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井钻进高温高压动态摩阻模拟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
,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气井钻进高温高压动态摩阻模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油气井建井过程中,井眼内钻柱与井壁摩擦及钻具磨损不可避免,由此可能导致包括钻柱磨损开裂、应力腐蚀、起下钻困难、钻井周期延长等一系列复杂井下事故,已严重制约了优快钻井作业,因此降低钻进过程的摩阻与扭矩是石油工业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现场主要综合应用工程与化学方法来降低摩阻,主要包括:
①
改善钻井液润滑性;
②
优化井眼轨迹;
③
提高洗井效率,加强固相控制;
④
提高井壁稳定性;
⑤
优化钻具组合。上述方法可大大减小钻柱与井壁间摩擦阻力,减少钻杆与套管间磨损,降低粘附卡钻风险,有效提高钻井效率。目前,尽管石油工业在钻井减阻技术上取得了进步,但在减阻效果的评价设备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在钻进过程中井筒流体循环漏失情况下的钻柱与井壁摩擦的评价,即对在泥饼形成过程中钻柱与井壁间的摩擦模拟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井钻进高温高压动态摩阻模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釜、磁密封联动旋转机构、侧向载荷压持机构、加热部件、高压气源和控制器,所述磁密封联动旋转机构包括动力驱动组件、密封柱、转数与扭力传感器、上磁环、下磁环、上垫片、下垫片、上联动杆、下联动杆、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密封柱设置于所述密封釜中的上部,所述密封柱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上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上凹槽的中部,所述上联动杆由外至内穿过所述密封釜的顶面并固定套设于所述上轴承的内圈中,所述上垫片固定套设于所述上联动杆上且位于所述上凹槽中,所述上磁环间隙套设于所述上轴承的外圈上,且所述上磁环吸附于所述上垫片的下表面,所述下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下凹槽的中部,所述下联动杆设置于所述密封柱下方并固定套设于所述下轴承的内圈中,所述下垫片固定套设于所述下联动杆上且位于所述下凹槽中,所述下磁环间隙套设于所述下轴承的外圈上,且所述下磁环吸附于所述下垫片的上表面,所述转数与扭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上联动杆的顶端,所述动力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上联动杆旋转;所述密封釜一侧的上部设置有加压口,所述加压口位于所述密封柱的下方,所述加压口与所述高压气源连接,所述加压口上设置有加压阀门,所述密封釜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设置有钻井液排出阀门,所述加热部件固定于所述密封釜的外部,所述密封釜的底部安装有温压传感器;所述密封釜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侧向载荷压持机构包括夹持组件、外置加压杆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岩心夹持块、滤液排出阀门和两个锁紧件,所述岩心夹持块用于穿过所述安装口伸至所述密封釜中,所述岩心夹持块伸入所述密封釜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积液腔,所述积液腔的外侧用于安装岩心,两个所述锁紧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岩心夹持块的前侧和后侧,所述锁紧件用于将所述岩心固定于所述岩心夹持块中,所述积液腔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出液孔,所述岩心夹持块远离所述积液腔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滤液出口,所述滤液出口上设置有所述滤液排出阀门,所述出液孔和所述滤液出口通过设置于所述岩心夹持块中的滤液通道连接,所述外置加压杆用于设置于所述岩心夹持块远离所述积液腔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设置于所述外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衍前,许明标,黄玥,由福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