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739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管道连接油冷机;所述箱体侧面上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箱体侧面下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风道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散热单元连通箱体外侧;通过增加油冷机给齿轮箱进行降温,同时改建齿轮箱内部的风道,并且设置散热片进行调整温度,通过此装置能够轻松控制齿轮箱内部的温度,机组运行稳定,减少运维次数,安装方便,模块更换方便,增加运维效率。增加运维效率。增加运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齿轮箱冷却系统的不足:现有双馈风力发电机机组齿轮油冷却系统采用空气冷却的方式冷却齿轮箱油的温度;当环境温度上升时,整体对流的空气温度过高,空气中的冷却剂较少(如水蒸气等),散热片的散热面积、散热风量有限,故达不到应有的降温效果,致使油温持续升高,最终导致风机限功率及故障停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油温持续升高,导致风机限功率及故障停机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管道连接油冷机;所述箱体侧面上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箱体侧面下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风道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散热单元连通箱体外侧。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油冷机包括内机和外机,所述内机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底部外侧面延伸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外机设置有安装平台上。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风口设置在箱体侧壁上,所述箱体内侧竖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箱体侧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过滤板,相邻所述过滤板之间形成进风风道。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体内部横向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箱体底板之间形成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连通进风风道,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出风风道出口处,所述出风口还设置有分离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板包括依次间隔设置在第一隔板和箱体侧壁上的导向片,所述导向片均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导向片上设置有弯折的倒钩,所述倒钩内形成集水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上的导向片与所述侧壁上的导向片互相垂直设置,所述倒钩的朝向与相邻导向片的朝向一致,所述集水槽正对进风风道方向。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离件包括过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内固定环和外固定环,所述内固定环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壳体
内部设置为油过滤体,所述油过滤体中心设置有油过气孔。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出风口内部设置为圆形通道,所述圆形通道内径与所述壳体的外径一致,所述分离件与所述出风口内部螺纹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单元包括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一端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侧与内部空气和齿轮油接触,一端设置在箱体外侧与外部空气接触。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均匀间隔设置的卡槽,所述散热片为梳齿型设置,所述散热片形成插板和间隙槽,所述插板对应卡槽插入箱体内部。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增加油冷机给齿轮箱进行降温,同时改建齿轮箱内部的风道,并且设置散热片进行调整温度,通过此装置能够轻松控制齿轮箱内部的温度,机组运行稳定,减少运维次数,安装方便,模块更换方便,增加运维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温控制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进风风道内部的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油冷机连接系统图;
[0020]图4为分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位散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如图1

5所示,
[0026]其中包括箱体101,箱体101为齿轮箱的箱体101,其为主要支架,油温控制装置均安装在箱体101上或箱体101内侧,在箱体101上设置有进油口201和出油口202,进油口201和出油口202通过管道连接油冷机102,通过油冷机102将齿轮油进行冷却,控制齿轮箱内部的温度;箱体101侧面上端设置有进风口203,箱体101侧面下端设置有出风口204,箱体101内部设置有风道连通进风口203和出风口204,箱体101内还设置有散热单元500连通箱体101外侧,通过风冷的方式同时给齿轮箱进行降温,控制其温度不要过高。
[0027]进一步的,增设的一台油冷机102,包括内机102a和外机102b,类似于空调室内机102a和室外机102b,内机102a安装在箱体101内部,箱体101底部外侧面延伸设置有安装平台,外机102b设置有安装平台上;让空气作为降温源的散热系统和油冷机102同时运行,来实现降温的效果。油冷机102是采用压缩机为动力,制冷剂为媒介,利用系统中制冷剂气化吸收热量,从而降低齿轮油的温度,可将油温控制在35~45℃;机组采用微电脑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可以根据油温自动开停机,当油温升高时启动机组,当油温到设定温度时,停止机组;同时机组配有远程控制及485通讯接口,可以随时监测机组的运行情况,机组带有各种保护功能保障机组的正常工作。
[0028]进一步的,进风口203设置在箱体101侧壁上,箱体101内侧竖直设置有第一隔板103,第一隔板103与箱体101侧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过滤板300,相邻过滤板300之间形成进风风道D。箱体101内部横向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箱体101底板之间形成出风风道G,出风风道G连通进风风道D,出风口204设置在出风风道G出口处,出风口204还设置有分离件400。
[0029]具体的,过滤板300包括依次间隔设置在第一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1),所述箱体(101)上设置有进油口(201)和出油口(202),所述进油口(201)和出油口(202)通过管道连接油冷机(102);所述箱体(101)侧面上端设置有进风口(203),所述箱体(101)侧面下端设置有出风口(204),所述箱体(101)内部设置有风道连通进风口(203)和出风口(204),所述箱体(101)内还设置有散热单元(500)连通箱体(101)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机(102)包括内机(102a)和外机(102b),所述内机(102a)安装在所述箱体(101)内部,所述箱体(101)底部外侧面延伸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外机(102b)设置有安装平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03)设置在箱体(101)侧壁上,所述箱体(101)内侧竖直设置有第一隔板(103),所述第一隔板(103)与箱体(101)侧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过滤板(300),相邻所述过滤板(300)之间形成进风风道(D)。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1)内部横向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箱体(101)底板之间形成出风风道(G),所述出风风道(G)连通进风风道(D),所述出风口(204)设置在出风风道(G)出口处,所述出风口(204)还设置有分离件(4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齿轮箱油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300)包括依次间隔设置在第一隔板(103)和箱体(101)侧壁上的导向片(301),所述导向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程王文锋赵登峰张运泽王俊杰姚亮袁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中电威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