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正交试验
‑
动态规划组合算法的一组考虑开停机损耗的泵站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优化调度
,特别涉及一种泵站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大量跨流(区)域调水工程的运行,调水工程中泵站优化运行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对泵站(群)优化运行的研究表明:(1)在模型构建方面,主要是以泵站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此过程中没有考虑开关机损耗,但频繁开关机带来的经济损耗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在泵站优化模型中耦合考虑开关机损耗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叶片全调节模型、变频变速调节模型和叶片全调节
‑
变频变速调节模型)。(2)考虑开关机损耗的泵站优化模型更加复杂,具有高维度、高度离散、多重变量等特征,采用主流算法都存在“精度低”、“计算量大”和“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提出一种适用该模型特征的通用算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
‑
动态规划组合算法的一组考虑开停机损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正交试验
‑
动态规划组合算法的一组考虑开停机损耗的泵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模型:建立以开机运行总耗电费用最少min F为目标函数,各时段开关机变量k
i
、叶片安放角θ
i
、水泵转速n
i
中的两个或三个为决策变量,同时需满足规定时段内的提水总量约束和电动机额定功率约束;步骤2)求解模型:采用基于正交试验
‑
动态规划组合算法对上述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理论最优值并输出结果信息,包括,时均扬程H
i
、不同时段的开关机状态k
i
、不同时段的叶片安放角θ
i
、水泵转速n
i
、时段流量Q
i
、装置效率η
i
、时段提水量;步骤3)控制泵站:根据上述各参数对泵站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正交试验
‑
动态规划组合算法的一组考虑开停机损耗的泵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建立模型具体包括:建立模型一,以开机运行总耗电费用最少min F为目标函数,各时段开关机变量k
i
和叶片安放角θ
i
为决策变量,同时需满足规定时段内的提水总量约束和电动机额定功率约束;具体优化模型如下:目标函数:约束1提水总量约束:约束2额定功率约束:N
i
(θ
i
)≤N0ꢀꢀꢀꢀꢀꢀꢀꢀꢀ
(3)式中:F为单机组1日运行的能耗费用;i为机组运行的第i时段;ρ为水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
i
为第i时段的平均扬程;Q
i
(θ
i
)为在第i时段的水泵流量,当日均扬程H
i
一定时,其为叶片安放角θ
i
的函数;ΔT
i
为第i时段的时间长度(h);P
i
为第i时段的电价;c为惩罚单价;W
i
(k
i
,θ
i
)为单机组i时段提水量;W
e
为单机组日提水总量(万m3);η
zi
(θ
i
)指水泵装置效率;η
mot
、η
int
、η
f
分别指电动机效率、传动效率和变频效率;η
zi
(θ
i
)与第i时段流量、扬程有关;在负荷大于60%时,可以认为电动机效率(η
mot
)基本不变,大型电机的η
mot
值在94%左右;直连机组的传动效率η
int
为100%;大功率PWM高压变频器的变频效率η
f
在96%左右;N
i
(θ
i
)为第i时段对应叶片安放角θ
i
的实际功率,其应小于等于电动机额定功率N0;步骤2)中求解模型一具体为:Step1:选择开机状态k
i
,根据其可行域范围,确定其离散水平,将其离散为t个点,构建拉丁方正交表L
p
(t
q
);其中,t为对应决策变量在其对应可行域内离散的水平个数,其应为素数或素数幂;q为该正交表最多可以安排变量的维数,即q≥n
‑
1;n为决策变量的个数;p为按照L
p
(t
q
)型正交表,在全部组合t
q
中,抽样选取的试验样本个数;p、t、q之间需满足以下关系。p=t
