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智能监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756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监测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备智能监测保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箱体端壁上对称设置有避雷机构,所述安装腔端壁上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安装腔端壁上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箱体内对称设置有防雨机构,能够实现通过该机构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变压器进行升降,便于对变压器进行检修,解决了变压器由于过高检修不便的问题;能够实现通过该机构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变压器进行避雷保护;能够实现通过该机构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变压器进行降温保护,防止由于温度过高时对变压器造成损坏;能够实现通过该机构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变压器进行防雨保护,防止由于雨水的侵蚀对变压器造成损坏。坏。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备智能监测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监测装置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备智能监测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线监测技术是在被测设备处于运行的条件下,对设备的状况进行连续或定时的监测,通常是自动进行的。检测人可以通过该设备同步监视被监设备。
[0003]目前的监测装置在现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应用在设备智能检测保护方面的却比较少,特别是应用在变压器保护方面的,目前的变压器保护设备不能实现对变压器进行降温,不能实现防雨保护,不能实现变压器的自动升降,特别是在对变压器进行检修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设备智能监测保护装置,本装置能够解决存在的不足之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设备智能监测保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箱体端壁上对称设置有避雷机构,所述安装腔端壁上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安装腔端壁上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箱体内对称设置有防雨机构,所属内设置有卡紧机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为:所述箱体内对称设置有卷筒腔,所述卷筒腔端壁间转动设置有卷筒轴,所述卷筒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卷筒,所述卷筒轴与升降电机之间动力连接,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卷筒的外表面连接有锁链,所述箱体内关于所述安装腔对称设置有通道,所述锁链穿过所述通道,所述锁链远离所述卷筒一侧末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槽设置在所述箱体底壁上,所述安装板端壁上设置有变压器,所述安装板内对称设置有排气孔。
[0007]优选的,所述避雷机构包括所述箱体端壁上对称转动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与避雷电机之间动力连接,所述避雷电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避雷针。
[0008]优选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所述安装腔端壁上转动设置的扇叶轴,所述扇叶轴与降温电机之间动力连接,所述降温电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扇叶轴远离所述降温电机一侧末端设置有扇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端壁上对称设置有冷却循环管,所述冷却循环管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端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所述安装腔端壁上设置的检测传感器。
[0010]优选的,所述防雨机构包括所述箱体内对称设置的齿轮腔,所述齿轮腔端壁间转动设置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与封闭电机之间动力连接,所述封闭电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齿轮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防雨挡板之间啮合,所述防雨挡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0011]优选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所述滑动槽端壁上对称设置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端壁上滑动设置有固定液压杆,所述固定液压杆与固定液压泵之间动力连接,所述固定液压泵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固定液压杆远离所述固定液压泵一侧末端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腔端壁间,所述滑板远离所述固定液压杆一侧端壁上阵列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插入到插孔中,所述插孔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端壁上。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设有升降机构,能够实现通过该机构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变压器进行升降,便于对变压器进行检修,解决了变压器由于过高检修不便的问题。
[0014]2、本技术设有避雷机构,能够实现通过该机构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变压器进行避雷保护。
[0015]3、本技术设有降温机构,能够实现通过该机构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变压器进行降温保护,防止由于温度过高时对变压器造成损坏。
[0016]4、本技术设有防雨机构,能够实现通过该机构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变压器进行防雨保护,防止由于雨水的侵蚀对变压器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0019]图3为图1中B

B处的剖视图。
[0020]图中:1

箱体、2

安装腔、301

转轴、302

避雷电机、303

避雷针、401

水箱、402

冷却循环管、404

扇叶、405

扇叶轴、406

降温电机、501

检测传感器、601

防雨挡板、602

齿轮、603

齿轮腔、604

齿轮轴、605

封闭电机、701

升降电机、702

卷筒、703

卷筒腔、704

卷筒轴、705

通道、706

锁链、707

安装板、708

排气孔、709

滑动槽、710

变压器、801

固定液压泵、802

固定液压杆、803

滑板、804

插孔、805

固定杆、806

滑动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

3所示,一种设备智能监测保护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安装腔2,所述箱体1端壁上对称设置有避雷机构3,所述安装腔2端壁上设置有降温机构4,所述安装腔2端壁上设置有检测机构5,所述箱体1内对称设置有防雨机构6,所属1内设置有卡紧机构8,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升降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7为:所述箱体1内对称设置有卷筒腔703,所述卷筒腔703左右端壁间转动设置有卷筒轴704,所述卷筒轴70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卷筒702,所述卷筒轴704与升降电机701之间动力连接,所述升降电机701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卷筒7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锁链706,所述箱体1内关于所述安装腔2对称设置有通道705,所述锁链706穿过所述通道705,所述锁链706远离所述卷筒702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07,所述安装板707滑动设置在滑动槽709内,所述滑动槽709设置在所述
箱体1底壁上,所述安装板707端壁上固定安装有变压器710,所述安装板707内对称设置有排气孔708。
[0023]所述避雷机构3包括所述箱体1左右端壁上对称转动设置的转轴30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智能监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安装腔(2),所述箱体(1)端壁上对称设置有避雷机构(3),所述安装腔(2)端壁上设置有降温机构(4),所述安装腔(2)端壁上设置有检测机构(5),所述箱体(1)内对称设置有防雨机构(6),所属(1)内设置有卡紧机构(8),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升降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7)为:所述箱体(1)内对称设置有卷筒腔(703),所述卷筒腔(703)端壁间转动设置有卷筒轴(704),所述卷筒轴(704)的外表面设置有卷筒(702),所述卷筒轴(704)与升降电机(701)之间动力连接,所述升降电机(701)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卷筒(702)的外表面连接有锁链(706),所述箱体(1)内关于所述安装腔(2)对称设置有通道(705),所述锁链(706)穿过所述通道(705),所述锁链(706)远离所述卷筒(702)一侧末端设置有安装板(707),所述安装板(707)滑动设置在滑动槽(709)内,所述滑动槽(709)设置在所述箱体(1)底壁上,所述安装板(707)端壁上设置有变压器(710),所述安装板(707)内对称设置有排气孔(7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智能监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机构(3)包括所述箱体(1)端壁上对称转动设置的转轴(301),所述转轴(301)与避雷电机(302)之间动力连接,所述避雷电机(302)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转轴(301)的外表面设置有避雷针(3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智能监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4)包括所述安装腔(2)端壁上转动设置的扇叶轴(405),所述扇叶轴(405)与降温电机(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杰杨如意沈跃军崔畅元刘琳鸽王利敏张越王献文赵璐邵戊辰任杰张二祥王天虎崔晓宁常艳丽赵志伟王国强田民胡勇张东明朱振武赵博石王鹏飞李勇焦玉明张献堂张乐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