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直流放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588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直流放电电路,涉及直流放电电路技术领域,包括:一输入模块,输入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外部的一开机信号,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外部的一关机信号,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一放电模块,放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放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的栅极;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一放电电阻,控制模块根据关机信号输出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放电模块导通场效应管,放电电阻进行放电。有益效果是输入较高电压时,关机或者撤去夹子端后,使输入端电解电容快速放电,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直流放电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直流放电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直流放电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电路中,通常采用输入端夹子线直接与电解电容并联的方式,在正常工作阶段,电解电容一直保持与输入端一致的电压(48V/80V),当撤去输入端电压的时候,由于电解电容的储能作用和固有特性,电解电容的电压不可能发生突变,所以依旧保持48V/80V的电压,由于夹子端撤去,电容端不存在放电回路,输入端电解电容会在很长时间内维持在48V/80V,此时如果有人不小心触碰到电解电容,就有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大多数电路都没有针对此类输入电容进行自动放电处理,纯粹的依靠电容的自行放电或者空气放电,放电速率比较慢,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直流放电电路,包括:
[0004]一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外部的一开机信号,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0005]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外部的一关机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一场效应管的源极;
[0006]一放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放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
[0007]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一放电电阻,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关机信号输出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放电模块导通所述场效应管,外部的一输入电容对所述放电电阻进行放电。
[0008]优选的,所述输入模块包括一第一电阻和一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一节点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0010]一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作为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以接收所述关机信号,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一第二电阻;
[0011]一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放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一第三电阻和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将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
[0012]优选的,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还连接有一第四电阻。
[0013]优选的,所述放电模块包括:
[0014]一电解电容,所述电解电容的正极通过一第五电阻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
[0015]一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连接在所述电解电容的正极和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之
间;
[0016]一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一充电电源,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的正极。
[0017]优选的,所述充电电源为12伏电源。
[0018]优选的,所述电解电容为470μF/16V的电解电容。
[0019]优选的,所述场效应管的导通电压为6伏。
[0020]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输入较高电压时,关机或者撤去夹子端后,使输入端电解电容快速放电,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本电路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技术的主旨,则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属于本技术的范畴。
[0023]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智能直流放电电路,包括:
[0024]一输入模块1,输入模块1的输入端接收外部的一开机信号,输入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一控制模块2的输入端;
[0025]控制模块2的输入端接收外部的一关机信号,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
[0026]一放电模块3,放电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2的输入端,放电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
[0027]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一放电电阻R1,控制模块2根据关机信号输出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放电模块3导通场效应管Q1,外部的一输入电容对放电电阻R1进行放电。
[0028]具体地,本实施例中,VCC电压输入端通过放电电阻R1在关机或者VCC电压输入端移除时放电,在正常工作时,开机信号始终保持高电平,此时控制模块2输出的控制信号也保持高电平,所述两个信号只要只要保持任何一个信号高电平,就可以保持放电回路处在不工作的状态之内,在关机或者移除外部DC输入时,开机信号会变成低电平,控制模块2接收到关机信号后会依次关闭输出,收拾现场,控制信号会在短时间内依旧保持高电平,之后,控制模块2会输出低电平控制,此时放电模块3打开场效应管Q1,放电电阻R1串联进回路,输入电容开始放电。
[0029]优选的,场效应管Q1可以用达令顿管等复合三极管代替。
[0030]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输入模块1包括一第一电阻R2和一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2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一节点连接控制模块2的输入端。
[0031]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包括:
[0032]一微控制器MCU,微控制器MCU的输入端作为控制模块2的输入端,以接收关机信号,微控制器MCU的输出端连接一第二电阻R3;
[0033]一三极管T1,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3,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放电模块3的输出端,三极管T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一第三电阻R4和场效应管Q1的源极,将三极管T1的发射极作为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
[0034]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三极管T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还连接有一第四电阻R5。
[0035]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放电模块3包括:
[0036]一电解电容E1,电解电容E1的正极通过一第五电阻R6连接微控制器MCU的输出端,电解电容E1的负极接地;
[0037]一第六电阻R7,第六电阻R7连接在电解电容E1的正极和场效应管Q1的栅极之间;
[0038]一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一充电电源,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解电容E1的正极。
[0039]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放电电路在每次关机以后使输入电容放电,放电时间取决于电解电容E1和放电电阻R1的大小,断电以后,场效应管Q1的导通需要电解电容E1供电,从而导通场效应管Q1。
[0040]优选的,通过改变放电电阻R1的大小,改变放电速度,放电电阻R1的电阻越小,放电速度越快,但是必须结合放电电阻R1的功率。
[0041]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充电电源为12伏电源。
[004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整体电路不工作时,12伏充电电源会自动给电解电容E1充电,使电解电容E1保持在12伏左右的电压范围之内。
[0043]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电解电容E1为470μF/16V的电解电容。
[00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直流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外部的一开机信号,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外部的一关机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一放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放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一放电电阻,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关机信号输出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放电模块导通所述场效应管,外部的一输入电容对所述放电电阻进行放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直流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括一第一电阻和一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一节点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直流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作为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以接收所述关机信号,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一第二电阻;一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海謇刘瑜龚士权陈功义
申请(专利权)人:纽福克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