v
ꢀꢀꢀꢀꢀꢀꢀꢀꢀꢀꢀꢀ
(4)
p≥(n
‑
1)(t
‑
1)+1
ꢀꢀꢀꢀꢀꢀꢀꢀꢀ
(6)式中,V为任意整数;Step2:通过正交表进行确定性抽样,并将获得的每一种组合代入模型中,获得一个决策变量θ
i
的动态规划模型,并进一步通过一维动态规划求解,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①
对于一台叶片全调节或转速可调机组,根据时段i关系,将模型分解为具有SN阶段的一维动态规划模型问题,该模型以各时段叶片角θ
i
决策变量,以泵站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满足式2
‑
3的约束条件。
②
阶段1:i=1λ1可按工程运行要求进行离散,其顺序递推方程为:任意阶段:i≤SN式中,k
i
已知;θ
i
可在其可行域范围内离散;
③
依次对以上各阶段进行求解可得:最优θ
i
值;将正交抽样所得的每一组k
i
值带入模型并求解θ
i
,可得p组优化方案及其目标值;Step3:正交分析,对方案进行正交分析:计算各决策变量离散水平与对应目标均值的数值关系,筛选出所求目标值的决策变量最好水平,确定理论最优值并输出结果信息,包括,时均扬程H
i
、不同时段的开关机状态k
i
、不同时段的叶片安放角θ
i
、时段流量Q
i
、装置效率η
i
、时段提水量和运行总耗电费用min F。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正交试验
‑
动态规划组合算法的一组考虑开停机损耗的泵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建立模型具体包括:建立模型二,以开机运行总耗电费用最少min F为目标函数,各时段开关机变量k
i
和水泵转速n
i
为决策变量,同时需满足规定时段内的提水总量约束和电动机额定功率约束;具体优化模型如下:目标函数:约束3提水总量约束:约束4额定功率约束:N
i
(n
i
)≤N0ꢀꢀꢀꢀꢀꢀꢀꢀ
(11)式中:F为单机组1日运行的能耗费用;i为机组运行的第i时段;ρ为水密度;g为重力加
速度;H
i
为第i时段的平均扬程;Q
i
(n
i
)为在第i时段的水泵流量,当日均扬程H
i
一定时,其为叶片安放角θ
i
和水泵转速n
i
的函数;ΔT
i
为第i时段的时间长度;P
i
为第i时段的电价;c为惩罚单价;W
i
(k
i
,n
i
)为单机组i时段提水量;W
e
为单机组日提水总量;η
zi
(n
i
)指水泵装置效率;η
mot
、η
int
、η
f
分别指电动机效率、传动效率和变频效率;η
zi
(n
i
)与第i时段流量、扬程有关;在负荷大于60%时,可以认为电动机效率(η
mot
)基本不变,大型电机的η
mot
值在94%左右;直连机组的传动效率(η
int
)为100%;大功率PWM高压变频器的变频效率(η
f
)在96%左右;N
i
(n
i
)为第i时段对应水泵转速n
i
的实际功率,其应小于等于电动机额定功率N0;步骤2)中求解模型二具体为:Step1:选择开机状态k
i
,根据其可行域范围,确定其离散水平,将其离散为t个点,构建拉丁方正交表L
p
(t
q
);其中,t为对应决策变量在其对应可行域内离散的水平个数,其应为素数或素数幂;q为该正交表最多可以安排变量的维数,即q≥n
‑
1;n为决策变量的个数;p为按照L
p
(t
q
)型正交表,在全部组合t
q
中,抽样选取的试验样本个数;p、t、q之间需满足以下关系;p=t
v
ꢀꢀꢀꢀꢀꢀꢀꢀꢀꢀꢀꢀ
(12)p≥(n
‑
1)(t
‑
1)+1
ꢀꢀꢀꢀꢀꢀꢀꢀꢀ
(14)式中,V为任意整数;Step2:通过正交表进行确定性抽样,并将获得的每一种组合代入模型中,获得只含有一个决策变量n
i
的动态规划模型,并进一步通过一维动态规划求解,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①
对于一台叶片全调节或转速可调机组,根据时段i关系,将模型分解为具有SN阶段的一维动态规划模型问题,该模型以各时段水泵转速n
i
为决策变量,以泵站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满足式10
‑
11的约束条件。
②
阶段1:i=1λ1可按工程运行要求进行离散,其顺序递推方程为:任意阶段:i≤SN式中,k
i
已知;n
i
可在其可行域范围内离散;
③
依次对以上各阶段进行求解可得:最优n
i
值;将正交抽样所得的每一组k
i
值带入模型并求解n
i
,可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吉林,程浩淼,王梦磊,龚懿,汪靓,陈兴,仇锦先,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