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β-淀粉样蛋白寡聚物的阴极光致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589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
β

淀粉样蛋白寡聚物的阴极光致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阴极光致电化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金纳米颗粒增强阴极光电致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传感器中采用双适体链放大技术,用于检测类淀粉蛋白。

技术介绍

[0002]光致电化学检测技术以其低成本、灵敏度高、易于小型化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临床和环境等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阴极光致电化学检测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研究方向,在生物分析领域更具有应用潜力。在阴极光致电化学过程中,工作电极一般为p型半导体。
[0003]黑磷是一种p型半导体材料,它具有柔性和机械剥离能力。近年来,黑磷量子点被成功合成,并表现出许多优异的特性,如紫外

可见吸收、荧光、近红外光热转换性能(Gao L.F.,Xu J.Y.,Zhu Z.Y.,et al.,Nanoscale,2016,8(33),15132

6.)。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阴极光致电化学检测技术、一种基于纳米金棒作为载体的双适体放大技术用于检测β

淀粉样蛋白寡聚物。
[0005]术语“Aβ”是指:β

淀粉样蛋白。术语“BP QDs”是指:黑磷量子点。术语“AβOs”是指:β

淀粉样蛋白寡聚物。术语“PLL”是指:聚赖氨酸。术语“Au NRs”是指:金纳米棒。术语“Apt1”是指:适体1。术语“Apt2”是指:适体2。术语“ITO电极”是指:氧化铟锡玻璃电极。术语“MCH”是指:6

巯基己醇。术语“bulk BP QDs”是指:裸BP。术语“BP sheets”是指:BP纳米片。术语“large BP QDs”是指:大粒径BP QDs(12nm)。术语“small BP QDs”是指:小粒径BP QDs(5nm)。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检测β

淀粉样蛋白寡聚物的阴极光致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在ITO电极上滴加BP QDs分散液,真空过夜干燥,重复操作至少两次,增加BP QDs负载;
[0009](2)将PLL溶液滴加在步骤(1)处理后的电极上,4℃孵育,使PLL包覆BP QDs;
[0010](3)用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

羟基琥珀酰亚胺溶液在室温下偶联活化步骤(2)处理的电极;
[0011](4)取适量Apt2适体链滴加在步骤(3)处理的电极上,37℃环境下孵育过夜,使Apt2适体链中的氨基与PLL上的羧基结合;
[0012](5)取适量6

巯基己醇滴在步骤(4)处理的电极上,室温孵育封板;
[0013](6)将不同浓度的Aβ
40
寡聚体(β

淀粉样蛋白寡聚物)溶液与Au NRs

Apt1探针溶液混合,滴加在步骤(5)处理的电极上,37℃环境下孵育过夜;
[0014]所述步骤(6)中Au NRs

Apt1探针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5](101)将Au NRs分散于含0.01%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超纯水中;
[0016](102)取适量TCEP溶液和巯基修饰的Apt1溶液室温下反应一段时间,加入步骤(101)所得的Au NRs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室温下反应,生成Au NRs

Apt1探针;
[0017](103)将步骤(102)所得Au NRs

Apt1溶液离心,弃上清液,上述步骤重复三遍,将所得沉淀分散于TE缓冲液中;
[0018]所述Apt1序列为:5ˊ

SH

TTTTTTTTTGCTGCCTGTGGTGTTGGGGCGGGTGCG

3ˊ,所述Apt2序列为:5ˊ

NH2–
GGTGGCTGGAGGGGGCGCGAACG

3ˊ。
[0019]具体地,所述BP QDs粒径范围为5

12nm,更优选地,所述BP QDs粒径为8nm。
[0020]进一步地,步骤(6)中Aβ
40
寡聚体溶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1](201)取一定量Aβ单体(β

淀粉样蛋白)溶液,在恒温摇床箱中孵育,形成Aβ
40
寡聚体(β

淀粉样蛋白寡聚物)溶液。
[0022]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Apt2浓度为0.01~0.1μM,可以选择0.01μM、0.1μM;最优选地,Apt2最佳浓度为0.1μM。
[0023]优选地,所述步骤(102)中,所述Au NRs溶液中金纳米棒浓度为0~1.0M,可以选择0.1M、0.2M、0.3M、0.4M、0.5M、0.6M、0.7M、0.8M、0.9M、1.0M;最优选地,金纳米棒最佳浓度为0.2M。
[0024]优选地,所述步骤(102)中,所述Apt1溶液中Apt1浓度为0.01~100μM;最优选地,Apt1最佳浓度为5.0μM。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建立的阴极光致电化学检测技术可以用于β

淀粉样蛋白的检测,在10fmol
·
L
‑1~100nmol
·
L
‑1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
[0027](2)金纳米棒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可增强大黑磷量子点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的光电转换,提高稳定性。
[0028](3)基于双适体Au NRs传感器的优势,避免了空间位阻和表位的限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用于检测Aβ
40
寡聚物。
附图说明
[0029]图1A为实施例1制备的AuNRs的透射电镜图。
[0030]图1B为实施例1中涉及的Apt1、Au NRs和Au NRs

Apt1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其中,曲线a为Apt1的紫外吸收光谱,曲线b为Au NRs的紫外吸收光谱,c为Au NRs

Apt1的紫外吸收光谱。
[0031]图1C为实施例2中制备的Aβ寡聚物的粒径分布图。
[0032]图2为实施例3中PEC检测Aβ
40
寡聚体过程中不同步骤的光电响应图(A)和电化学阻抗谱表征图(B);其中,曲线a对应ITO电极,曲线b对应BP/ITO电极,曲线c对应PLL/BP/ITO电极,曲线d对应Apt2/PLL/BP/ITO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β

淀粉样蛋白寡聚物的阴极光致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ITO电极上滴加BP QDs分散液,真空过夜干燥,重复操作至少两次,增加BP QDs负载;(2)将PLL溶液滴加在步骤(1)处理后的电极上,4℃孵育,使PLL包覆BP QDs;(3)用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

羟基琥珀酰亚胺溶液在室温下偶联活化步骤(2)处理的电极;(4)取适量Apt2适体链滴加在步骤(3)处理的电极上,37℃环境下孵育过夜,使Apt2适体链中的氨基与PLL上的羧基结合;(5)取适量6

巯基己醇滴在步骤(4)处理的电极上,室温孵育封板;(6)将不同浓度的Aβ
40
寡聚体溶液与Au NRs

Apt1探针溶液混合,滴加在步骤(5)处理的电极上,37℃环境下孵育过夜;所述步骤(6)中Au NRs

Apt1探针的制备方法如下:(101)将Au NRs分散于含0.01%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超纯水中;(102)取适量TCEP溶液和巯基修饰的Apt1溶液室温下反应一段时间,加入步骤(101)所得的Au NRs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室温下反应,生成Au NRs

Apt1探针;(103)将步骤(102)所得Au NRs

Apt1溶液离心,弃上清液,上述步骤重复三遍,将所得沉淀分散于TE缓冲液中;所述Apt1序列为:5ˊ

SH

TTTTTTTTTGCTGCCTGTGGTGTTGGGGCGGGTGCG

3ˊ,所述Apt2序列为:5ˊ

NH2–
GGTGGCTGGAG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燕王坤张梦杰聂广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