膜清理干净,对工期影响和后期清理影响较大,随着装配式建造模式在我国快速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工厂生产的形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生产,把不同的建筑构件放到工厂的流水线上进行加工制作,再将这些半成品的“预制构件”运输到工地进行组装及搭建,这改变了传统的建筑模式,其施工速率较快、构件质量控制较高的显著特点也被广泛应用,这也高速推动了行业的向前发展,伴随着装配式施工技术多年来的积累发展,其预制件节点的不断优化,已形成了成熟的预制加工技术,保证了各节点部位的安全可靠性,这对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的加工制作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进而构件工程量小、构件样式的多样化等工程则采用现场加工制作,由于现浇工艺需在原位施工,受工序、空间、时间等各因素的限制,其施工质量及工期较难控制,而随着装配式施工的快速发展,预制构件装配式施工逐步进入建筑施工现场,预制构件的节点不断优化升级也保证了其装配式施工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目前预制构件大部分采用工厂化加工,但因构件工程量、构件样式的多样化等多种情况的制约,从成本上考虑,其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施工方法,充分避免了传统砖胎膜施工,采用预制构件脚手架,利用了钢管脚手架可塑性强、周转率高、操作便捷等优点,场地内预制加工对比原位安装(现浇)其质量控制较好,节约时间,建筑垃圾较少,加工成本较低。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制作场地并对制作场地进行清理;S2. 搭设脚手架胎膜并对其平整度进行测量;S3.进行预制柱底模、钢筋、侧模的安装及加固工作;S4.对搭建的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浇筑混凝土;S5.在一层预制柱上方继续搭设预制柱。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施工方法,充分避免采用传统的砖胎膜施工导致的施工周期较长,在施工后还需将砖胎膜清理干净,对工期影响和后期清理影响较大的技术问题,有效利用了钢管脚手架可塑性强、周转率高、操作便捷等优势特点,有效避免因施工现场加工场地狭小的空间限制。场地内预制加工对比原位安装(现浇)其质量控
制较好,批量制作节约时间,集中制作人工利用率较高、辅材周转率高,预制构件大部分采用工厂化加工,加工成本较低,可快速的将场地清理完成,建筑垃圾较少,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的施工理念,该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施工方法的可操作性、实用性较强,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现场加工及制作等施工领域。
[0006]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S1中选择制作场地宜选用坚硬基底的场地,避免软弱基底的场地。
[0007]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通过脚手管对底部脚手架胎膜进行搭设;S22. 采用水准仪对脚手架胎膜进行水平测量,对高度不符合的位置进行局部微调。
[0008]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1. 搭设预制柱底模;S32. 绑扎预制柱钢筋;S33. 在预制柱钢筋的两侧安装侧模;S34. 利用脚手管与底部脚手架胎膜连接固定,对侧模进行加固。
[0009]S34中侧模加固时,侧模的固定脚手管固定于底部脚手架胎膜上。
[0010]S5中在一层预制柱上方空间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一层预制柱上方继续搭设二层预制柱、三层预制柱。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底部脚手架胎膜搭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

A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3为图1中B

B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搭设预制柱底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C

C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6为图4中D

D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绑扎预制柱钢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E

E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9为图7中F

F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安装侧模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G

G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12为图10中H

H方向的剖视结构图。
[0012]图中标记为:脚手管1;预制柱底模2;预制柱钢筋3;侧模4。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4]一种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制作场地并对制作场地进行清理;其中,场地宜选用坚硬基底的场地,不
适用软弱基底的场地。
[0015]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底部脚手架胎膜搭设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图1中A

A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3示出图1中B

B方向的剖视结构图。
[0016]S2. 搭设脚手架胎膜并对其平整度进行测量;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通过脚手管1对底部脚手架胎膜进行搭设具体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脚手架整体搭设完成后,将底部脚手架胎膜全部垫牢。
[0017]S22. 采用水准仪对脚手架胎膜进行水平测量,对高度不符合的位置进行局部微调。
[0018]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搭设预制柱底模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图4中C

C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6示出图4中D

D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7示出本专利技术绑扎预制柱钢筋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图7中E

E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9示出图7中F

F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10示出本专利技术安装侧模的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图10中G

G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12示出图10中H

H方向的剖视结构图。
[0019]S3.进行预制柱底模、钢筋、侧模的安装及加固工作;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1. 搭设预制柱底模2具体如图4、图5和图6所示;S32. 绑扎预制柱钢筋3具体如图7、图8和图9所示;S33. 在预制柱钢筋的两侧安装侧模4具体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S34. 利用脚手管与底部脚手架胎膜连接固定,对侧模4进行加固。
[0020]S34中侧模4加固时,侧模的固定脚手管固定于底部脚手架胎膜上。
[0021]S4.对搭建的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浇筑混凝土;S5.在一层预制柱上方继续搭设预制柱。在一层预制柱上方空间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在一层预制柱上方继续搭设二层预制柱、三层预制柱。对于二层预制柱、三层预制柱的侧模固定都有较好的固定点,待二层预制柱、三层预制柱吊装后,将模板和脚手架进行拆除,可快速地将场地清理完成。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制作场地并对制作场地进行清理;S2. 搭设脚手架胎膜并对其平整度进行测量;S3.进行预制柱底模、钢筋、侧模的安装及加固工作;S4.对搭建的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浇筑混凝土;S5.在一层预制柱上方继续搭设预制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选择制作场地宜选用坚硬基底的场地,避免软弱基底的场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脚手架活动胎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通过脚手管对底部脚手架胎膜进行搭设;S22. 采用水准仪对脚手架胎膜进行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玉朋张东君郑爱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