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楼板及梁外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27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楼板及梁外保温结构,包括具有外墙面和内墙面的墙主体,墙主体由下墙体和位于下墙体上方的上墙体组成,所述下墙体和上墙体均由若干块保温砖交错堆砌而成,所述下墙体和上墙体之间设有一端伸出内墙面的梁,所述梁的另一端设有端面与外墙面相齐平的第一砖壳,第一砖壳与所述梁之间设有第一隔热棉块,第一隔热棉块与所述第一砖壳也设在下墙体和上墙体之间;所述梁与下墙体间设有呈水平延伸的混凝土加强柱,混凝土加强柱的外端设有与外墙面相齐平的第二砖壳、内端设有与内墙面相齐平的第三砖壳。该楼板及梁外保温结构具有施工难度低,保温效果佳的特点,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楼板及梁外保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用楼板及梁外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房屋建造构架中,会将楼板或梁架设在墙体上,并使楼板或梁的外端与墙体外墙面靠近,最后由抹在墙体外墙面的水泥进行一并遮盖。这样会使屋内温度沿楼板或梁从墙体分隔处溢出,无法使房屋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且外界温度对屋内温度影响也大,很难使房屋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整体效果不佳,会有冷热桥的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外墙加保温棉或者保温板,但是造价贵、施工复杂。据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用楼板及梁外保温一体化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用楼板及梁外保温结构,该楼板及梁外保温结构具有施工难度低,保温效果佳的特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建筑用楼板及梁外保温结构,包括具有外墙面和内墙面的墙主体,墙主体由下墙体和位于下墙体上方的上墙体组成,所述下墙体和上墙体均由若干块保温砖交错堆砌而成,或者其他具有保温性能的墙体,所述下墙体和上墙体之间设有一端伸出内墙面的梁,所述梁的另一端设有端面与外墙面相齐平的第一砖壳,第一砖壳与所述梁之间设有第一隔热棉块,第一隔热棉块与所述第一砖壳也设在下墙体和上墙体之间。
[000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梁与下墙体间设有呈水平延伸的混凝土加强柱,混凝土加强柱的外端设有与外墙面相齐平的第二砖壳、内端设有与内墙面相齐平的第三砖壳。
[0006]其中,混凝土加强柱还可以是圈梁或者过梁。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砖壳与混凝土加强柱之间设有第二隔热棉块。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砖壳与混凝土加强柱之间设有第三隔热棉块。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梁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柏油平衡垫、下端面设有第二柏油平衡垫,所述第一柏油平衡垫向外延伸至遮盖在第一砖壳和第一隔热棉块上。
[0010]其中,砖壳与隔热棉块用钢条链接,砖壳、隔热棉块、链接钢条为一体化产品。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建筑用楼板及梁外保温结构,通过将架设在下墙体上的楼板或梁进行与外界的隔绝处理,使楼板或梁靠近外墙面的一端实现缩入设计,并在该缩入区域内填充隔热棉块以及使隔热棉块与外界阻隔的砖壳,达到有效隔热的效果,从而使建造完后的房屋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整体功能完
善,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专利要求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参见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建筑用楼板及梁外保温结构,包括具有外墙面100和内墙面200的墙主体,墙主体由下墙体1和位于下墙体1上方的上墙体2组成,所述下墙体1和上墙体2均由若干块保温砖交错堆砌而成,所述下墙体1和上墙体2之间设有一端伸出内墙面的梁3,所述梁3的另一端设有端面与外墙面100相齐平的第一砖壳4,第一砖壳4与所述梁3之间设有第一隔热棉块5,第一隔热棉块5与所述第一砖壳4也设在下墙体1和上墙体2之间。
[0019]进一步的,所述梁3与下墙体1间设有呈水平延伸的混凝土加强柱6,混凝土加强柱6的外端设有与外墙面100相齐平的第二砖壳7、内端设有与内墙面200相齐平的第三砖壳8。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砖壳7与混凝土加强柱6之间设有第二隔热棉块9。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砖壳8与混凝土加强柱6之间设有第三隔热棉块10。
[0022]进一步的,所述梁3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柏油平衡垫11、下端面设有第二柏油平衡垫12,所述第一柏油平衡垫11向外延伸至遮盖在第一砖壳4和第一隔热棉块5上。
[0023]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将架设在下墙体1上的楼板或梁3进行与外界的隔绝处理,使楼板或梁3靠近外墙面100的一端实现缩入设计,并在该缩入区域内填充第一隔热棉块5与以及使第一隔热棉块5与与外界阻隔的第一砖壳4,实现有效隔热。还通过在混凝土加强柱6的内外侧设置保温结构,进一步加强隔热及保温效果。还通过在下墙体1与楼板或梁3间增设第一柏油平衡垫11、在上墙体2与楼板或梁3间增设第二平衡垫12,不仅用作封堵堆砌下墙体1和下墙体1的保温砖上的保温孔,使其被封闭,将热量留存在砖内,还能作为垫材使用,使得架装楼板或梁3时,能够快速实现水平铺装。
[0024]参见图3所示,水泥灌浇处设置有横向延伸的钢筋,钢筋可以是钢筋螺栓或钢筋卯件,用来相互牵拉使用,使得水泥凝固后,整体结构不会崩开。
[0025]本技术所涉及的建筑用楼板及梁外保温结构,通过将架设在下墙体上的楼板或梁进行与外界的隔绝处理,使楼板或梁靠近外墙面的一端实现缩入设计,并在该缩入区域内填充隔热棉块以及使隔热棉块与外界阻隔的砖壳,达到有效隔热的效果,从而使建造
完后的房屋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0026]如无特殊说明,本技术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实际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技术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实施例,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7]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技术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楼板及梁外保温结构,包括具有外墙面和内墙面的墙主体,墙主体由下墙体和位于下墙体上方的上墙体组成,所述下墙体和上墙体均由若干块保温砖交错堆砌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墙体和上墙体之间设有一端伸出内墙面的梁,所述梁的另一端设有端面与外墙面相齐平的第一砖壳,第一砖壳与所述梁之间设有第一隔热棉块,第一隔热棉块与所述第一砖壳也设在下墙体和上墙体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楼板及梁外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与下墙体间设有呈水平延伸的混凝土加强柱,混凝土加强柱的外端设有与外墙面相齐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玮谷伟李经纬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