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板流体进出口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156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极板流体进出口区结构,进出口结构包含相互贴合的第一单极板和第二单极板,第一单极板和第二单极板设有相对应的镂空部,贴合后形成第一腔室;第一单极板上表面设有中空的凸台,凸台与第二单极板形成空腔;空腔包含互相连通的第一流道腔和第二流道腔,其中,凸台上还设有若干第二隔断部,第二隔断部的下表面与第二单极板的基板的上表面抵接,将第二流道腔分隔成若干流道;第二流道腔在远离第一腔室的一端设有若干开口,凸台在靠近第一腔室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该进出口结构可以为膜电极和密封圈提供强度支撑并且提高流道强度,避免膜电极塌陷造成流道堵塞并满足流体在极板进出口区的均匀分配。塞并满足流体在极板进出口区的均匀分配。塞并满足流体在极板进出口区的均匀分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极板流体进出口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进出口区的进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氢气和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电能的能源转换装置,其反应产物只有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污染、零排放要求。
[0003]双极板是燃料电池的核心组成单元,主要作用是物理上分隔氢气和氧气、均匀分散反应气体、传递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支撑电堆中的膜电极等。金属双极板因其质量轻、体积小、加工性能优异,已成为目前燃料电池电堆双极板的研究热点。
[0004]金属双极板主要包括流体进出口区、分配区和活性区。极板流体进出口区结构的合理设计,可以保证流体的均匀分配、提高对膜电极和密封圈的支撑强度以及极板的面积利用率。
[0005]目前金属极板流体进出口区的结构,常用的为流道加平垫片结构,即利用冲压在极板进出口区冲压出规整的流道保证流体的分配均匀,并在流道上方焊接平垫片,以保证极板上方的膜电极不压陷入流道堵塞流体流动,这种结构增加焊接工序,使极板生产工序复杂,可靠性降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板流体进出口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口结构包含相互贴合的第一单极板(110)和第二单极板(120),所述第一单极板(110)和第二单极板(120)设有相对应的镂空部,贴合后形成第一腔室(101);所述第一单极板(110)上表面设有中空的凸台(116),所述凸台(116)与第二单极板(120)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包含互相连通的第一流道腔(102)和第二流道腔(103),其中,所述的凸台(116)上还设有若干第二隔断部(115),所述第二隔断部(115)的下表面与所述的第二单极板(120)的基板的上表面抵接,将所述第二流道腔(103)分隔成若干流道;所述的第二流道腔(103)在远离第一腔室(101)的一端设有若干开口(105),作为对应的所述流道的出口,所述的凸台(116)在靠近第一腔室(101)的一端,与第一腔室(101)连通;流体进入双极板时依次通过第一腔室(101)、第一流道腔(102)、第二流道腔(103),经开口(105)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流体进出口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116)还设有若干个第一隔断部(114);所述的第一隔断部(114)的下表面与所述的第二单极板(120)的基板的上表面抵接,将所述的第一流道腔(102)分隔为若干流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流体进出口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极板(120)下表面设有凹台(125),所述凹台(125)的位置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强孙毅陆浩蒋永伟王涛沙琳俊周易君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