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敏捷教学管理平台及其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613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敏捷教学管理平台及其实现方法,包括数据源、数据处理系统、教务系统和课程管理系统,其中数据源包括政策法规数据、就业需求数据、学科竞赛数据、学生兴趣爱好分析和学生性格分析等,通过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后再进一步通过课程管理系统和教务系统的协作,达到集S(学科通识subject courses)、I(产业通识industry courses)、A(前沿技术advanced courses)、C(特色课程Characteristic courses)为一体的教学平台,达到从产业人才需求出发,精准辨析产业界对人才的全新需求并快速响应,并为其培养出合格产业需求人才的目的。业需求人才的目的。业需求人才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敏捷教学管理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敏捷教学管理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人才供求不平衡的问题日趋严峻,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日益重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人才培养主力军的大学教育,在这一时代浪潮中应如何去精准识别这一改变,进而以科学的方法调整、优化甚至创新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式,去不断满足业界对人才的全新需求,是当前每一所高校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0003]大学教育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从产业人才需求出发,精准辨析产业界对人才的全新需求并快速响应,并为其培养出合格产业需求人才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发展比较缓慢,传统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方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及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存在以下三类问题:1、培养模式与应用场景不匹配的问题。包括:(1)内容不匹配,即所传授的知识技能与应用场景的需求不匹配;(2)赋能不匹配,即赋予学生的能力与应用场景中需要的能力不匹配。
[0004]2、理论知识与能力构建不平衡的问题。3、教育对就业需求响应不敏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敏捷教学管理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敏捷教学管理平台,包括用户端、服务器和教师端,所述用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数据实现数据交互,所述教师端和服务器通过http网络接口实现数据交互,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源、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教师端包括教务系统和课程管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采集WebAPI接口与所述数据源的数据输出WebAPI接口连接,用于数据源中采集到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入数据处理系统中;采用多用的数据结构化,使数据的分析整理等更加快捷,同时也使数据的反馈更加合理;所述教务系统的WebAPI接口与数据处理系统的WebAPI接口通过HTTP协议双向连接,用于实现学生信息、就业信息和成绩信息等教务系统相关业务的数据互换;其中学生信息包括学生兴趣爱好分析,学生性格分析等,如此筛选的好处在于在对学生进行课程安排时大幅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兴趣驱动学生学习,加大学生的学习进度;而就业信息是为了使课程进一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校完成学有所成的同时进入社会后也可以快速的与社会接轨,不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快速流失;所述数据处理系统的反馈WebAPI接口与课程管理系统的WebAPI接口连接,用于学生进行选课的同时也将学习行为特征反馈给教务系统,其中,所述
课程管理系统包括学科通识课、产业通识课、前沿技术课和特色课程。
[0007]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和数据集成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与数据源连接,用于对从数据源采集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集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分类项;所述数据集成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数据进行存储。
[0008]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还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源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输入数据处理系统;S2: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教务系统,所述教务系统将所述数据输出至课程管理系统S3:所述课程管理系统接收收据,并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课程对照,生产课程对照表,并将生成的课程对照表反馈给教务系统;S4:所述教务系统接收课程对照表后,做出相应的课程选取列表,并将课程选取列表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将课程选取列表推送给用户端,并记录用户端的选课信息;S5:所述服务器反馈用户端的选课信息至教师端,所述教务系统接服务器的反馈数据后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整理,对课程选取列表进行调节,进一步的优化课程选取信息。
[0009]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1的数据源包括政策法规数据、就业需求数据和学科竞赛数据。
[0010]作为优选的,上述步骤S2的数据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在数据采集后构建大数据分析,采用HBASE进行数据仓库存储和管理数据,根据政策法规数据、就业需求数据和学科竞赛数据进行数据集成,利用Flume等方式抽取学生数据并产生流式日志数据,将采集数据输出到HBASE数据仓库,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上,根据辅助决策的需求,选择学生专业主题、就业主题、课程主题等不同的主题进行主题分析、学习行为分析、课程信息分析等多角度分析,将分析结果存入数据分析库,所述数据分析库采用Mysql等数据库。
[0011]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课程对照表包括对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实践课进行分类和组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课程管理系统对课程进行组合的方法如下:将学科通识课和产业通识课组合后归类入学科基础课;将产业通识课和前沿技术课组合后和归类入专业必修课;将前沿技术课和特色课程组合后归类入专业选修课;所述特色课程归类入实践课,如此分类,可以集S(学科通识subjectcourses)、I(产业通识industrycourses)、A(前沿技术advancedcourses)、C(特色课程Characteristiccourses)为一体,使课程的安排更加合理。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事实依据、科学依据。
[0014]2)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设置主要课程知识纲要,使得课程内容更符合产业需求。
[0015]3)实现产教融合,确定人才培养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和分工。
[0016]4)完成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时信息生产系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信息安全专业网络空间安全方向最热岗位柱状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安全评估岗位最热技能柱状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信息安全岗位最热技能柱状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安全服务岗位最热技能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参阅图1

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敏捷教学管理平台,包括用户端、服务器和教师端,所述用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数据实现数据交互,所述教师端和服务器通过http网络接口实现数据交互,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源、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教师端包括教务系统和课程管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采集WebAPI接口与数据源的数据输出WebAPI接口连接,用于数据源中采集到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入数据处理系统中;采用多用的数据结构化,使数据的分析整理等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敏捷教学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端、服务器和教师端,所述用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数据实现数据交互,所述教师端和服务器通过http网络接口实现数据交互,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源、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教师端包括教务系统和课程管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采集WebAPI接口与所述数据源的数据输出WebAPI接口连接,用于数据源中采集到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入数据处理系统中;所述教务系统的WebAPI接口与数据处理系统的WebAPI接口通过HTTP协议双向连接,用于实现学生信息、就业信息和成绩信息等教务系统相关业务的数据互换;所述数据处理系统的反馈WebAPI接口与课程管理系统的WebAPI接口连接,用于学生进行选课的同时也将学习行为特征反馈给教务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敏捷教学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和数据集成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与数据源连接,用于对从数据源采集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集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分类项;所述数据集成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数据进行存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敏捷教学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课程管理系统包括学科通识课、产业通识课、前沿技术课和特色课程。4.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敏捷教学管理平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源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输入数据处理系统;S2: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教务系统,所述教务系统将所述数据输出至课程管理系统;S3:所述课程管理系统接收收据,并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课程对照,生产课程对照表,并将生成的课程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光辉姚红屈立茄赵启卫陶磊廖西罗焱吴开强陈俊丽陈东翔范根杨一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国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