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25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包括提花带主体,所述提花带主体的两端外表面为提花带握处,所述提花带主体前后端外表面的上下端可拆卸连接萤石机构,所述提花带主体前后端外表面的上下端可拆卸连接提花带花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通过设置的抗油拒水面层让提花带主体具有抗油拒水功能,通过设置的混纺棉麻面层,保证透气的内衬不会无法让气流或热量散出,通过设置的牛津布面层让提花带主体更加的坚固耐用,通过设置的萤石机构让提花带主体在夜晚可以发出荧光,增加提花带主体制成饰品的美观,且可以让穿戴者在夜晚凭借荧光摸清自身的附近,降低在黑暗环境中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


[0001]本技术涉及提花带使用
,具体为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

技术介绍

[0002]提花带为服装辅料的一种,也属于纺织辅料的一种,一般是由涤纶纱线,尼龙纱线,PP线,pp材料,丙纶纱线,腈纶纱线等材质组成,提花带根据单双面提花图案可分为单面提花图案、双面提花图案等,单面提花是指正面有图案,反面没有图案;双面提花是正反两面都有图案,提花带根据工艺可分为经提和纬提,经提是经电脑提花织机织竖线方向纺织而成;纬提是由纱线经提花带的横向方向织成的。
[0003]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号为CN201720997635.2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其中对提花带进行了公开,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提花带在安装使用时,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0004]1、现有的提花带的使用功能单一。
[0005]2、现有的提花带立体双面只具有美观作用。
[0006]针对以上缺点,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从而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具备抗油拒水、柔软、散热与耐用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9]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包括提花带主体,所述提花带主体的两端外表面为提花带握处,所述提花带主体前后端外表面的上下端可拆卸连接萤石机构,所述提花带主体前后端外表面的上下端可拆卸连接提花带花纹。
[0011]优选的,所述提花带主体包括有抗油拒水面层、混纺棉麻面层与牛津布面层。
[0012]优选的,所述混纺棉麻面层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牛津布面层的前后端外表面,所述抗油拒水面层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两组混纺棉麻面层的前后端外表面。
[0013]优选的,所述抗油拒水面层与混纺棉麻面层之间设置有缝合线,所述抗油拒水面层的后端外表面通过缝合线与混纺棉麻面层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混纺棉麻面层与牛津布面层之间设置有缝合线,所述混纺棉麻面层的后端外表面通过缝合线与牛津布面层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一组所述萤石机构包括有菱形萤石、菱形固定块与缝合线槽孔。
[0015]优选的,所述菱形萤石位于菱形固定块前端外表面的中心,所述缝合线槽孔设置有十六组,且分别位于菱形固定块前端外表面的四端。
[0016]优选的,所述菱形萤石与菱形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所述菱形萤石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菱形固定块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缝合线槽孔开设在菱形固定块的前端外表面。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抗油拒水面层让提花带主体具有抗油拒水功能,通过设置的混纺棉麻面层,保证透气的内衬不会无法让气流或热量散出,通过设置的牛津布面层让提花带主体更加的坚固耐用,通过设置的萤石机构让提花带主体在夜晚可以发出荧光,增加提花带主体制成饰品的美观,且可以让穿戴者在夜晚凭借荧光摸清自身的附近,降低在黑暗环境中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中提花带主体的剖析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中萤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提花带主体;2、提花带握处;3、萤石机构;4、提花带花纹;101、抗油拒水面层;102、混纺棉麻面层;103、牛津布面层;301、菱形萤石;302、菱形固定块;303、缝合线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具体实施例一
[0027]本实施例是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的实施例。
[0028]如图1

3所示,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包括提花带主体1,通过引用中国专利号CN201720997635.2的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的提花带为现有技术,提花带主体1的两端外表面为提花带握处2,提花带主体1前后端外表面的上下端可拆卸连接萤石机构3,提花带主体1前后端外表面的上下端可拆卸连接提花带花纹4。
[0029]提花带主体1包括有抗油拒水面层101、混纺棉麻面层102与牛津布面层103;混纺棉麻面层102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牛津布面层103的前后端外表面,抗油拒水面层101设
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两组混纺棉麻面层102的前后端外表面;抗油拒水面层101与混纺棉麻面层102之间设置有缝合线,抗油拒水面层101的后端外表面通过缝合线与混纺棉麻面层102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混纺棉麻面层102与牛津布面层103之间设置有缝合线,混纺棉麻面层102的后端外表面通过缝合线与牛津布面层103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一组萤石机构3包括有菱形萤石301、菱形固定块302与缝合线槽孔303;菱形萤石301位于菱形固定块302前端外表面的中心,缝合线槽孔303设置有十六组,且分别位于菱形固定块302前端外表面的四端;菱形萤石301与菱形固定块302之间设置有固定胶,菱形萤石301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菱形固定块302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缝合线槽孔303开设在菱形固定块302的前端外表面。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由提花带主体1、提花带握处2、萤石机构3与提花带花纹4组成,其中提花带主体1由抗油拒水面层101、混纺棉麻面层102与牛津布面层103组成,通过设置的抗油拒水面层101最为提花带主体1的在外层,让提花带主体1的外表面排斥与疏远油、水等液体介质,从而达到既不影响透气,又可以有效抗拒油、水等液体通过提花带主体1或沾染在提花带主体1的外表面,再通过设置的混纺棉麻面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包括提花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带主体(1)的两端外表面为提花带握处(2),所述提花带主体(1)前后端外表面的上下端可拆卸连接萤石机构(3),所述提花带主体(1)前后端外表面的上下端可拆卸连接提花带花纹(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带主体(1)包括有抗油拒水面层(101)、混纺棉麻面层(102)与牛津布面层(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棉麻面层(102)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牛津布面层(103)的前后端外表面,所述抗油拒水面层(101)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两组混纺棉麻面层(102)的前后端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体双面提花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油拒水面层(101)与混纺棉麻面层(102)之间设置有缝合线,所述抗油拒水面层(101)的后端外表面通过缝合线与混纺棉麻面层(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圣明何日升朱丽红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德酷织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