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00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包括若干个拼接单元,所述拼接单元包括有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沿道路纵缝方向的一端设有榫体,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沿道路纵缝方向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二板体沿道路横缝方向设有第二槽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所需拼接单位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提供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的施工拼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可以快速铺装,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容易控制施工质量,提升了道路的整体性,使各路面板之间传力合理,合理解决了预制路面板只能沿直线铺设的弊端,更适用于乡村路况。更适用于乡村路况。更适用于乡村路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
,涉及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每年的废弃混凝土产量巨大且利用率很低,大量的废旧混凝土在国内的处理方式依旧是以填埋、堆放为主。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拆出大量的废弃烧结粘土砖得不到有效再利用。将废旧混凝土和废弃烧结砖破碎后,充当粗骨料和细骨料,可以制成再生混凝土路面和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既解决废旧混凝土处理问题,又节约天然砂石资源,减少开采。
[0003]现代工程中,乡村道路通常采用混凝土与钢筋网片现浇的混凝土路面结构,现浇混凝土路面作业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在铺设完混凝土后,还需要切缝,设置缩缝、胀缝和纵缝,在这个过程中,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会直接导致后期使用中在设缝处首先破坏。因此,采用预制装配式的施工方法,可以减少施工任务量,保证施工质量,避免扬尘、噪音和污水等。
[0004]相比于城市道路,乡村道路最大的特点在于弯道较多,而目前普遍存在的预制板只能沿直线进行铺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路面板切割或直接现场浇筑弯道,这样既增加了成本又延长了工期。
[0005]现有装配式路面板破坏集中在板与板的交界处,特别是当荷载作用在接缝边缘时,路面板和地基都将产生较大的集中应力。例如:未设置传力杆容易出现错台、断板,而设置传力杆又容易出现传力杆处应力集中,混凝土碎裂进而耐久性降低。此外,填缝料由于预制板缝隙过深,施工不便,在后期容易出现脱落,出现漏水,影响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包括若干个拼接单元,所述拼接单元包括有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沿道路纵缝方向的一端设有榫体,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沿道路纵缝方向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二板体沿道路横缝方向设有第二槽体;相邻所述拼接单元经榫体与第一槽体拼接;拼接时所述榫体与第一槽体上方设有多个搭板,所述榫体与第一槽体下方设有多个托板。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中沿道路纵缝方向和道路横缝方向设置交错分布的钢筋。
[0009]更优选地,所述沿道路横缝方向设置的钢筋设在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顶面下1/3

1/2厚度处。
[0010]更优选地,所述沿道路横缝方向设置的钢筋按公式(1)计算配筋率,
[0011]所述公式(1)为:
[0012]式中,A
s
——每延米混凝土面层宽(或长)所需的钢筋面积(mm2);
[0013]L
s
——沿道路纵缝方向的钢筋之间的间距(m),或无拉杆的沿道路横缝方向的钢筋之间的间距,或无拉杆的沿道路横缝方向的钢筋与自由边之间的间距;所述自由边是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的边缘,形成混凝土时的外轮廓;
[0014]H——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的厚度(mm);
[0015]μ——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与基层之间的摩阻系数;
[0016]f
sy
——钢筋的屈服强度(MPa)。
[0017]更优选地,所述沿道路纵缝方向设置的钢筋按按公式(2)计算配筋率,
[0018]所述公式(2)为:
[0019]式中,ρ——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0020]A
so
——混凝土路面板体中的实际配筋所占面积,mm2;
[0021]A——混凝土路面板体的有效面积,mm2。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内沿道路纵缝方向设有多根传力杆,拼接时所述传力杆一端经一个拼接单元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贯穿榫体伸入另一拼接单元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第一槽体内。
[0023]更优选地,所述传力杆预埋在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内的部分要涂沥青且裹覆聚乙烯膜。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沿道路横缝方向设有多根拉杆,所述拉杆一端贯穿第一板体且伸入第二槽体内。
[0025]更优选地,所述拉杆在第一板体内的埋置长度为其中,l
p
为拉杆长度。
[0026]优选地,所述榫体包括有榫舌和榫肩,所述榫舌凸出于所述榫肩;所述第一槽体包括有第一槽眼和第一槽肩,所述第一槽眼相对于所述第一槽肩内缩进;所述榫舌凸出于榫肩的部分与第一槽眼相匹配。
[0027]优选地,所述第二槽体包括有第二槽眼和第二槽肩,所述第二槽眼相对于所述第二槽肩内缩进。
[0028]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的底部预埋有吊钩。
[0029]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的形状包括且不限于长方形、扇形等。
[0030]更优选地,当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铺设在直道(主路面)时,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的形状为长方形。当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铺设在弯道(弯道路面)时,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的形状为扇形。
[0031]更优选地,当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铺设在弯道(弯道路面)时,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的圆心角为5

