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7415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在纤维生产用的一种榨液装置,包括机架(1)和榨液部(2),所述榨液部(2)包括驱动机构、可动榨液辊(22)和固定榨液辊(23);所述固定榨液辊(23)和所述可动榨液辊(22)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固定榨液辊(23)和所述可动榨液辊(22)的辊体轴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与所述轴线垂直的同一平面内;所述可动榨液辊(22)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下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榨液辊(23)移动,以运动调节所述固定榨液辊(23)与所述可动榨液辊(22)的辊体间的榨液间隙H。在使用时,可运动调整固定榨液辊与可动榨液辊辊体间榨液间隙H、进而调整榨液压力以得到高的调整榨液率,提升丝束上油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榨液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聚乙烯醇(PVA)纤维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聚乙烯醇(PVA)纤维生产过程中用的一种榨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乙烯醇(PVA)纤维产品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伸度、无公害无毒性,并具有耐酸、碱、盐,耐磨损、耐日照、耐腐蚀,防裂、防渗透、防紫外线等特征,强大的性能使其在生产生活各行业均有应用。PVA原料经过生产线,经过溶解、过滤、脱泡、纺丝、牵伸、湿热拉伸、水洗、上油、干燥、预热、拉伸、冷却、卷绕、上油、切断、打包入库等工序,被制成符合客户要求的PVA纤维,形成聚乙烯醇(PVA)纤维成品。目前,在聚乙烯醇纤维(PVA)纤维的生产过程中,上油工序是为了降低纤维的摩擦系数和电阻值以使纤维更适于生产加工,上油工序亦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后处理工序,上油量可通过油浴浓度、上油温度、上油时间、榨液率等来控制。影响上油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油浴浓度和榨液率,温度、时间主要影响上油的均匀性。
[0003]为解决PVA纤维生产过程中的榨液问题,中国技术CN207751820U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简易式榨液装置,由U型卡槽、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榨液部(2),所述榨液部(2)包括驱动机构、可动榨液辊(22)和固定榨液辊(23);所述固定榨液辊(23)和所述可动榨液辊(22)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固定榨液辊(23)和所述可动榨液辊(22)的辊体轴线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与所述轴线垂直的同一平面内;所述可动榨液辊(22)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下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榨液辊(23)移动,以运动调节所述固定榨液辊(23)与所述可动榨液辊(22)的辊体间的榨液间隙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榨液辊(23)与所述可动榨液辊(22)的辊体轴线距离L设置为:L=R
f
+R
m
+H且X=(R
f
+R
m
)/L其中:R
f
为所述固定榨液辊(23)半径,R
m
为所述可动榨液辊(22)半径,X为所述固定榨液辊(23)半径、所述可动榨液辊(22)半径之和与所述固定榨液辊(23)的轴线与所述可动榨液辊(22)的轴线距离L的比值,X的取值范围为0.993

0.99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榨液辊(22)外表面的硬度低于所述固定榨液辊(23)外表面的硬度,所述可动榨液辊(22)的半径R
m
与所述固定榨液辊(23)半径R
f
的比值R
m
/R
f
范围为1

1.5或R
f
/R
m
范围为1

1.5;所述可动榨液辊(22)包括:刚性支撑辊轴(221)、轴承(222),刚性辊体(223)、柔性包覆层(224);所述固定榨液辊(23)的外圆周表面包括外层镀层和辊体,所述外层镀层的硬度高于所述辊体的硬度;所述可动榨液辊(22)与所述固定榨液辊(23)辊体长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吴远友安爱民朱文峰李艳飞张晓东靳慧雷飞张建良庞亚鹏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