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柽柳造林的一体化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05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柽柳造林的一体化播种机,涉及造林机械技术领域,实现开沟播种、铺滴灌带、覆土等多项作业同步进行。该播种机包括机架、开沟器、播种系统和滴管铺设装置,开沟器位于机架前方,机架上方设有滴灌带固定支架,滴灌带固定支架包括滴灌带限位管,滴灌带限位管下表面设有滴灌带镇压滑轮,滴灌带固定支架一侧面设有悬挂机构,机架周侧面设有丸粒化种子的储种箱,储种箱下面设有排种转轴,储种箱下面连接下种管,下种管一侧面设有培土盘,机架后方设有若干驱动轮,驱动轮一端连接传动齿轮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开沟器、排种器、滴灌带铺设装置等设在一台播种机上,方便操作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播种效率,实现了机械直播造林。造林。造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柽柳造林的一体化播种机


[0001]本技术属于造林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柽柳造林的一体化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柽柳是沙产业接种管花肉苁蓉的主要寄主植物,也是作为新疆荒漠、盐碱地区常见造林树种之一,具有抗旱、抗寒、耐沙埋、耐盐碱和适应性强等特性。现有柽柳造林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春秋两季植苗造林方法;二是个别地方采用落雪飞播或落雪人工直播造林的方法。以上两种办法其实用的范围和时间有限,造林投入较高,不能高效、快速、大面积规模化造林。
[0003]近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逐年加大,合理开发沙产业是治沙与治贫兼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针对柽柳的机械化、规模化造林有一定研究,在进行柽柳造林时往往为大量的人工进行播种,造林效率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现设计一种柽柳造林的一体化播种机,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柽柳直播造林方式单一、实用的范围和时间有限、造林投入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柽柳造林的一体化播种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柽柳直播造林方式单一、实用的范围和时间有限、造林投入较高,不能高效、快速、大面积规模化造林问题;实现了集开沟、播种、铺设滴灌带一体化的机械播种作业,提高了规模化造林作业效率,节省人力,降低了荒漠造林和生态治理成本。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柽柳造林的一体化播种机,包括机架、悬挂大梁和开沟器,所述开沟器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开沟器通过调节螺栓安装在机架的周侧面,所述开沟器位于机架的前方,所述机架上方设置有滴灌带固定支架,所述滴灌带固定支架包括滴灌带限位管,其中滴灌带限位管下表面设置有滴灌带镇压滑轮,所述滴灌带固定支架一侧面设置有悬挂机构,所述机架周侧面设置有丸粒化种子的储种箱,所述储种箱下表面设置有排种转轴,所述储种箱下表面连接有下种管,所述下种管一侧面设置有培土盘,所述机架后方设置有若干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一端连接有传动齿轮箱,所述驱动轮通过传动齿轮箱驱动排种转轴,通过设置播种灌溉一体化的自动行走式的播种机方便操作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播种效率,通过设置可横向移动的传动齿轮箱可根据需求调节播种间距。
[0007]优选地,所述开沟器周侧面设置有若干U型抱卡,所述开沟器通过U 型抱卡与机架、悬挂大梁均为滑动配合,通过设置带有U型抱卡的开沟器可调节播种的深度、间距。
[0008]优选地,所述滴灌带固定支架下表面设置有限位孔和限位管,所述限位管为锥形管体结构,所述滴灌带镇压滑轮一端连接有弹力调节器,所述滴灌带镇压滑轮一侧面设置有培土盘,通过设置带有弹力调节器的培土盘可为移动中提供减震缓冲作用避免种子撒落。
32,滴灌带固定支架31一侧面设置有悬挂机构13,机架12周侧面设置有丸粒化种子的储种箱41,储种箱41下表面设置有排种转轴42,储种箱41 下表面连接有下种管43,下种管43一侧面设置有培土盘33,机架12后方设置有若干驱动轮45,驱动轮45一端连接有传动齿轮箱44,驱动轮45通过传动齿轮箱44驱动排种转轴42,通过设置播种灌溉一体化的自动行走式的播种机方便操作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播种效率,通过设置可横向移动的传动齿轮箱44可根据需求调节播种间距。
[0024]进一步地,开沟器21周侧面设置有若干U型抱卡,开沟器21通过U 型抱卡与机架12、悬挂大梁11均为滑动配合,通过设置带有U型抱卡的开沟器21可调节播种的深度、间距。
[0025]进一步地,滴灌带固定支架31下表面设置有限位孔和限位管,限位管为锥形管体结构,滴灌带镇压滑轮32一端连接有弹力调节器,滴灌带镇压滑轮32一侧面设置有培土盘33,通过设置带有弹力调节器的培土盘33可为移动中提供减震缓冲作用避免种子撒落。
[0026]进一步地,机架12一端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周侧面设置有驱动轮45,驱动轮45与驱动轴转动配合。
[0027]进一步地,排种转轴42为六方柱形柱体结构,排种转轴42上设置有圆柱状卷料器,圆柱状卷料器的截面面积与下种管43的截面面积相适应。
[0028]进一步地,储种箱41为梯形箱体结构,下种管43与储种箱41相连通,通过设置储种箱41和储种箱41连通的下种管43可实现自动下料播种提高了种植效率。
[0029]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购买的柽柳种子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后,将纯净的柽柳原种放入丸粒机中,在容器旋转的同时添加水和丸粒粉,使丸粒粉与种子均匀结合;控制工作时间,直至得到的丸粒化种子粒径在 1.5mm

