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603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属于可燃物重量测量技术领域,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固定桩、底板、悬臂梁压感传感器和载重托盘,底板固定在固定桩上;悬臂梁压感传感器为多个,并在底板与载重托盘之间周向间隔分布,悬臂梁压感传感器的检测端与载重托盘固定连接;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罩设在载重托盘和所有悬臂梁压感传感器外的防尘保护罩,防尘保护罩的顶部开设有使载重托盘顶面暴露于外界的通孔,载重托盘与防尘保护罩之间具有间隙。本装置可以在地表或者地下一定深度位置布置,可以克服土壤腐蚀、泥水侵蚀等环境恶劣的问题,可以在户外环境实时测量枯落可燃物的重量变化,做到无人值守,实现全年段数据上传,实现可靠稳定工作。现可靠稳定工作。现可靠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可燃物重量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林下可燃物的监测,根据国家林草局《森林火险因子采集站建设及采集技术规范》主要是人工方式对可燃物的种类、枯落物重量进行采集,采集的信息输入到国家可燃物数据库中,在可燃物载量方面,国际公认每公顷到达30吨可燃物,即为具备森林特重大火灾的条件。
[0003]目前的采集方案规定,林下可燃物采集的时段是每年防火期,采集站完成每天的信息采集,记录,然后一周统一上报一次,录入系统。
[0004]此方案缺点有如下几点:1、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完成工作;2、数据采集范围有限;3、数据上报不及时;4、数据录入过程繁琐,易发生错误;5、无法做到全年段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以解决以往需消耗大量人力且数据难以实时监测的问题。
[0006]为实现本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固定桩、底板、悬臂梁压感传感器和载重托盘,底板固定在固定桩上;悬臂梁压感传感器为多个,并在底板与载重托盘之间周向间隔分布,悬臂梁压感传感器的检测端与载重托盘固定连接;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罩设在载重托盘和所有悬臂梁压感传感器外的防尘保护罩,防尘保护罩的顶部开设有使载重托盘顶面暴露于外界的通孔,载重托盘与防尘保护罩之间具有间隙。
[0007]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载重托盘的底面设置有测量载重托盘与地面倾角的姿态传感器。
[0008]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固定桩为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
[0009]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悬臂梁压感传感器为三个,相邻两悬臂梁压感传感器之间的夹角为120
°

[0010]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防尘保护罩外设置有封闭所述间隙的密封圈;密封圈包括径向上依次连接的内圈、弧形凸起部和外圈,内圈和外圈分别固定于载重托盘顶面和防尘保护罩顶面,弧形凸起部高于外圈和内圈。
[0011]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封装在悬臂梁压感传感器外的封装腔,悬臂梁压感传感器与封装腔之间留有形变空间;悬臂梁压感传感器的检测端固定连接有伸出封装腔的压力传导头,压力传导头与载重托盘连接;压力传导头外环设有位于悬臂梁压感传感器与封装腔之间的膨胀密封条。
[0012]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还包括数据处理终端,悬臂梁压感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均
与数据处理终端连接。
[0013]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包括数据终端壳体、封闭数据终端壳体的数据终端盖板、连接于数据终端壳体的连接器;数据终端壳体内设置有载重三合一电路板、通信电路板、接线电路板、载重数字变送器;悬臂梁压感传感器通过连接器与载重三合一电路板连接,姿态传感器通过连接器与接线电路板连接;载重三合一电路板、载重数字变送器、接线电路板、及通信电路板依次连接。
[0014]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数据终端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池,通信电路板与电池连接。
[0015]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通信电路板承载有NB

LoT通信模组和北斗卫星通信模组。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在地表或者地下一定深度位置均可布置,可以克服土壤腐蚀、泥水侵蚀等环境恶劣的问题,对载重托盘上的林下可燃物进行测量,在户外环境实时测量枯落可燃物的重量变化,做到无人值守,通过传感器上传数据,实现全年段数据上传,实现可靠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装有密封圈状态的上部结构爆炸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装有密封圈状态的剖视图;
[0022]图5是图4中A处放大图;
[0023]图6是图4中B处放大图;
[0024]图7是密封圈弧形凸起部的受力分解图;
[002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中封装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图8所示封装腔内的剖视图;
[0027]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中数据处理终端的俯视图;
[0028]图11是图10所示数据处理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是图10中C

C剖视图;
[0030]附图标记:1

底板,2

防尘保护罩,3

载重托盘,4

通孔,5

间隙,6

密封圈,7

内圈,8

弧形凸起部,9

外圈,10

悬臂梁压感传感器,11

封装壳体,12

封装盖板,13

防水胶条,14

形变空间,15

压力传导头,16

膨胀密封条,17

固定桩,18

接触垫片,19

姿态传感
器,20

数据终端壳体,21

数据终端盖板,22

连接器,23

载重三合一电路板,24

通信电路板,25

接线电路板,26

载重数字变送器,27

数据收发天线,28

电池,29

安装基板,30

安装支架,31

防水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并不限定连接方式。
[0032]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固定桩、底板、悬臂梁压感传感器和载重托盘,底板固定在固定桩上;悬臂梁压感传感器为多个,并在底板与载重托盘之间周向间隔分布,悬臂梁压感传感器的检测端与载重托盘固定连接;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罩设在载重托盘和所有悬臂梁压感传感器外的防尘保护罩,防尘保护罩的顶部开设有使载重托盘顶面暴露于外界的通孔,载重托盘与防尘保护罩之间具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托盘的底面设置有测量载重托盘与地面倾角的姿态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为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压感传感器为三个,相邻两悬臂梁压感传感器之间的夹角为12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保护罩外设置有封闭所述间隙的密封圈;密封圈包括径向上依次连接的内圈、弧形凸起部和外圈,内圈和外圈分别固定于载重托盘顶面和防尘保护罩顶面,弧形凸起部高于外圈和内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可燃物重量测量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少飞蒋行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永联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