15
°

[0032]优选地,所述搭板及托板的厚度按横向缩缝深度为
[0033]优选地,所述搭板及托板的跨厚比≤30。
[0034]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搭板、托板通过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进行浇筑,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搭板、托板之间预留的缝隙采用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浇筑。所述缝隙可以为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搭板、托板之间的灌浆孔道,或者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的缝隙。
[0035]更优选地,所述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水泥405

415份;粉煤灰155

165份;水170

185份;砂670

680份;天然粗骨料420

440份:第一再生粗骨料250

270份;第二再生粗骨料160

180份;减水剂5

6份。
[003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水泥410份;粉煤灰160份;水179份;砂676份;天然粗骨料430份;第一再生粗骨料258份;第二再生粗骨料172份;减水剂5.7份。
[003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泥为PO42.5硅酸盐水泥。
[003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粉煤灰为F类I级的粉煤灰。
[003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砂为天然砂。
[004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004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天然粗骨料为碎石。
[004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再生粗骨料为废弃混凝土。
[004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再生粗骨料为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拼接单元,所述拼接单元包括有第一板体(1)及第二板体(2);所述第一板体(1)及第二板体(2)沿道路纵缝方向的一端设有榫体,所述第一板体(1)及第二板体(2)沿道路纵缝方向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二板体(2)沿道路横缝方向设有第二槽体;相邻所述拼接单元经榫体与第一槽体拼接;拼接时所述榫体与第一槽体上方设有多个搭板(6),所述榫体与第一槽体下方设有多个托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及第二板体(2)中沿道路纵缝方向和道路横缝方向设置交错分布的钢筋;所述沿道路横缝方向设置的钢筋按公式(1)计算配筋率,所述公式(1)为:式中,A
s
为每延米混凝土面层宽或长所需的钢筋面积,mm2;L
s
为沿道路纵缝方向的钢筋之间的间距,或无拉杆的沿道路横缝方向的钢筋之间的间距,或无拉杆的沿道路横缝方向的钢筋与自由边之间的间距,m;H为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的厚度,mm;μ为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与基层之间的摩阻系数;f
sy
为钢筋的屈服强度,MPa;所述沿道路纵缝方向设置的钢筋按按公式(2)计算配筋率,所述公式(2)为:式中,ρ为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A
so
为混凝土路面板体中的实际配筋所占面积,mm2;A为混凝土路面板体的有效面积,m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及第二板体(2)内沿道路纵缝方向设有多根传力杆(8),拼接时所述传力杆(8)一端经一个拼接单元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贯穿榫体伸入另一拼接单元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一板体(1)沿道路横缝方向设有多根拉杆(9),所述拉杆(9)一端贯穿第一板体(1)且伸入第二槽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榫体包括有榫舌(31)和榫肩(32),所述榫舌(31)凸出于所述榫肩(32);所述第一槽体包括有第一槽眼(41)和第一槽肩(42),所述第一槽眼(41)相对于所述第一槽肩(42)内缩进;所述榫舌(31)凸出于榫肩(32)的部分与第一槽眼(41)相匹配;所述第二槽体包括有第二槽眼(51)和第二槽肩(52),所述第二槽眼(51)相对于所述第二槽肩(52)内缩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搭板(6)、托板(7)通过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进行浇筑,所述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搭板(6)、托板(7)之间预留的缝隙采用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浇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水泥405

415份;粉煤灰155

165份;水170

185份;砂
670

680份;天然粗骨料420

440份:第一再生粗骨料250

270份;第二再生粗骨料1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庄侯岷杰段珍华赵增丰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