2mm,每个丸粒内含有3

5粒原种;将丸粒化种子进行干燥、分选,得到均匀的丸粒化种子。使用前,根据播种行距1m
×
1m
×
5m
×
1m
×
1m,将 2个播种器分别安装在悬挂大梁11上,悬挂大梁11两端分别把行距调整为 1m
×
1m,两个播种器间距5m。调整开沟器21,开沟作业深度为30

40cm,宽20cm,将整捆滴灌带固定在滴灌带固定支架31上,然后将滴灌带头端拉出,先后穿过限位孔、限位管、开沟器21后端安装的固定滑轮,最后从滴灌带镇压滑轮32下方穿过。在储种箱41内装满丸粒化种子,调节传动齿轮箱44为株距0.5m,悬挂大梁11通过悬挂机构13与拖拉机后悬挂机构连接在一起,拖拉机带动整个播种机向前移动时,驱动轮45在拨爪的作用下转动,驱动轮45和传动齿轮箱44带动传动齿轮箱44工作,排种转轴42 的转动带动卷料器,其卷料器卷丸粒化种子从下种管43通过下种管43撒播到地面。转动培土盘33,将土压在沟内滴灌带和种子上,实现培土。其培土厚度可通过深浅调节。
[00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1]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
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柽柳造林的一体化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2)、悬挂大梁(11)和开沟器(21),所述开沟器(21)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栓(22),所述开沟器(21)通过调节螺栓(22)安装在机架(12)的周侧面,所述开沟器(21)位于机架(12)的前方,所述机架(12)上方设置有滴灌带固定支架(31),所述滴灌带固定支架(31)包括滴灌带限位管(34),其中滴灌带限位管(34)下表面设置有滴灌带镇压滑轮(32),所述滴灌带固定支架(31)一侧面设置有悬挂机构(13),所述机架(12)周侧面设置有丸粒化种子的储种箱(41),所述储种箱(41)下表面设置有排种转轴(42),所述储种箱(41)下表面连接有下种管(43),所述下种管(43)一侧面设置有培土盘(33),所述机架(12)后方设置有若干驱动轮(45),所述驱动轮(45)一端连接有传动齿轮箱(44),所述驱动轮(45)通过传动齿轮箱(44)驱动排种转轴(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柽柳造林的一体化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萍黄兰兵苟林王开彦黄洁郑红明宋东良丁兴泉莫双铭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永林水草生态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